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5)
2023(5714)
2022(5015)
2021(4578)
2020(3978)
2019(8860)
2018(8821)
2017(17602)
2016(9792)
2015(10998)
2014(11009)
2013(11041)
2012(10324)
2011(9157)
2010(9560)
2009(9421)
2008(9716)
2007(8969)
2006(8398)
2005(8161)
作者
(27492)
(22781)
(22715)
(22190)
(14560)
(10905)
(10306)
(8582)
(8541)
(8538)
(8015)
(7618)
(7507)
(7495)
(7412)
(7081)
(6764)
(6574)
(6539)
(6510)
(6044)
(5551)
(5491)
(5339)
(5265)
(5106)
(5103)
(4972)
(4632)
(4492)
学科
管理(36480)
(34903)
经济(34815)
(31524)
(27575)
企业(27575)
(21838)
税收(20371)
(20198)
(18734)
(14699)
方法(11274)
中国(10885)
(10842)
(10302)
财务(10272)
财务管理(10245)
(9871)
企业财务(9692)
业经(9435)
数学(9009)
数学方法(8823)
体制(8448)
(8350)
银行(8341)
(7874)
财政(7452)
(7320)
金融(7318)
(6808)
机构
大学(140621)
学院(139570)
(59354)
经济(57984)
管理(50966)
研究(47553)
理学(42056)
理学院(41612)
管理学(41057)
管理学院(40766)
(39744)
中国(39280)
(29754)
财经(28269)
科学(25496)
(25221)
(24493)
(24274)
中心(21703)
财经大学(20553)
研究所(20526)
(19508)
北京(19490)
经济学(18820)
(18677)
(18009)
(16816)
经济学院(16787)
(16602)
师范(16490)
基金
项目(80453)
科学(63556)
研究(62908)
基金(58849)
(49922)
国家(49496)
科学基金(42513)
社会(40947)
社会科(38759)
社会科学(38751)
(30542)
基金项目(30191)
教育(28439)
编号(25766)
(25526)
自然(25119)
自然科(24519)
自然科学(24514)
资助(24274)
自然科学基金(24069)
成果(23958)
(22613)
(18728)
(18575)
课题(18166)
重点(18120)
国家社会(17177)
(16862)
教育部(16628)
(16599)
期刊
(74727)
经济(74727)
研究(53674)
(33884)
中国(32236)
管理(21214)
(19309)
学报(18644)
(17468)
金融(17468)
科学(16818)
(16809)
(15765)
教育(15739)
大学(14889)
财经(14596)
税务(14018)
学学(13844)
(12483)
农业(11894)
经济研究(11182)
技术(10952)
业经(10923)
问题(10130)
会计(8624)
(8462)
财会(8401)
国际(8015)
理论(7077)
改革(6448)
共检索到239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颂东  
分税制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与分税制有关的财力、财权、事权、支出责任等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依然模糊,严重制约了分税制的有效实施。因而,有必要对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予以澄清,以此来推动分税制的运行。本文重点围绕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支出责任划分是收入划分基本依据等基本命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少云  李刚  
对分税制几个问题的认识周少云,李刚目前关于分税制的改革,已引起各级地方政府和财政经济部门的密切关注和强烈反响。那么,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是否一定要实行分税制,如何正确理解分税制的科学涵义,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怎样的分税制模式等,都是当前在这场改革中所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昕  
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许昕我国的财政体制,从1980年到现在,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改革。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又称“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1...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海涛  
从1994年到201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位,财政收入接近13万亿元,分税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也积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突出、地方债务风险凸显、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在稳增长、促就业和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之间腾挪的空间日益减小,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特征明显。2014年之后,我国将进入"后分税制改革时代"。节能减排、应对国际危机、反恐等国际性公共产品的出现,我国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爱鸽  
严格的讲 ,1 994年我国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又是一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发钱” ,而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分税制。按照公共财政理论 ,改革和完善现行分税制 ,必须认识和解决三方面问题 :一 ,以政企分离作为分税制改革的切入点 ,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二 ,适当下放税权 ,解决分税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三 ,完善地方税系 ,为彻底的分税制改革提供保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明熙  
自1994年推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体制出现了重大变革,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责权明晰、规范完善的财政分配体制已初见端倪。但从目前分税制的实施情况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需要加以研究与完善,否则,有可能使分税制改革面临夭折的危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有关“费改税”的几个认识问题*□高培勇经过一个时期的讨论,在“费改税”的问题上,社会各界的意见已经渐趋一致,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但有几个方面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澄清。一、要站在宏观的层次上看待“费多税少”的矛盾“费改税”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缘于对我国政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青  
税种划分是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的财政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分税制财政体制能否有效运行。我国1994年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体制实行分税制改革,确定了一套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收入的办法。经过7年来的实践检验,现在看来其中一些税种的划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国家今后还应对这些税种的划分办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奚昌颐  
关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奚昌颐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已进入运行阶段,由于采取的是循序渐进、双轨并行的过渡办法,对既得利益没有作大的调整,多数地方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顺利转轨,实现财政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重大转换。双轨并行表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静丽   郭雅丽  
1994年国家全面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是我国财税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分税制体制的预期效应正分步释放。同时,新财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本届政府要抓好五项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改革是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因此,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斌  
我讲五点。第一,大家知道电子商务税收是遵循中性原则,我们讲传统税制同时适用于电子商务,因为它的规模比较小不应该单独税制,这方面没有免税的措施,但是欧盟说是中性的。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份额越来越大,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网络零售激增,传统税制还能不能适应它?我们未来税制改革要考虑这个方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侯梦蟾  
新税制运行中价税关系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侯梦蟾新税制运行已近一年,就总体而言基本实现了新老税制的平稳转换,但在新税制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里我只就价税关系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增值税和消费税计税价格不统一问题。增值税改革中把计税依据由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冬生  李敏  
本文试图分析税负的有关问题,澄清一些认识。本文认为,税负是一个可以精确计量的指标,其轻重取决于纳税人的感觉。影响税负轻重的因素,包括税制设计、税收征管、经济环境、盈利能力等诸多因素。从税制设计的角度看,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税负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征管水平提高,征管漏洞减少,可能抵消了部分降税效果,对个别企业而言甚至可能导致税负上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冬生  李敏  
本文试图分析税负的有关问题,澄清一些认识。本文认为,税负是一个可以精确计量的指标,其轻重取决于纳税人的感觉。影响税负轻重的因素,包括税制设计、税收征管、经济环境、盈利能力等诸多因素。从税制设计的角度看,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税负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征管水平提高,征管漏洞减少,可能抵消了部分降税效果,对个别企业而言甚至可能导致税负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