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89)
2023(19412)
2022(16076)
2021(14756)
2020(12133)
2019(27261)
2018(26903)
2017(51147)
2016(28261)
2015(31352)
2014(31463)
2013(30889)
2012(28473)
2011(25863)
2010(25857)
2009(23324)
2008(22578)
2007(19981)
2006(17640)
2005(15815)
作者
(84771)
(70610)
(70136)
(66374)
(44676)
(33813)
(31601)
(27776)
(26874)
(25128)
(23925)
(23829)
(22624)
(22349)
(21802)
(21695)
(21208)
(20993)
(20240)
(20118)
(17793)
(17441)
(17160)
(16008)
(15838)
(15686)
(15585)
(15549)
(14279)
(13997)
学科
(118924)
经济(118812)
管理(76193)
(74197)
(58499)
企业(58499)
方法(47496)
数学(40767)
数学方法(40367)
中国(35197)
(33536)
地方(30760)
业经(28199)
(26719)
(25239)
农业(23039)
(21091)
贸易(21077)
(20360)
环境(20203)
(19941)
技术(19340)
理论(18752)
(18267)
银行(18190)
(18156)
(17870)
金融(17868)
(17480)
(17298)
机构
学院(401185)
大学(399856)
(159327)
经济(155957)
管理(153135)
研究(142810)
理学(132398)
理学院(130818)
管理学(128457)
管理学院(127741)
中国(103981)
科学(91915)
(86596)
(75376)
(73582)
(69747)
研究所(67615)
业大(65183)
中心(63329)
(59971)
农业(59347)
财经(55997)
(54685)
北京(54639)
师范(54034)
(51947)
(50963)
(48475)
经济学(47752)
技术(44400)
基金
项目(279346)
科学(218080)
基金(200044)
研究(199496)
(177702)
国家(176198)
科学基金(149312)
社会(125209)
社会科(118673)
社会科学(118644)
(111233)
基金项目(106569)
自然(97964)
自然科(95652)
自然科学(95625)
自然科学基金(93873)
(93827)
教育(90997)
资助(81215)
编号(80337)
成果(63967)
(63898)
重点(63616)
(59812)
(58285)
课题(56682)
创新(54432)
科研(53246)
计划(52110)
国家社会(51751)
期刊
(176502)
经济(176502)
研究(116499)
中国(80030)
学报(71462)
(69262)
科学(63509)
管理(55954)
大学(52610)
(49973)
学学(49706)
农业(47689)
教育(46995)
(35009)
金融(35009)
技术(34738)
业经(30841)
经济研究(28218)
财经(26615)
(25033)
问题(23652)
(22933)
科技(21201)
图书(20600)
(19619)
技术经济(18990)
业大(18761)
资源(18505)
商业(18435)
现代(17769)
共检索到590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丽莉  侯宇琦  
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双引擎——区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从空间关联视角,就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差异化作用进行考察,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进而以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减弱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2)多样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加剧这种抑制作用;(3)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相关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间接抑制效应,这种相关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的邻近,还体现在经济联系和人力资本联系上,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相邻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诺  张银银  
产业集聚与转移是企业寻求最优区位的动态变化过程,专业化、多样化集聚所带来的MAR技术外部性、资金外部性Ⅰ和Jacobs技术外部性等经济效应,伴随着区位条件变化,形成的推力、拉力和阻力影响着产业转移的流向。从全国层面看,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呈现“U”型趋势,东部地区集聚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多样化集聚呈现下降趋势,但东中西趋势存在差异。服务业集聚显著低于制造业集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服务业集聚水平上升相对较快。文章利用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显著,而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服务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并不明显。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最显著,中部地区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推动了区域产业承接,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贺  许宁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集聚态势关系到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经济运行效率,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意义重大。聚焦城市样本数据,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不同集聚模式产生的外部性以及集聚外部性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第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能够产生MAR外部性与PROTER外部性,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能够产生JBABOS外部性;第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通过阻碍技术进步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ACBOS外部性与PROTER外部性通过提升技术效率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第三,基于不同产业层次、不同地理位置与不同城市规模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外部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乃全  吴友  赵国振  
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我国2003-2012年30个区域的创新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考察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差异;(2)总体而言,专业化集聚能有效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规模效率,而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3)分区域而言,东部西部地区多样化集聚能有效提高创新效率,而中部地区表现为专业化集聚促进创新效率;(4)区域之间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联动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雅晖  王怡然  杨金霖  赵田野  张大红  
基于2008—2018年中国林业产业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加权区位熵和赫芬达尔倒数对林业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进行测度,运用DEA-Malmquist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林业产业两种集聚类型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省林业产业集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且与林业发展情况差异具有一致性,同省的两种集聚类型存在一定此消彼长关系;除研究期初,全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素始终呈平稳波动趋势;林业技术进步是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专业化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U”形非线性影响,多样化集聚则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优化林业产业布局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若干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海曙  胡文艳  钟为亚  
笔者从产业集聚来源出发分析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中介变量——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建立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理论模型。笔者以2000年~2010中国省域制造业20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区分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聚,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探究其与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专业化产业集聚相对多样化产业集聚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过度产业竞争下专业化产业集聚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顺昌  任媛  
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梳理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城市化的微观主体企业和消费者流向影响的作用机理差异,并运用2006-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产业集聚结构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从非农产业整体看,反映马歇尔外部性的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化具有抑制作用,而反映雅各布斯外部性的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层面看,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是推进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其专业化集聚则显著抑制了城市化进程;采矿业无论是专业化集聚还是多样化集聚都对城市化存在负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顺昌  任媛  
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梳理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城市化的微观主体企业和消费者流向影响的作用机理差异,并运用2006-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产业集聚结构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从非农产业整体看,反映马歇尔外部性的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化具有抑制作用,而反映雅各布斯外部性的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层面看,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是推进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其专业化集聚则显著抑制了城市化进程;采矿业无论是专业化集聚还是多样化集聚都对城市化存在负效应,而且相比较而言,其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作为城市化发展后续动力的服务业,其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选取2009—2021年中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要素市场扭曲与绿色创新绩效间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绩效攀升;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赋能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集聚水平、经济发达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选取2009—2021年中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要素市场扭曲与绿色创新绩效间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绩效攀升;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赋能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集聚水平、经济发达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广勤   方扶星  
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城市绿色创新的重要保障。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城市绿色创新。机制分析显示,产业多样化是数字经济发展释放城市绿色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一线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相较于绿色创新质量,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创新数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直接推动本地区的绿色创新,还间接推动其他地区的绿色创新;当数字经济发展处于2.429~7.326时,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高于7.326时,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并且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多样化发展,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爱珍  
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的重大发展任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区域金融集聚发展政策,以借助金融市场的各项功能服务于经济的绿色发展。在我国范围内,金融集聚提升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体现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上;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由于地区金融集聚程度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呈现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结果不显著。因此,我国应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在区域间开展分层次金融体系建设,依托金融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推动金融集聚建设,从改善资源配置的角度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璐  牟仁艳  胡树华  张权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2012—2015年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制造业两种不同模式的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创新综合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其作用路径不同。专业化集聚对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对规模效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多样化集聚只对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东部地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与全国类似;中部地区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多样化集聚通过影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正向影响创新综合效率;西部地区专业化集聚通过影响规模效率正向影响创新综合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