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5)
- 2023(7192)
- 2022(5841)
- 2021(5378)
- 2020(4397)
- 2019(9602)
- 2018(8996)
- 2017(16736)
- 2016(9140)
- 2015(9954)
- 2014(10057)
- 2013(9678)
- 2012(9028)
- 2011(8258)
- 2010(8349)
- 2009(7418)
- 2008(7456)
- 2007(6713)
- 2006(5748)
- 2005(5330)
- 学科
- 济(33145)
- 经济(33001)
- 管理(31752)
- 业(28308)
- 企(23786)
- 企业(23786)
- 方法(14458)
- 数学(12097)
- 数学方法(11927)
- 财(11349)
- 中国(9907)
- 制(9778)
- 农(9211)
- 学(8622)
- 业经(8095)
- 务(7341)
- 财务(7315)
- 财务管理(7299)
- 企业财务(7109)
- 银(6931)
- 银行(6914)
- 融(6706)
- 金融(6706)
- 体(6693)
- 行(6641)
- 技术(6334)
- 农业(6150)
- 贸(6000)
- 贸易(5992)
- 理论(5945)
- 机构
- 大学(136222)
- 学院(133853)
- 济(52456)
- 经济(51338)
- 管理(51238)
- 研究(46017)
- 理学(44998)
- 理学院(44375)
- 管理学(43555)
- 管理学院(43278)
- 中国(34071)
- 科学(28688)
- 京(27984)
- 财(27060)
- 农(24697)
- 所(23419)
- 业大(21427)
- 财经(21361)
- 研究所(21277)
- 中心(20863)
- 江(19872)
- 农业(19514)
- 经(19495)
- 范(17719)
- 师范(17503)
- 北京(17363)
- 院(16983)
- 经济学(16271)
- 财经大学(16008)
- 州(15826)
- 基金
- 项目(93405)
- 科学(74568)
- 基金(70193)
- 研究(64927)
- 家(62762)
- 国家(62267)
- 科学基金(53400)
- 社会(43205)
- 社会科(40938)
- 社会科学(40927)
- 基金项目(37118)
- 自然(35600)
- 省(35323)
- 自然科(34850)
- 自然科学(34839)
- 自然科学基金(34248)
- 划(30579)
- 教育(30402)
- 资助(27850)
- 编号(24111)
- 重点(21391)
- 部(21142)
- 成果(19867)
- 创(19412)
- 发(18986)
- 国家社会(18460)
- 制(18281)
- 教育部(18143)
- 创新(18134)
- 科研(18089)
共检索到197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伟萍 王春娅 段桂敏
近年来品牌丑闻频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仅通过短期应对策略无法消除,因为丑闻的根源是社会责任缺失所致,因此从社会责任视角修复丑闻品牌形象已成为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文章基于归因理论,运用实验法探究丑闻后慈善捐助对品牌形象的修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品牌丑闻发生后慈善捐助确实对品牌形象具有修复作用;慈善捐助的匹配度越高,对品牌形象的修复效果越好;另外消费者对慈善捐助活动的利他性动机认知起中介作用,消费者对丑闻后品牌质量的感知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伟萍 赵占恒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会引发丑闻事件,致使其品牌形象受损。那么,企业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否修复已受损的品牌形象呢?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品牌丑闻事件发生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其品牌形象有着显著的修复作用;丑闻责任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果,责任越大,修复效果越弱;就品牌形象修复效果而言,慈善捐助始终是最佳选择,在丑闻责任较小情况下商业赞助显著优于事业关联营销,在丑闻责任较大情况下两者无差异;丑闻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交互作用对丑闻品牌形象的影响受利他性归因的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春娅 余伟萍 段桂敏
在品牌顺利经营情境下,有关慈善捐助契合度对品牌消费意愿具有积极作用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在品牌丑闻情境下,契合度不同的企业慈善捐助行为对消费意愿是否仍有正向作用呢?目前研究鲜有涉及。本文通过实验法,探究了品牌丑闻发生后慈善捐助契合度对消费意愿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较之低契合度的慈善捐助,高契合度的慈善捐助导致更高的品牌信任重建和更高的消费意愿恢复;在慈善捐助契合度对消费意愿修复效应中,品牌信任重建起部分中介作用,丑闻后的感知责任起部分调节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华伟 李彦霓 何斌
明星代言人号召募捐是公益事业中的常见策略。当前,虚拟明星代言人成为代言人的新形式。本文在慈善捐助的场景下研究真实明星代言人与虚拟明星代言人所导致的捐助效果差异,并探究如何针对不同的求助对象的类型(非人类vs人类)、针对求助对象募捐的时间距离以及求助对象的空间距离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言人。基于心理距离理论与加工流畅性理论,本文提出当心理距离较远时(非人类求助对象、较远时间距离、较远空间距离)采用虚拟明星代言人;当心理距离较近时(人类求助对象、较近时间距离、较近空间距离)采用真实明星代言人将有效促进捐助。本文设计四个实验验证上述假设,并验证加工流程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文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代言人的选择文献,在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慈善捐助的效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华伟 李彦霓 何斌
明星代言人号召募捐是公益事业中的常见策略。当前,虚拟明星代言人成为代言人的新形式。本文在慈善捐助的场景下研究真实明星代言人与虚拟明星代言人所导致的捐助效果差异,并探究如何针对不同的求助对象的类型(非人类vs人类)、针对求助对象募捐的时间距离以及求助对象的空间距离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言人。基于心理距离理论与加工流畅性理论,本文提出当心理距离较远时(非人类求助对象、较远时间距离、较远空间距离)采用虚拟明星代言人;当心理距离较近时(人类求助对象、较近时间距离、较近空间距离)采用真实明星代言人将有效促进捐助。本文设计四个实验验证上述假设,并验证加工流程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文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代言人的选择文献,在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慈善捐助的效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春娅 余伟萍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品牌丑闻频发,丑闻后企业修复品牌,其目的是获得消费者宽恕,然而,目前鲜有研究探讨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CSR)策略影响消费者宽恕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前期对食品业近百起品牌丑闻及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CSR)行为的连续追踪,选取感知质量与丑闻范围这两个调节变量,探究丑闻之后企业普遍青睐的社区公益责任策略与组合式责任策略对品牌的救赎效果及作用边界。经由两个情境模拟实验法研究得到结论:社区公益和组合式责任策略均能获得消费者宽恕,且受感知质量的负向调节;丑闻范围正向调节组合式责任策略的救赎效果,但并不调节社区公益责任策略的积极作用。该研究为丑闻后企业正确选择救赎性CSR策略提供了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段珅 刘凤军 李园园 孟陆
有效的慈善呼吁方式是助推民众参与捐赠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往多数研究单独探讨了不同慈善呼吁主角对于潜在捐赠者捐赠行为的影响,然而,除宣传主角不同外,慈善捐赠类型差异也会影响潜在捐赠者的捐赠行为,但鲜有研究探究慈善捐赠主角与慈善捐赠类型的交互作用对于个体捐赠行为的影响。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慈善捐赠主角为切入点并结合不同的捐赠类型,探究慈善捐赠主角与慈善捐赠类型的交互作用对于捐赠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慈善捐赠主角人数对于该效应的调节作用。实验1A首先通过探索性实验验证了慈善捐赠主角与捐赠类型匹配会对不同捐赠类型的需求评估产生差异性评价,从而为后续捐赠行为的研究提供初步证据;实验1B通过线上问卷直接验证了慈善捐赠主角与捐赠类型的匹配作用对于个体捐赠意愿的影响;实验2通过实验室实验的真实金钱分配任务,进一步验证了慈善捐赠主角与捐赠类型的匹配作用对于个体捐赠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慈善捐赠主角人数在上述匹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以期为不同慈善类型的慈善呼吁主角应用策略提供实践性指导,从而提升潜在捐赠者的捐赠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海霞 田虹
企业慈善捐赠问题一直是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对无条件的慈善捐赠来说,企业应依托于怎样的实现方式和手段来取得最佳的收益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启发-系统模型和归因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与社会事业亲和力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建立了企业慈善捐赠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诠释了慈善捐赠数量和捐赠形式与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和社会事业亲和力的交互作用通过利他性归因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间接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捐赠数量和功能匹配的交互作用既对消费者品牌态度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利他性归因间接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捐赠数量与形象匹配、捐赠形式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红艳 王海忠 钟科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品牌丑闻不仅给单个品牌造成了巨大损害,而且很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品牌所在国的国家形象的认知。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品牌丑闻对关联品牌及整个行业的溢出效应,鲜有研究考察单个品牌丑闻事件对整体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文章发现,原产国刻板印象内容会调节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具体而言,对能力印象的国家,能力型(vs.道德型)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较大;对温情印象的国家,道德型(vs.能力型)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较大。而且,消费者的可预期性感知在上述调节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期望违背理论,并对国家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各类品牌丑闻事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华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互补品自身的特点对互补品进行分类,将互补品感知价值作为研究重点,以感知功能、情感、社会价值几个维度为基础,测量感知价值对不同类型互补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由此建立互补品感知价值研究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根据研究结果探究不同互补情况下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不同影响以及核心产品竞争战略对互补品购买决策的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川 张黎 郑毓煌 杜晓梦
品牌延伸已经成为企业推出新产品的主要策略之一,成功的品牌延伸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的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品牌延伸的经典研究范式: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两个角度来研究品牌延伸评价,随后再从消费者个体属性视角来拓展此研究范式。在评价品牌延伸时,不同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对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程度两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存在差异:趋进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匹配;规避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质量。在发现了调节聚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后,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母品牌类型、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的类型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品牌延伸 调节聚焦 母品牌类型 匹配类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海霞 田虹
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作为新的提升策略现已成为企业追求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但其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如何,目前国内外研究还未达成一致性的结论。本文采用实验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利他性归因、利他性价值观与消费者品牌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价值观水平下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者利他性价值观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通过利他性归因的中介作用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的间接影响。利他性价值观较高时,间接影响显著;利他性价值观较低时,间接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玲 江若尘
文章采用2007-2014年沪深A股31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企关系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政治关联性与股票市场风险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参与慈善捐赠的可能性更大;相较于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没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更能够帮助它们降低股票市场风险;没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有助于降低股票市场风险,而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则对股票市场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丰富了慈善捐赠及政企关系方面的文献,也为民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玲 江若尘
文章采用2007-2014年沪深A股31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企关系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政治关联性与股票市场风险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参与慈善捐赠的可能性更大;相较于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没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更能够帮助它们降低股票市场风险;没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有助于降低股票市场风险,而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则对股票市场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丰富了慈善捐赠及政企关系方面的文献,也为民营企业如何通过慈善捐赠来降低其股票市场风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玲 江若尘
文章采用2007-2014年沪深A股31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企关系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政治关联性与股票市场风险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参与慈善捐赠的可能性更大;相较于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没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更能够帮助它们降低股票市场风险;没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有助于降低股票市场风险,而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则对股票市场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丰富了慈善捐赠及政企关系方面的文献,也为民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