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5)
- 2023(10554)
- 2022(8816)
- 2021(8109)
- 2020(6635)
- 2019(14940)
- 2018(14442)
- 2017(27093)
- 2016(14365)
- 2015(16425)
- 2014(16217)
- 2013(16343)
- 2012(15835)
- 2011(14927)
- 2010(14931)
- 2009(13826)
- 2008(13507)
- 2007(11924)
- 2006(11037)
- 2005(10308)
- 学科
- 济(87245)
- 经济(87161)
- 管理(35203)
- 业(31334)
- 方法(28911)
- 数学(25921)
- 数学方法(25742)
- 企(23437)
- 企业(23437)
- 中国(23212)
- 地方(20739)
- 农(17315)
- 学(17055)
- 贸(14817)
- 贸易(14806)
- 业经(14578)
- 地方经济(14454)
- 易(14360)
- 制(13062)
- 财(12574)
- 融(12405)
- 金融(12404)
- 环境(12176)
- 农业(11712)
- 银(10991)
- 银行(10962)
- 体(10854)
- 行(10742)
- 和(10573)
- 发(10556)
- 机构
- 大学(226555)
- 学院(220776)
- 济(110388)
- 经济(108604)
- 研究(93384)
- 管理(77512)
- 中国(69415)
- 理学(65848)
- 理学院(64969)
- 管理学(64042)
- 管理学院(63625)
- 科学(53641)
- 京(49699)
- 所(48530)
- 财(45754)
- 研究所(44256)
- 中心(39338)
- 农(37862)
- 经济学(36879)
- 财经(36586)
- 经(33525)
- 院(33300)
- 经济学院(32970)
- 北京(32527)
- 江(32180)
- 业大(30072)
- 农业(29778)
- 范(29613)
- 师范(29283)
- 科学院(28841)
- 基金
- 项目(144771)
- 科学(114796)
- 基金(108369)
- 研究(104337)
- 家(97648)
- 国家(96560)
- 科学基金(79939)
- 社会(70565)
- 社会科(67009)
- 社会科学(66992)
- 基金项目(55248)
- 省(51992)
- 自然(49099)
- 自然科(47911)
- 自然科学(47892)
- 自然科学基金(47075)
- 教育(46052)
- 划(45958)
- 资助(45435)
- 编号(37965)
- 发(34051)
- 部(34015)
- 重点(33956)
- 成果(32157)
- 国家社会(31607)
- 中国(30459)
- 创(29435)
- 教育部(28933)
- 课题(27986)
- 发展(27974)
- 期刊
- 济(128252)
- 经济(128252)
- 研究(74604)
- 中国(46542)
- 学报(36411)
- 科学(34848)
- 农(34833)
- 财(31821)
- 管理(30966)
- 大学(27451)
- 学学(25846)
- 农业(24270)
- 经济研究(22231)
- 融(21526)
- 金融(21526)
- 教育(20347)
- 财经(19622)
- 技术(17682)
- 经(17255)
- 问题(16838)
- 世界(16564)
- 贸(16128)
- 国际(15884)
- 业经(15729)
- 业(14127)
- 技术经济(12363)
- 统计(11300)
- 经济问题(10372)
- 资源(10174)
- 现代(9960)
共检索到352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连福
据欧洲和北美组建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初期阶段,关键性的因素是区内经济规模大且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的态度,他们的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的德国、法国等国率先倡导组建“煤钢联盟”,从单一领域起始开展经济合作,逐步扩大领域、逐步吸收周围国家最终发展成后来的自由贸易区。在北美,也是由美国和加拿大双边先行组建自由贸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艳君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发展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 合作网络骨架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后陆续形成的经济合作框架体系,国内对这一合作 框架鲜有详尽分析。对这一合作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容构成和重大意义进行思索,正 是探究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不同的应有起点,具有继续观 察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合作框架 合作模式 区域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蕊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日本作为东盟传统的贸易、投资伙伴以及主要援助国,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激烈的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中日两国在东盟贸易、投资和援助领域的竞争情况,并为未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东盟 经济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俊妍 陈娟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视角,以Eaton和Kortum模型(2002)为基础,采用进出口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距离等变量共同构建了一个类似于引力模型的方程。研究表明,贸易国间的距离、共享边界、区域贸易协定Pta影响了双边贸易流量,贸易国的价格、工资、技术水平是影响贸易相对竞争力和开放程度的主要因素,一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提高技术水平等措施促进贸易发展潜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宏昌 黎鹏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分析该网络的特点和溢出模式,探讨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网络关系密切,但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差别较大;整个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结构,形成了四个经济增长板块;科技水平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增长溢出的核心动力,贸易便利化程度也是影响经济增长溢出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将建立系统的国际经贸网络作为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贸易商品的科技附加值;要利用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网络关联 中国 东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宏昌 黎鹏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分析该网络的特点和溢出模式,探讨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网络关系密切,但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差别较大;整个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结构,形成了四个经济增长板块;科技水平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增长溢出的核心动力,贸易便利化程度也是影响经济增长溢出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将建立系统的国际经贸网络作为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贸易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网络关联 中国 东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光盛
在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化并行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国家是地区主义中最重要的行为体,但地方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以地区主义为语境,以云南、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为案例,从两省区的SWOT分析出发,重点从贸易、投资的角度梳理了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表现及特征,并进而分析了他们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地区主义 地方政府 贸易 投资 区域合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洁 宋英杰
文章通过建立不合作模型与合作模型进行比较,得出合作博弈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性选择的结论。并用合作博弈模型提出几个命题,分析得到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需要满足的充要条件。结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情况,文章对该合作博弈的充要条件,即经济互补性、福利收益—损失、利益分配合理性一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归纳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经济合作 合作博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晨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赵晓晨拥有约4亿人口的东盟国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的20年中,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6%。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除由于这些国家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元柱
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采取均衡发展或非均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模式同样深刻地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模式上。文章提出中国在与东盟国家区域合作中的模式选择与理性政策选择中的两个基本点与三大基本原则。
关键词:
中国与ASEAN 区域合作 政策选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支大林
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在一种新的意识即“东亚意识”上产生的,而其推动力量是新地区主义思维在东亚的出现。新地区主义不但影响和改变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维,而且也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维方式和战略走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在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新地区主义 中国 东盟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唐平 寿思华
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战略的重大意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准、选好战略突破口,特别是搞好以南北钦防为重点的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搞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三方协同。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次区域 经济合作 战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冯伟杰 魏磊
从2000年11月,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到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宏波
本文在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并为今后如何加快该地区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提供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内贸易 中国 东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对该区域的金融合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探讨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对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私人部门的资本流动和货币当局之间的合作进行观察;然后具体探讨了如何看待今后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世界及区域的经济环境变化给金融合作带来的影响。文章接着对如何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提出了建议,并分析了在推进金融合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是全文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