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8)
2023(8730)
2022(6713)
2021(6375)
2020(4961)
2019(11113)
2018(11124)
2017(20262)
2016(11447)
2015(13296)
2014(13175)
2013(12165)
2012(11024)
2011(10016)
2010(9975)
2009(9125)
2008(9057)
2007(8132)
2006(7242)
2005(6907)
作者
(29381)
(24450)
(24438)
(23616)
(15596)
(11522)
(11135)
(9527)
(9427)
(8615)
(8502)
(8090)
(7925)
(7767)
(7750)
(7569)
(7327)
(7025)
(6987)
(6826)
(6287)
(5945)
(5816)
(5624)
(5560)
(5456)
(5416)
(5352)
(4930)
(4929)
学科
(47725)
经济(47674)
管理(28423)
(25436)
中国(20234)
(18630)
企业(18630)
方法(16958)
(15264)
数学(14965)
数学方法(14901)
业经(11650)
(10689)
贸易(10681)
(10603)
(10488)
(10223)
农业(9805)
(8907)
(8819)
地方(8743)
(7925)
银行(7920)
教育(7745)
(7717)
(7441)
金融(7441)
发展(7355)
(7339)
(7228)
机构
大学(158196)
学院(153086)
(71316)
经济(70173)
研究(58838)
管理(53212)
中国(45696)
理学(45026)
理学院(44522)
管理学(43822)
管理学院(43545)
(34250)
(32968)
科学(31421)
(28289)
研究所(25647)
财经(25464)
中心(25197)
经济学(24114)
(23478)
(22667)
师范(22522)
(22464)
北京(22357)
(22182)
经济学院(21747)
(21334)
财经大学(19002)
业大(18714)
师范大学(18041)
基金
项目(99215)
科学(79270)
研究(78590)
基金(72738)
(62728)
国家(62245)
科学基金(52902)
社会(52608)
社会科(49857)
社会科学(49845)
教育(37103)
基金项目(37033)
(35744)
编号(31119)
(30734)
自然(29688)
自然科(29047)
自然科学(29041)
资助(28887)
自然科学基金(28554)
成果(27925)
(23762)
国家社会(23278)
重点(23043)
课题(22887)
(22537)
中国(22529)
教育部(21082)
(20679)
(20526)
期刊
(79903)
经济(79903)
研究(53974)
中国(38879)
教育(26180)
(24706)
(22315)
学报(21887)
管理(21574)
科学(21009)
大学(18226)
学学(15985)
农业(15776)
(14885)
金融(14885)
经济研究(14565)
财经(13649)
技术(12423)
(12055)
(11112)
业经(11096)
问题(11017)
世界(10627)
图书(10412)
国际(10156)
(9223)
书馆(8062)
图书馆(8062)
(7414)
论坛(7414)
共检索到246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杰  
只有坚持党委、党组织、党员三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党对高校的领导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灵魂,立德树人必须首先解决好灵魂问题。高校治理现代化要从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所高校的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二者相辅相成。推进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治理理念下,要转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健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创新高等教育评估机制,实现管办评分离,从而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宝印   刘永栓   薛新龙  
中国特色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建设面临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的背景下,加大中国特色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力度,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和强化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战略导向,健全和完善多元权力协调发展的内部运行体系,强化和优化校院两级组织良性互动的内部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要着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把握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逻辑,着力加强高校内部重点领域改革力度,着力增强高校干部队伍办学治校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部分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经过认真研究、反复征求意见,教育部以第31号令的形式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文件,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高强  付静  钟海国  
本文站在农业资源禀赋的视角,对国外发达国家三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比较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现状与国外几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异同之处后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符合国情、符合地域优势的、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国外模式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归结为中国地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即东部"外向主导型"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两化结合推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西部"特色农业带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要建设"全面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历史背景深远、时代特征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以"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为框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经济现代化为基础,重心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转移,以"党的领导"核心制度优势为支撑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赶超,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与时代同步、与国际同轨,形成了系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乃明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六个显著特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华  马永耀  
本文从农业技术、农业土地制度及农业发展思路三方面,对党的领导集体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进行分析,概括出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就是以生物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的土地节约型的道路;就是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农业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1993年,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针对中国农业现状曾指出,农业现代化仅仅决定生产的组织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现向农村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自由流通,保证农民自由利益选择。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中的物质装备、生产体系的现代化,更包括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力平  陈丽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税收也开启了税收现代化的新征程。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结合六年来我国税收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实践,笔者提出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要在税收现代化共性和个性结合中把握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道路的时代内涵;二是要在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进程中同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理论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农业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1993年,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针对中国农业现状曾指出,农业现代化仅仅决定生产的组织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现向农村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自由流通,保证农民自由利益选择。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中的物质装备、生产体系的现代化,更包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崚  
本文就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标志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本文对中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发展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新方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定性、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以及支撑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既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简单走回头路,必须运用创新理论进行科学决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继红  刘娅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发展逻辑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基本一致。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形态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政府主导""市场运营""人民主体"三种形态。"政府主导"的发展形态以"权力驱动"的模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建设问题,"市场运营"的发展形态以"资本驱动"的模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源配置问题,"人民主体"的发展形态以"创新驱动"的模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生动力问题。三种发展形态既有历时态的发展交替,又有共时态的相互影响,演化出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