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管理(4)
- 业(3)
- 企(3)
- 企业(3)
- 技术(3)
- 技术管理(3)
- 数学(2)
- 数学方法(2)
- 方法(2)
- 济(2)
- 经济(2)
- 资源(2)
- 世界(1)
- 业务(1)
- 人事(1)
- 人事管理(1)
- 出(1)
- 制(1)
- 制度(1)
- 和(1)
- 土地(1)
- 地(1)
- 度(1)
- 支出(1)
- 政(1)
- 物价(1)
- 环境(1)
- 生态(1)
- 耕(1)
- 耕地(1)
- 机构
- 大学(5)
- 学院(4)
- 商学(3)
- 江(3)
- 中心(2)
- 发(2)
- 发展(2)
- 商学院(2)
- 展(2)
- 州(2)
- 济(2)
- 理学(2)
- 理学院(2)
- 省(2)
- 管理(2)
- 管理学(2)
- 管理学院(2)
- 经(2)
- 经济(2)
- 经济学(2)
- 经济学院(2)
- 财(2)
- 财经(2)
- 贸(2)
- 业大(1)
- 中南(1)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
- 中国(1)
- 中央(1)
- 中央财经(1)
共检索到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之年。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秉新时期与新格局的宏光,与对外开放相向而行的《对外经贸实务》杂志迎来了创刊40周年。
关键词:
与时俱进 《对外经贸实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本刊讯
<正>本刊讯:2023年11月17日,武汉纺织大学期刊社与业内同仁欢聚于武汉纺织大学南湖会议中心,共贺《对外经贸实务》杂志创刊四十周年华诞,共商学术期刊的高品质发展,共谋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的责任担当,共话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创新与功能重塑。欢庆盛典与期刊创新发展论坛在武汉纺织大学期刊社社长、《对外经贸实务》杂志常务副主编胥朝阳教授的主持下隆重开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忠华 黄杰
国网岱山县供电公司针对班组建设需求,运用卓越绩效理念与方法,深入剖析诊断,实践国网班组建设总体要求,提炼形成班组建设"1511"工作法。以"3精2室1服务"工作模式带动班组管理提升;将"五微"活动落实到基层班组,实现人人参与、时时都在、处处体现的实践效果;以"引、新、实、融"为主题创新青年员工培养方式;整合资源构建综合管控平台,促进班组减负增效。以把班组建设成为"规范、安全、高效"的作业单元和"自立、互助、温暖"的职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能 刘凤朝
以往研究不论是否支持"波特假说",但一个政策共识都是需要加大环境规制强度,以此促进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真是线性关系吗?为此,首先利用我国1992-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与地区层面判断我国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而利用非线性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我国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波特假说"在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难以支持,而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得到了很好的支持。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是受到环境规制强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之间呈现"U"型关系,只有环境规制强度跨越特定门槛值时,"波特假说"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则存在双重门槛,GDP跨越的门槛值越高,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能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做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童伟伟 张建民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T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但是,我国在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不同区域间环境规制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差异,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等,为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丹丹 周宏 顾佳丽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农业生产集聚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利用我国2000—2019年31个省份农业生产数据,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分析农业生产集聚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集聚通过交互作用对耕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与服务主体专业化程度的交互作用比市场组织交互作用更强烈。并且,不同地理区位表现出异质性,在东部和中部两地区,农业生产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对耕地利用效率,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此外,研究发现农业生产集聚对耕地利用效率存在门槛效应,当农业生产集聚水平低于门槛值0.993时,生产集聚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当高于门槛值0.993时,生产集聚能够显著地抑制耕地利用效率损失,且地区间个体特征差异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会逐渐被削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姚东旻 朱泳奕
在我国现行的制度环境下,探讨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创新而针对企业直接进行的财政补贴到底有何效果,无论在理论还是政策方面都极具意义。纵观国际实证经验,学界对此并未形成统一意见,而我国之前的研究,由于方法的差异和内生性问题,也众说纷纭,近年来微观计量方法的发展,为我们系统检验这一"因果推断"提出了新的可能。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PSM-DID)的微观计量方法,同时对比传统面板回归,证明了财政补贴对于企业后续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非"挤出效应",相比之前文献采取传统回归方法所得到的"双向促进"(即企业的研发投入也能够显著增加其后续获得的补贴收入),本文发现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出强烈的"单向性",企业研发行为对于其后续获得的补贴收入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间接说明我国财政补贴具有显著"带动"微观企业研发投入的指引作用,而非简单"锦上添花"式的奖励,更没有所谓挤出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同时,通过异质性分析我们还发现,财政补贴政策对于私人企业、东部和西部企业、非高新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相对更高的促进效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刘文轩
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路径为基础,通过DSGE模拟仿真以及TVP-VAR时变分析,重新考量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LPR改革等市场化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及其有效性,但会降低财政政策效率。此外,基于现实数据的测算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向实体经济进行传导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效率衰减,这再次表明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应操之过急。LPR改革是在当下经济不确定性较强、经济复苏偏弱的背景下,中央银行稳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权宜选择。因此,应持续深化LPR改革,培育存款端的市场化基准利率,确保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