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
- 2023(449)
- 2022(390)
- 2021(334)
- 2020(275)
- 2019(668)
- 2018(643)
- 2017(1257)
- 2016(830)
- 2015(983)
- 2014(1059)
- 2013(975)
- 2012(885)
- 2011(770)
- 2010(737)
- 2009(525)
- 2008(390)
- 2007(293)
- 2006(262)
- 2005(206)
- 学科
- 济(3305)
- 经济(3304)
- 地方(2071)
- 地方经济(1420)
- 教学(1303)
- 管理(1196)
- 理论(1141)
- 学法(1096)
- 教学法(1096)
- 学理(1037)
- 学理论(1037)
- 业(853)
- 农(735)
- 方法(712)
- 数学(666)
- 数学方法(664)
- 技术(614)
- 环境(592)
- 农业(575)
- 学校(569)
- 业经(555)
- 中国(550)
- 企(518)
- 企业(518)
- 高等(430)
- 职业(407)
- 资源(404)
- 职业技术(403)
- 技术学校(394)
- 高等职业(391)
- 机构
- 学院(10009)
- 大学(7205)
- 职业(3441)
- 技术(2907)
- 济(2891)
- 经济(2754)
- 管理(2675)
- 职业技术(2518)
- 技术学院(2505)
- 研究(2470)
- 理学(2261)
- 理学院(2220)
- 管理学(2157)
- 管理学院(2142)
- 江(1768)
- 中国(1739)
- 科学(1688)
- 京(1624)
- 州(1495)
- 范(1465)
- 师范(1459)
- 农(1230)
- 业大(1226)
- 中心(1179)
- 所(1168)
- 财(1143)
- 师范大学(1105)
- 研究所(1068)
- 农业(927)
- 财经(919)
共检索到13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飚 詹海朋
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在探索承接转移、转变方式、协调区域发展方面为中西部地区带了个头。同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了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玉平
构建适应江苏沿海经济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设置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必须引起当地高职院校的关注。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布点过多但专业规模偏小、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与支柱产业匹配性薄弱、专业申报缺乏严谨性等问题,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沿海发展及区域优势,给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玉平
结合江苏沿海的发展及其区域优势,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提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需要遵循的原则,并根据原则给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西金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专业和产业有效衔接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理念和普遍做法。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和职业教育强省,研究其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衔接现状更具有典型性。在2021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出台背景下,本文基于广东省89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问题,且专业集群度低,与产业集群化加速推进的趋势相背离。建议优化专业结构,聚焦专业集群,统筹政府行业力量,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效益。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经济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包红霞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文章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情况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探讨了学院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结合学院背景、发展过程和专业特色,提出专业设置和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 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清 易飚
"十二五"时期,苏州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初步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专业门类不全、专业设置趋同、与产业发展紧密程度不高等问题。根据对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要与苏州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苏州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设置一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特点的专业,主动建立专业设置的预测系统,注重优化专业结构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相统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转型升级 苏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易斌 翟国方 丁琳
安徽省人口跨省流动具有规模大、流向集中、各研究单元人口省际净流出规模和比重差异明显的特点。文章利用安徽省2001-2012年以县(地级市区)为单元的面板数据,以各研究单元净流出率为因变量,以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均GDP比值为自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定量模型。研究表明:两者呈指数递减关系,随着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均GDP比值升高,各研究单元净流出率呈指数趋势下降;利用历史分析方法发现2001年、2004年、2009年、2012年回归系数绝对值在下降,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人口流动对经济因子的敏感性在降低;通过横断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省际流动 人均GDP 安徽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艳秋 姜红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受众数量越来越多。网络流行语是得益于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而催生的一种语言,很多是因为社会经济事件的热议而产生的,它表达出社会的真实状态,也反映了受众对经济社会事件的意见和态度。文章运用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三种方法,通过大数据对近年网络流行语出现的次数与安徽经济实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建立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其中隐含的经济发展规律、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经济大环境对网络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大数据 经济形势 安徽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方钰
以安徽省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信贷总量及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信贷投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间相关性和信贷与经济互动关系,并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经济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投放 经济增长 可持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艳秋 姜红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受众数量越来越多。网络流行语是得益于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而催生的一种语言,很多是因为社会经济事件的热议而产生的,它表达出社会的真实状态,也反映了受众对经济社会事件的意见和态度。文章运用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三种方法,通过大数据对近年网络流行语出现的次数与安徽经济实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建立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其中隐含的经济发展规律、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经济大环境对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与传播提供了怎样的契机和影响。据此,提出新闻传媒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大数据 经济形势 安徽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子晨 郭江江 郑圣明
在系统科学指导下构建"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复合系统模型,以1999—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安徽省近15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二者协调性呈现持续稳定上升态势,安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协调程度较好;与此同时,也存在R&D经费投入相对滞后,落后于经济增长和R&D人员投入增长水平等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研发经费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资金渠道,保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速相匹配成为安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复合系统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协调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柳
从安徽这个欠发达省份看,民营经济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存在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的问题,亟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然而突出的融资难、亟待改善的发展环境、沉重的税费负担和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等因素阻碍着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文章指出,要优化发展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充分激发创业潜力,大力引进外来投资主体,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转型发展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光跃 张萌
分析了高职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创新和改造设想;认为高职学院的布局调整要有利于开展"产学合作",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新生劳动力的聚集;高职教育的形态结构调整要适应区域经济变化所需的多种教育形式。
关键词:
区域经济调整 高职教育结构 适应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朱克俊 余卫民 黄坤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县域经济依旧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需要,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命题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财政 转型发展 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素英
协调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了安徽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计算1990~2004年安徽省各项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GDP与各种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水域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属于能源、资源消耗型,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58%的生态足迹,且分别需要增加0.10%的能源足迹和0.32%的水域足迹。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分析——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分析——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适应性研究——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以广西高职高专为例
经济体制转型中的小三线企业与原建设地区关系演变——以安徽为例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路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以江苏涉农高职院校为例
转型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适应性与组织有效性的关系研究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产业适应性选择研究——以广西工业为例
中等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