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
2023(312)
2022(286)
2021(284)
2020(277)
2019(665)
2018(600)
2017(1047)
2016(756)
2015(775)
2014(796)
2013(834)
2012(793)
2011(768)
2010(722)
2009(690)
2008(748)
2007(664)
2006(518)
2005(494)
作者
(2837)
(2477)
(2392)
(2272)
(1557)
(1191)
(1076)
(996)
(902)
(901)
(899)
(870)
(848)
(841)
(820)
(768)
(741)
(731)
(719)
(672)
(670)
(610)
(607)
(591)
(573)
(555)
(547)
(546)
(542)
(535)
学科
(2141)
经济(2137)
管理(1663)
(1619)
(1570)
企业(1570)
方法(1394)
(1238)
数学(1130)
数学方法(1115)
(951)
(815)
财务(815)
财务管理(815)
企业财务(785)
水产(549)
动物(505)
中国(481)
动物学(471)
(463)
业经(452)
理论(447)
(392)
(339)
问题(303)
(291)
经济理论(285)
(282)
贸易(282)
(279)
机构
大学(10438)
学院(10250)
研究(4665)
(4081)
科学(4036)
农业(3247)
(3107)
中国(3043)
研究所(2927)
业大(2883)
管理(2845)
(2683)
经济(2593)
(2536)
理学(2444)
理学院(2400)
(2373)
管理学(2322)
管理学院(2308)
实验(2307)
实验室(2239)
(2151)
重点(2119)
农业大学(2022)
中心(1985)
(1979)
(1965)
技术(1797)
科学院(1700)
北京(1683)
基金
项目(7586)
(5533)
国家(5493)
科学(5402)
基金(5334)
科学基金(4094)
研究(3929)
自然(3302)
(3285)
自然科(3229)
自然科学(3227)
自然科学基金(3180)
(2830)
基金项目(2760)
资助(2423)
科技(2309)
计划(2273)
社会(1917)
重点(1885)
社会科(1789)
社会科学(1789)
(1786)
教育(1729)
专项(1728)
(1713)
科研(1618)
(1503)
(1494)
(1465)
技术(1396)
期刊
学报(4077)
(3510)
科学(3127)
大学(2639)
学学(2574)
(2554)
经济(2554)
农业(2285)
研究(2257)
中国(2211)
(1569)
林业(1387)
业大(1309)
(1300)
农业大学(955)
(934)
中国农业(917)
管理(793)
农业科学(663)
财会(651)
自然(627)
(620)
教育(613)
自然科(591)
自然科学(591)
科技(576)
会计(574)
农林(572)
(572)
财经(570)
共检索到1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万伟  樊军锋  周飞梅  赵淑芳  
应用RAPD技术筛选与毛白杨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对毛白杨雌雄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混合分组分析(BSA).结果表明:在88条随机引物中有12条引物能够在雌雄DNA反应池间形成多态性条带,应用这12条引物分别对毛白杨雌雄个体(雌雄个体各选取5个)进行RAPD分析,其中引物S60扩增得到1个约为1 800 bp的与雄性相关的RAPD标记.该标记的获得进一步表明毛白杨雌雄株间存在基因水平的差异,为毛白杨的性别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凌立彬  司伟  傅洪拓  吴滟  龚永生  熊贻伟  
运用RAPD技术比较建鲤雌雄之间的遗传差异,以筛选性别相关的DNA分子标记。共筛选出67个RAPD随机引物,其中18个引物扩增出了群体水平的性别差异。用该18个引物对个体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某些条带在不同性别出现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未发现个体水平性别特有条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佳淑  赵立宁  臧巩固  程超华  唐晴  李育君  杨明  郭鸿彦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用8个EcoRⅠ-NNN和8个MseⅠ-NNN组成64对引物,对大麻10个品种混合组成的雌性、雄性植株基因池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到的引物在此10个品种中进行验证,引物E-ACT/M-CTA在10个品种的雄株中均扩增出1条特异条带,雌株中均没有此带,对此引物扩增得到的特异性条带回收、克隆、测序,获得1条大小为348bp的雄性特异性条带,得到的序列进行GenBank序列比对,数据库中没有与此特异条带同源的序列.该条特异条带可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用于大麻早期性别鉴定的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琦  朱之悌  
从全国选出的毛白杨优树中选择树龄50年生以上的老树55株,采用根繁获得的3年生无性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方差分析估算了个体的重复力并分析了性状的稳定性;通过相关分析,特别是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找出了影响苗木材积生长的主要性状,进而获得了优良基因型的表型标志。叶干重大、叶片窄而长、叶缘锯齿大而疏、叶柄较长、枝角适中(45°左右)、枝数较多是毛白杨速生的主要特征。枝角和叶基用较大是毛白杨木纤维长度较长的标志之一。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静  陈松林  温海深  
对动物性别的研究一直深受人们关注,以哺乳类为代表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由于鱼类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脊椎动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类群,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征和重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对于鱼类性别决定机理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鱼类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和性别特异标记的研究进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文伟  曹建萌  刘志刚  杨娜  卢迈新  
为分析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筛选与罗非鱼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应用24对微卫星引物,使用常规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在两个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群体和两个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群体中初步筛选到UNH931、GM128、GM201、GM258、GM597以及UNH898共6个与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然后使用降落PCR以及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在两个尼罗罗非鱼群体、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以及ZY_1、WY_1、YY_1和YY_2型罗非鱼群体中进一步扩增这6个微卫星标记,统计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6个微卫星标记在上述群体共297个样本中检测到95个等位基因,其大小在97~302 bp之间,各位点在各群体等位基因数在1~13个之间,各群体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167~9.3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24~4.966,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24~0.98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29~0.78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275~0.753;两个尼罗罗非鱼群体、WY_1和YY_2群体达到高度多态(PIC>0.5),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ZY_1和YY_1群体为中度多态(0.2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在杰  缪为民  袁新华  尤洋  陈家长  
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BAC基因文库5个克隆中提取和纯化含有6个性别连锁或相关标记(CLC5,GM204,GM271,GM354,UNH995和UNH104)的重组质粒DNA作为模板,以简并核苷酸为引物,通过PCR制备原位杂交探针。探针用荧光素进行标记,并与尼罗罗非鱼中期相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以确定这些标记在尼罗罗非鱼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结果显示,这些性别连锁或相关标记都位于尼罗罗非鱼第一对染色体长臂近末端,从分子细胞学角度验证了第一对染色体是尼罗罗非鱼的性染色体。另外由于这些标记的荧光信号在XY个体的2条性染色体上都有,一方面说明这些标记在罗非鱼上还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吕慧锋  江学慧  邱高峰  
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筛选中华绒螯蟹性别相关标记,共使用192对引物组合检测中华绒螯蟹雌、雄和雌雄混合3个基因组池的多态性,共扩增出5 376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28条多态性条带,获得88条雌雄差异条带。利用雌雄各10个个体再次进行AFLP验证,共62条差异条带具有性别差异,包括两种情况:(1)有49条条带在雌性的4~6个个体中存在,在雄性全部个体中缺失;(2)有13条条带在雄性4~6个个体中存在,在所有的雌性个体中缺失;其余的26条没有性别差异性。差异条带经回收、克隆、测序,结果发现有些条带包含多个序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开勤  赵德刚  李岩  何选泽  王韶敏  
【目的】杜仲为雌雄异株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其利用价值因植株性别而异,尤其是杜仲胶含量及其他次生代谢产物在雌雄植株中都存在差别,但杜仲在开花前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方法很难分辨其性别,且需要7年以上才能开花。因此,本研究应用EST-SSR标记开发杜仲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以期能在早期鉴定出雌雄植株,提高杜仲资源利用率。【方法】根据杜仲雌雄植株转录组文库中EST-SSR的两翼序列设计引物,利用来源于7个产地的杜仲雌雄植株各6份DNA样品筛选引物,PCR扩增获得具性别差异的扩增产物,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应用雌雄植株各12份DNA样品检验性别标记的可靠性。【结果】从14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朱之悌  G.Müller-Starck  H.H.Hattemer  
通过对86株毛白杨优树和古树的不同组织材料的16种同工酶酶谱分析研究,发现有10种酶系统遗传表达稳定.其中有8种酶系统(ACO,GOT,LAP,NDH,PER,PGM,6-PGDH和SKDH)共有12个基因位点,另外两种酶系统(IDH和MDH)难以确定位点,各具5种酶1谱表现型.用这些酶系统可将86株毛白杨归属于79个不同遗传组成的无性系.重叠率为8.14%,平均重叠率为1.63%.由此证明全国毛白杨档案库收集的资源,具有丰富的种群代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用同工酶基因标记鉴别无性系所选用酶系统数目及其最佳酶系统组合也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丽  周春江  岳良松  
利用AFLP标记技术采用MseⅠ+3/EcoRⅠ+2引物组合,对12个三倍体毛白杨和二倍体毛白杨无性系进行了分析鉴定.从38对引物组合中选出12对扩增条带较多的引物组合,多态性比例最高的是M--CAT/E--TC,多态性水平达到32.4%,最低的M--CTT/E--TT只有15.7%,证明供试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的系谱关系以及形态鉴别结果一致,表明凡亲本相同或形态差异小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利用3个引物组合的8条多态性条带构建了12个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可以作为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鉴别以及品种保护的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国  朱之悌  
本文从表型剖分线性模型出发,推导出了表型相关(R_p)的两种完整剖分模型:R_p=H_xH_yB_g十Q_xQ_yR_(ge)+E_xE_yR_e R_p=H_(xy)+Q_(xy)+E_(xy)与现有的模型相比,作者引入了基因型×环境互作相关概念,并提出了描述其相关程度的两个新的遗传参数:基因型×环境互作相关系数(R_(ge))、相关基因型×环境互作力(Q_(xy)),最后以毛白杨为例,讨论了表型相关的主要分量在相关选择以及基因型×环境互作的间接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金耀  何文林  李松波  刘永军  孙艳军  
对自宁晋县获得的毛白杨嵌合体扦插生根过程的动态跟踪分析表明 ,嵌合体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扦插初期呈上升趋势 ,第 5d升至高峰 ,之后下降 ,第 7d至低谷 ,第 17d又出现一高峰 ,而毛白杨没有此规律 ,并且前期与此恰好相反 ;酚类、黄酮类物质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相似 ,也有两个高峰 ,毛白杨中变化与嵌合体相反 ,且含量高于嵌合体 ;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与过氧化物酶刚好相反。试验证明嵌合体易生根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及酚类、黄酮类含量密切相关 ,是协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而毛白杨不易生根也恰是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叶雨  刘亚  杜军  宋明江  赖见生  林珏  龚全  
【目的】由于达氏鲟缺乏第2性征,外部特征不足以判定其性别,所以通过筛选性别特异性的分子标记来进行性别鉴定将对达氏鲟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从达氏鲟高通量测序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库中,开发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并结合已报道的达氏鲟微卫星来进行性别相关位点的分析。【结果】根据转录组数据开发了15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期望杂合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在0.3831~0.8607和0.6541~1.9663。利用该15个微卫星位点和已报道的91个达氏鲟或鲟鱼通用的微卫星标记,在96尾(48♀,48♂)性成熟的达氏鲟个体中进行扩增并测序分型,结果显示1个位点ADX21的2个等位基因ADX21-144bp和ADX21-151 bp在雌雄个体间出现的频率差异达到了60%,分别为雄性优势条带和雌性优势条带,推测该位点可能与性别存在一定关联。【结论】本研究使用目前为止鲟鱼中使用数量最多的微卫星标记来进行大样本量的雌雄差异分析,为今后鲟鱼性别连锁标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庆章  王博文  王保垒  张曼  李百炼  张志毅  张德强  
利用直接测序法开发木材形成功能基因内一套新的核基因组SSR标记。通过对参与木材形成的16个基因在40个毛白杨基因型个体中的序列比较分析,共检测到20个SSR多态性位点。在毛白杨自然群体中,SSR多态性位点的碱基重复呈现出二碱基、三碱基、五碱基、六碱基与七碱基形式,基元重复次数变异范围为2~34次,其中以二碱基重复的位点较多,占总数的55.0%。在此基础上,依据SSR位点两侧的保守序列,设计20对SSR位点PCR扩增引物对。利用设计的引物检测开发的SSR位点在杨属内15个基因型个体中PCR扩增的有效性及SSR位点的保守性。PCR扩增结果显示,90.0%的SSR位点能够在杨属至少2个派内有效扩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