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8)
- 2023(2378)
- 2022(2123)
- 2021(1990)
- 2020(1860)
- 2019(4079)
- 2018(4168)
- 2017(7117)
- 2016(4638)
- 2015(5207)
- 2014(5111)
- 2013(5083)
- 2012(5148)
- 2011(4776)
- 2010(4900)
- 2009(4497)
- 2008(4841)
- 2007(4348)
- 2006(3812)
- 2005(3554)
- 学科
- 济(13943)
- 经济(13921)
- 业(8685)
- 管理(8656)
- 学(7513)
- 企(6745)
- 企业(6745)
- 方法(5830)
- 数学(4583)
- 数学方法(4473)
- 农(4435)
- 中国(3888)
- 财(3429)
- 业经(3171)
- 理论(3170)
- 和(2996)
- 农业(2965)
- 制(2886)
- 贸(2733)
- 贸易(2733)
- 地方(2668)
- 易(2625)
- 银(2489)
- 融(2463)
- 教育(2462)
- 金融(2458)
- 银行(2455)
- 水产(2407)
- 行(2375)
- 环境(2199)
- 机构
- 大学(71468)
- 学院(69881)
- 研究(31078)
- 科学(24438)
- 农(23274)
- 济(21070)
- 中国(20830)
- 经济(20444)
- 所(19423)
- 管理(19385)
- 农业(19064)
- 研究所(18282)
- 理学(16495)
- 京(16470)
- 理学院(16119)
- 业大(15950)
- 管理学(15520)
- 管理学院(15412)
- 中心(12701)
- 江(11909)
- 农业大学(11857)
- 室(11808)
- 省(11425)
- 科学院(11132)
- 范(10997)
- 业(10956)
- 实验(10873)
- 师范(10765)
- 实验室(10540)
- 院(10471)
- 基金
- 项目(48482)
- 科学(35848)
- 基金(33843)
- 家(32979)
- 国家(32694)
- 研究(29621)
- 科学基金(24913)
- 省(20045)
- 自然(18664)
- 自然科(18219)
- 自然科学(18207)
- 划(18035)
- 自然科学基金(17882)
- 基金项目(17617)
- 社会(15845)
- 社会科(14726)
- 社会科学(14720)
- 资助(13963)
- 教育(13898)
- 计划(12467)
- 重点(11997)
- 科技(11947)
- 编号(11036)
- 发(10659)
- 成果(10553)
- 农(10236)
- 部(10074)
- 科研(9986)
- 创(9865)
- 专项(9830)
共检索到104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利群 高俊生 李绍戊 孙效文 雷清泉
以黑龙江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yprinus carpiovar.wana-nensis)、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var.wananensis)、柏氏鲤(Cyprinus pellegniniTchang)以及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柏氏鲤的杂交F2的DNA样品为材料,用200个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RAG20,并在F2代分离个体中得到验证。至此,本实验室共获得10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更加证明抗寒性状是数量性状(QTL)受微...
关键词:
鲤鱼 抗寒 SCAR RAPD 分子标记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萍 何玉英 孙昭宁 李健 王清印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快速生长的第6代群体同一养殖池中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两个极端群体、海捕的中国对虾对照群体,进行生长相关遗传标记的筛选。采用240个RAPD引物,共产生标记数2156个。筛选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65个,其中正相关标记55个,负相关标记10个。依据这些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筛选出9个特异性标记,其中正相关标记7个,负相关标记两个。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序列测定,获得了6个完整的DNA序列(Genebank注册号DQ185932-DQ185937),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DNA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已注册序列的...
关键词:
中国对虾 RAPD标记 生长性状 克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燕 张树航 李颖 张馨方 王广鹏 杨阳
【目的】建立板栗抗寒性的鉴定评价方法,筛选可用于板栗抗寒性鉴定的形态和生理指标。【方法】以源自8个省份的16个板栗品种(系)休眠期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和组织褐变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3种方法确定的LT50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板栗枝条各生理指标和组织结构与LT50的相关性。【结果】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相对电导率均呈近似"S"型变化趋势,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50差异较大,其值为-26.64~-17.73℃。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TTC染色的总着色度随处理温度下降呈倒"S"型曲线变化,而枝条冻害指数和芽褐变率均随温度下降呈"S"型曲线变化,基于这3个指标拟合的LT50基本一致,且与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50接近;电导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确定的16种板栗的LT50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板栗枝条木栓层厚度与木栓层比率与LT50呈极显著负相关,-20℃冷冻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与LT50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抗寒性鉴定的辅助形态和生理指标。【结论】电导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均可用于休眠期板栗树种的抗寒性鉴定,且以电导法测定的板栗抗寒性结果最为准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福煌 刘寒文
本文就尼罗罗非鱼抗寒性状若干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表明,尼罗罗非鱼的最低致死温度为5.5℃,最低摄食温度为11℃,最低越冬温度为13℃,最低繁殖温度为20-2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梦娇 王林霞 罗智 赵若雨 刘志国 刘平 刘孟军 王立新
【目的】探究枣类钙调蛋白(ZjCML)在抗寒性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挖掘关键抗寒ZjCML基因,为进一步利用其进行枣抗寒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全面分析了枣CML基因家族成员的数目及相关结构特征,并利用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响应低温胁迫时的表达模式,为筛选关键抗寒基因奠定基础。【结果】在枣基因组数据中共鉴定到23个ZjCML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与拟南芥CMLs蛋白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ZjCMLs可被分为12个类群。蛋白网络互作预测发现16个ZjCMLs存在于该网络中,且具有一定的互作关系。RNA-seq结果表明ZjCML13和ZjCML6基因表达模式在‘冬枣’及其同源四倍体响应低温胁迫中具有显著差异,其中ZjCML13在‘冬枣’响应低温胁迫6和24 h时极显著上调表达,而在‘冬枣’同源四倍体中表达差异不显著。外源Ca Cl2和褪黑素处理后,ZjCML13在‘冬枣’同源四倍体响应低温胁迫6和24 h时极显著上调表达,说明其可能通过诱导ZjCML13表达调控‘冬枣’同源四倍体抗寒性。【结论】枣CML基因家族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及响应低温胁迫,ZjCML13可能在调控‘冬枣’及其同源四倍体抗寒性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罡 白丽萍 魏忠平 叶景丰 刘红民 吴月亮 范俊岗
为获得美国白蜡CBF基因的全长序列,根据不同物种CBF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其编码区为675bp,编码224个氨基酸。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发现,美国白蜡CBF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一个完整CBF蛋白的特征序列—AP2保守结构域,同时又存在单个氨基酸残基或基序的替换、插入和缺失;进化树分析表明:FaCBF与木本植物同处一个进化树分枝,其中,FaCBF基因与大叶钻天杨的CBF基因相似性最高;低温胁迫试验表明:FaCBF相对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在12h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结果显示低温可以诱导FaCBF基...
关键词:
美国白蜡 低温胁迫 CBF基因 基因克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葛朝红 赵爽 师树新 李伟明 周永萍 高倩
旨在探讨不同种源辣木在北方种植的适应性,为辣木在北方优良种源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以5个种源的辣木为试材,采用实地调查、人工霜箱控温等方法,对其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和抗寒性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种源间的差异,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北方地区种植的优良种源。结果表明,5个种源的辣木在相同生长条件下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种源中H种源的株高最低,为267. 57 cm,但其冠幅、地径和分枝数均最高,分别为137. 57 cm、5. 01 cm和50. 33;在产量性状中,不同种源的嫩叶、鲜叶和鲜茎枝产量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H> K> F> S> J,H> F> K> S> J,H> F> S> K> J。其中,H种源的嫩叶、鲜叶和鲜茎枝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0. 22,0. 93,1. 76 kg/m~2,产量最低的为J种源;不同种源辣木枝条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不同种源辣木枝条的结冰点在-1. 60~-4. 37℃,过冷却点在-3. 42~-5. 63℃,其中H种源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为最低,其抗寒性最好。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种源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为:H> K> S> G> J。因此,H种源可作为在北方地区培育和推广的潜在良种遗传资源。
关键词:
辣木 种源 性状 综合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福宽 周辉 高遐虹 林成
以抗病自交系K01和感病自交系K02杂交后自交所得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分离群体分析法筛选与南瓜抗CMV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通过520个随机引物和310组双引物的RAPD扩增分析,共找到了2个与南瓜抗CMV亲本K01中的抗病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S4391400和S19+S345600。这2个标记与K01的抗病基因的重组率分别为7.5%和11.8%,遗传距离分别为7.1和11.7 cM。
关键词:
南瓜 CMV RAPD 分子标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漫 黄敏仁 王明庥 封维忠 胡兹苓
以自旋标记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基)标记杨树叶膜磷脂酰甘油(PG),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测定了杨树不同抗寒品种及其杂种后代PG的相变温度。同时用气相色谱法对PG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耐寒的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cv'Lux'I69/55母本)的PG在4℃左右发生相变,抗寒的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cvI-45/51,父本)的PG则在-12℃发生相变,6个杂种后代均在-2℃-11℃范围内发生相变。而且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不同抗寒品种叶内PG的饱和脂肪酸水与PG的热致相变行为相关。抗寒品种的PG饱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桂英 王四清 陈卿然 许建新 王成聪
以组培出瓶10个月的8个品种大花蕙兰植株为试材,观测在10℃/0℃(日温/夜温)低温胁迫、25℃/15℃(日温/夜温)适温恢复条件下寒害指数、初始荧光值(F_0)、PSⅡ系统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大花蕙兰的F_0、F_v/F_m、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随着抗寒性品种的不同其变化幅度和速度有所不同;(
关键词:
大花蕙兰 抗寒性 筛选 评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娜 刘继红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预测,克隆了柑橘抗寒资源枳ptf-miR168a成熟序列和前体序列,并预测了其靶基因。结果表明:ptf-miR168a在植物中高度保守,靶基因是NAC(UCU2)和锌指结构基因(FEZ)家族同源基因;同时,构建了ptf-miR168a前体的超表达载体并在烟草中进行遗传转化,得到了18个转基因系,为进一步鉴定ptf-miR168a在低温胁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娜 刘继华
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预测,克隆了柑橘砧木枳ptfGmi R168a成熟序列和前体序列,并预测了其靶基因,结果表明,ptfGmi R168a在植物中高度保守,靶基因是NAC(UCU2)和锌指结构基因(FEZ)家族同源基因;同时,构建了ptfGmi R168a前体的超表达载体并在烟草中进行遗传转化,得到了18个转基因系,可为进一步研究ptfGmi R168a在低温胁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提供试材.
关键词:
mi R168 枳 抗寒性 靶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娜 刘继红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预测,克隆了柑橘抗寒资源枳ptf-miR168a成熟序列和前体序列,并预测了其靶基因。结果表明:ptf-miR168a在植物中高度保守,靶基因是NaC(UCU2)和锌指结构基因(fEZ)家族同源基因;同时,构建了ptf-miR168a前体的超表达载体并在烟草中进行遗传转化,得到了18个转基因系,为进一步鉴定ptf-miR168a在低温胁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娜 刘继红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预测,克隆了柑橘抗寒资源枳ptfGmi R168a成熟序列和前体序列,并预测了其靶基因.结果表明:ptfGmi R168a在植物中高度保守,靶基因是NAC(UCU2)和锌指结构基因(FEZ)家族同源基因;同时,构建了ptfGmi R168a前体的超表达载体并在烟草中进行遗传转化,得到了18个转基因系,为进一步鉴定ptfGmi R168a在低温胁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娜 刘继华
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预测,克隆了柑橘砧木枳ptfGmi R168a成熟序列和前体序列,并预测了其靶基因,结果表明,ptfGmi R168a在植物中高度保守,靶基因是NaC(UCU2)和锌指结构基因(fEZ)家族同源基因;同时,构建了ptfGmi R168a前体的超表达载体并在烟草中进行遗传转化,得到了18个转基因系,可为进一步研究ptfGmi R168a在低温胁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提供试材.
关键词:
mi R168 枳 抗寒性 靶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