- 年份
- 2024(3383)
- 2023(4898)
- 2022(3509)
- 2021(3148)
- 2020(2451)
- 2019(5319)
- 2018(5547)
- 2017(10382)
- 2016(6081)
- 2015(7107)
- 2014(7408)
- 2013(6576)
- 2012(5665)
- 2011(5031)
- 2010(4984)
- 2009(4469)
- 2008(4377)
- 2007(4072)
- 2006(3849)
- 2005(3484)
- 学科
- 济(23314)
- 经济(23175)
- 管理(12861)
- 业(12834)
- 企(10883)
- 企业(10883)
- 中国(9911)
- 农(8776)
- 业经(8690)
- 理论(8018)
- 方法(7240)
- 农业(5628)
- 和(5523)
- 地方(5264)
- 教学(5122)
- 发(4922)
- 教育(4571)
- 财(4482)
- 制(4474)
- 体(4468)
- 发展(4429)
- 展(4420)
- 学(4351)
- 社会(3918)
- 数学(3912)
- 数学方法(3850)
- 产业(3798)
- 经济理论(3451)
- 企业经济(3394)
- 信息(3374)
- 机构
- 学院(81452)
- 大学(79520)
- 济(29441)
- 经济(28691)
- 研究(27955)
- 管理(26774)
- 理学(22771)
- 理学院(22462)
- 管理学(21881)
- 管理学院(21720)
- 中国(19045)
- 京(17090)
- 科学(16709)
- 范(15625)
- 师范(15534)
- 财(14158)
- 所(13527)
- 江(13511)
- 农(12530)
- 中心(12403)
- 师范大学(12372)
- 研究所(12195)
- 教育(11962)
- 财经(11079)
- 北京(10877)
- 州(10709)
- 技术(10681)
- 业大(10319)
- 经(10010)
- 院(9807)
- 基金
- 项目(52419)
- 研究(43463)
- 科学(41612)
- 基金(35450)
- 家(29924)
- 国家(29582)
- 社会(28063)
- 科学基金(25500)
- 社会科(25235)
- 社会科学(25224)
- 教育(22951)
- 省(22114)
- 编号(19683)
- 基金项目(18421)
- 划(18245)
- 成果(17136)
- 课题(14861)
- 自然(14190)
- 自然科(13893)
- 自然科学(13891)
- 自然科学基金(13656)
- 资助(13364)
- 年(12708)
- 重点(12419)
- 发(12131)
- 部(11767)
- 规划(11506)
- 项目编号(11419)
- 性(11309)
- 国家社会(10865)
共检索到127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映华 刘宣文
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是对教师社会形象的重新认可及其建制过程,而教师社会形象的变迁又真实地反映了教师社会地位的变更与素质结构的变化。在我国,传统文化情境中的教师是以传统价值代表的社会形象出现的,但在现代价值标准的影响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日渐强烈,并重新确立了素质标准,从社会形象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真实把握教师社会角色的真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地位 社会形象 教师 专业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阮成武
现代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正普遍向着专业化方向提升。教师形象研究的关键是要摆脱完美主义和理想化的窠臼 ,通过国家、学校和教师等多主体的广泛参与 ,在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上加强教师的教育形象与职业形象有效统整 ,以实现教师专业形象的整体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檀传宝
2006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会议再次提出“德育专业化”命题,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研讨。这一命题事关教师专业化和德育实效的提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强烈现实性的理论话题。会后,我们约请相关研究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心得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本次笔谈。虽然他们的思考角度、学术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会从特定视角给我们以启发。我们希望以此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东芳
教师专业角色意识的养成是其专业形象塑造的基础,也是开展创新教学的基础,它要求教师针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角色转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专业化教师的称谓源于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认可。教师专业化的实质是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优化。而教师职业社会功能的实现,则是教师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价值取向等各项素质,在教学工作中系统化作用的结果。评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从其整体的工作成果和各项素质发展状况两个层面来开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阳春
为什么没有接受过教师教育的人同样能够当老师,甚至当得也很好?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究竟体现在哪里?作者从“基点”的角度入手,分析“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澄清教师专业“被替代”的深层原因,确立教师专业化的真正基点,值得一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教师的专业活动是一种道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以道德为教育的最高使命,用道德导引教育实践,以道德为专业服务手段,凭借道德获得社会声誉。因此,道德才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我们需要聚焦道德维度重新思考教师专业化,以道德为基,重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道德 品格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水玉 褚海燕
教师专业化已赋予了教师生命意义和自主成长意蕴,然而,由于外界元素的颇多干预,教师发展的自主、选择、自觉等特质未得到彰显。新形势下激起教师个体主动发展的自觉,尊重教师自由成长和发展的权利,把"自主"视为教师成长的途径和归宿,既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成长的专业化实然诉求。
关键词:
自主 教师成长 专业化 诉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培峰 任云杰
本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内涵 ,借鉴现代教师专业化研究理论 ,反思我国特教教师发展历程 ,指出 :特教教师应是积极投入科研与教学、主动参与社会、慈爱奉献的社会劳动者 ;特教科研是特教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本利器 ,也是特教教师走上小康社会的“幸福之路”。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特教教师 专业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常亚慧 李永康
传统中作为引导者与价值传承者的"师者"身负多种职能,其中要者乃在于道德和神启,专业能力居于次位。教师专业化则秉持"专业教师"之现代教师观,强调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其根源是现代社会所信奉的工具理性。由此,教学工作变成了一项技术任务,教师则成了"匠人"式的普通职业者。教师专业化在两种不同的教师观之间产生了内在张力,受此影响的教师教育又加剧了这一情况。谨防表层专业化、确立合理教师观、革新教师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观 教师教育 教育社会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湘溶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笔者阐明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论证了教师专业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进行了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分析,指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主要障碍及如何加快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教育专业化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永平 郭平
教师教育改革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教师专业知识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课程比例太少。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课程改革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路径。教师教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专业化 课程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湘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涛
本文首先阐释了教师专业化的含义与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师专业化过程给教师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从创新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建立教师教育多元模式、优化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三方面指出教师教育应该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模式,走教师专业化之路。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敏 张翔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社会分工使教师成为一门职业。工业经济以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学校也以知识传递效率为目标实施精细化分科教学,这不仅分裂了教育中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的和谐统一,而且严重偏离了教育活动的"为人"目的,教师在此背景下逐渐走向以知识传递为目标的专业发展,其专业化发生异化。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经济,社会分工中劳动者分工趋于模糊,人的发展更具丰富性,教育活动需要从根本上回归"为人"之目的。因此,教师职业专业化必须由"传递知识"的专业化向"培养人"的专业化转型,使教师成为"转识成慧"的专业工作者。
关键词:
社会分工 教师 职业 专业化 转识成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