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
2023(784)
2022(639)
2021(531)
2020(453)
2019(822)
2018(802)
2017(1557)
2016(805)
2015(921)
2014(692)
2013(595)
2012(554)
2011(495)
2010(547)
2009(517)
2008(467)
2007(478)
2006(458)
2005(383)
作者
(1927)
(1665)
(1657)
(1522)
(1086)
(747)
(743)
(610)
(577)
(575)
(565)
(526)
(523)
(499)
(484)
(483)
(483)
(477)
(465)
(447)
(401)
(392)
(383)
(363)
(360)
(348)
(341)
(338)
(333)
(316)
学科
(5529)
经济(5527)
管理(2317)
地方(2096)
地方经济(1610)
(1557)
(1340)
企业(1340)
中国(1214)
业经(1119)
方法(1035)
技术(986)
产业(906)
数学(891)
数学方法(889)
环境(807)
(775)
(768)
总论(752)
技术管理(727)
信息(695)
经济学(686)
信息产业(674)
(645)
(567)
(556)
资源(553)
(549)
金融(549)
发展(535)
机构
学院(10824)
大学(10347)
(5904)
经济(5790)
管理(4220)
研究(3838)
理学(3675)
理学院(3643)
管理学(3608)
管理学院(3586)
中国(2752)
(2225)
科学(2099)
经济学(2015)
(1974)
财经(1774)
经济学院(1753)
(1695)
(1638)
中心(1616)
(1579)
研究所(1567)
(1447)
(1397)
师范(1393)
(1303)
财经大学(1271)
北京(1243)
科学院(1241)
社会(1227)
基金
项目(7470)
科学(6264)
研究(5991)
基金(5303)
(4535)
国家(4494)
社会(4267)
社会科(4071)
社会科学(4071)
科学基金(4012)
(3316)
基金项目(2707)
教育(2432)
(2426)
(2378)
创新(2201)
编号(2144)
(2133)
自然(2091)
自然科(2045)
自然科学(2045)
自然科学基金(2012)
国家社会(1957)
发展(1903)
资助(1886)
(1874)
成果(1730)
重点(1720)
(1710)
经济(1689)
期刊
(7273)
经济(7273)
研究(3693)
中国(2209)
管理(1979)
(1530)
经济研究(1368)
科学(1320)
技术(1210)
教育(1068)
业经(992)
技术经济(985)
学报(979)
科技(968)
财经(965)
大学(876)
(860)
(832)
学学(832)
问题(793)
(741)
金融(741)
(688)
经济管理(609)
农业(596)
(594)
论坛(594)
经济问题(570)
商业(566)
改革(566)
共检索到1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钱佩忠  潘海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倪峰  
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省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大丰市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沿海开发与接轨上海"两海"并进,利用国家推进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集成效应,切实做到"以沿海策应上海,以上海提升沿海","两海互动"全力打造区域经济竞争新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世洪,边俊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琦  
新升格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阐述了新升格高职院校内涵及特征,并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的法律环境问题和制度体系问题、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实体性融合机制缺位等角度揭示了当前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过程中的若干障碍,提出支持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型办学模式的法律环境建设、健全其制度环境、创新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教育的实体融合式办学模式等可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渠爱雪,孟召宜  
区域文化观念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区域发展主体,并以其为载体和中介,在微观层次,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产权安排、产业选择等;在宏观层次,影响区域经济活性、区域创新和区域综合力等。而二个层次的对接、互动与耦合,使得区域经济模式打上明显的地域文化烙印。同时,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观念也有重要的影响。二者的互动发展与一体演进又构成了更深层次的区域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松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蓉  
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注重高校创业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促进创新创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地方高校要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区域经济结构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鑑民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在产业调整和转型中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劳动力配置体制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导致劳动力转型未能跟上产业转型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克服目前职业教育以任职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大力开展和实施以独立择业和广泛就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业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结点的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手段的最佳选择。职业院校不仅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动态要求,迅速对专业结构、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修改充实和更新,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应针对不同地区、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瞄准浙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开展和积极推进不同层次和内容特征的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具有独立择业能力和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英  沈飞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面对环境资源制约国家或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经济建设是中心,技术创新成了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与自主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要构建一个城市不同层次的创新系统,完善自主创新的载体,使之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茂岩  王宏明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在运用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能力不足的原因,给出了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带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思路,提出了建设产学联盟、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组织、建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基金、扶持大学科技园总体建设的设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新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才能具有长远的竞争力。本文结合湖州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个人见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茜  姚乐野  
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考察创新驱动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生产服务、商业模式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均对创新驱动产生显著影响;数字经济商业模式、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且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创新驱动在数字经济商业模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嫣然  吕寒  蔡建峰  
文章从数字经济的协同渗透效应和挤出效应出发,结合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且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