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0)
2023(8106)
2022(6177)
2021(5672)
2020(4479)
2019(10190)
2018(10149)
2017(20184)
2016(11225)
2015(12611)
2014(12804)
2013(12655)
2012(11372)
2011(10222)
2010(10439)
2009(9546)
2008(9366)
2007(8863)
2006(8105)
2005(7522)
作者
(31589)
(27033)
(26493)
(25298)
(16604)
(12856)
(11945)
(10370)
(10358)
(9438)
(9195)
(8859)
(8546)
(8430)
(8387)
(8166)
(7812)
(7747)
(7727)
(7658)
(6940)
(6664)
(6613)
(6349)
(6168)
(6087)
(6006)
(5857)
(5531)
(5348)
学科
(52950)
经济(52907)
(44999)
(37336)
农业(29613)
管理(22809)
方法(17324)
业经(16784)
(16482)
企业(16482)
中国(15832)
数学(15796)
数学方法(15731)
(13219)
(11726)
地方(11302)
收入(11067)
(10704)
农业经济(10027)
(9455)
发展(9326)
(9316)
(9034)
农村(9022)
(8438)
贸易(8431)
(8421)
金融(8420)
(8314)
银行(8303)
机构
学院(164351)
大学(157211)
(75434)
经济(74130)
管理(60744)
研究(56808)
理学(52267)
理学院(51786)
管理学(51000)
管理学院(50714)
(47573)
中国(46070)
农业(36014)
(32384)
(32316)
科学(32164)
业大(29557)
(28784)
中心(26738)
(25932)
研究所(25706)
财经(25373)
经济学(23479)
(23191)
农业大学(21825)
经济学院(21294)
(20893)
师范(20698)
经济管理(20135)
北京(19979)
基金
项目(105321)
科学(83296)
研究(81355)
基金(76104)
(65504)
国家(64847)
科学基金(55763)
社会(52948)
社会科(49807)
社会科学(49792)
(42730)
基金项目(40270)
教育(36765)
编号(35070)
(33774)
自然(33282)
自然科(32506)
自然科学(32499)
自然科学基金(31958)
资助(30193)
(28539)
成果(27367)
(24908)
(24143)
重点(23566)
课题(23411)
国家社会(22370)
(21573)
(21449)
(21082)
期刊
(91812)
经济(91812)
(53578)
研究(49840)
中国(36184)
农业(35942)
学报(24689)
科学(23806)
(23149)
(22096)
金融(22096)
业经(21436)
大学(20221)
学学(19428)
管理(18880)
教育(16963)
(16590)
技术(14859)
农村(13967)
(13967)
问题(13860)
农业经济(13744)
财经(13178)
经济研究(12812)
(11404)
世界(11262)
经济问题(10068)
(9625)
农村经济(9082)
技术经济(8415)
共检索到254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继权  姚寿福  
专业化农业可通过节省劳动和其他耗费以及积累生产知识而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使农民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和增加农产品的出售量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也可通过专业化发展改善完全竞争型的农产品市场结构,从而在农产品的供应方面创造一个相对垄断的市场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农业专业化与农民收入展开分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小风  李娅娅  郑雨倩  金志丰  张晓蕾  
近年来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产生隐患。选取并整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7年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结构角度分析了我国省域层面耕地非粮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7年,我国耕地非粮化面积和比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总体趋势,经济作物产业发达的省份耕地非粮化情况更为严重。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和耕地非粮化率都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和三产比重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及耕地非粮化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二产比重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和非粮化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比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和耕地非粮化率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家庭经营性收入比对耕地非粮化面积起正向作用,但对耕地非粮化率影响作用不大;财产性收入比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和耕地非粮化率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促进适度耕地非粮化,应尽快对耕地过度非粮化现象采取针对性管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满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彩霞  徐霞  胡志丽  
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收入结构变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程度,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民各项收入来源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城市化基本同比率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逐年下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逐年增加,但两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变化甚微;城镇化对农民各项收入来源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建议,促使农民收入结构更加合理,使得农民收入在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宇  
提高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是改变农产品作为同一产品的属性,通过制造产品差别来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而制造产品差别的方式既有通过农业科技投入而制造的客观差别,又有采用现代营销模式制造的主观差别,这两种方式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向东 ,文兼武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机制的变化,农民收入在获得迅速提高的同时差距也逐渐扩大。本文拟研究如何测量农民收入的差异程度、差异的现状及成因、收入差异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这对于进一步了解农民收入的分配状况,制定农村收入分配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一、收入差异的测量方法收入差异的测量方法有许多种,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每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了更好地反映农民之间收入的差异程度,判断收入差距是否合理,需要对有关方法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简单的评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福崚  
一、农民收入现状 2003年,大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13元,比上年增加373元,增长9%。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且9%的增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彩霞  李晓庆  胡志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变化为工资性收入,而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未来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来源变动特征,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城市化对农民收入来源的影响程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黄爱东  
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生产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民的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因势利导地提高劳动力和土地市场化程度,使其按照市场信号导向有序地流动,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林秀梅  刘玉玲  何英凯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历来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农民增加的收入中,其结构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根据农民收入的结构特点,调整农民的收入结构,使农民的收入向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滕秀梅  林亦平  
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更具有经济发展、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稳定意义;对农民收入结构特点的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在寻找内在影响因素基础上确立有效提升路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农的经营主体结构的完善、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保持一致的土地指标配置政策的建设、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转移支付制度的调整,具有提升农民收入完善其结构的针对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车伟  王德文  
本文通过分地区观察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发现 ,尽管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当前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由过去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转变为主要依赖劳动报酬性收入的增长 ,同时 ,增长来源出现单一化。这些变化意味着 ,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 ,也非“三农”问题所能涵盖 ,而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如何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景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广燕  安晓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