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6)
- 2023(10344)
- 2022(9232)
- 2021(8862)
- 2020(7434)
- 2019(17363)
- 2018(17301)
- 2017(33695)
- 2016(18188)
- 2015(20721)
- 2014(20650)
- 2013(20295)
- 2012(18621)
- 2011(16746)
- 2010(16807)
- 2009(14991)
- 2008(14325)
- 2007(12310)
- 2006(10710)
- 2005(9228)
- 学科
- 济(69805)
- 经济(69716)
- 管理(50132)
- 业(48160)
- 企(40145)
- 企业(40145)
- 方法(31930)
- 数学(27433)
- 数学方法(27117)
- 农(18691)
- 中国(18156)
- 财(15806)
- 学(15155)
- 业经(15139)
- 地方(13762)
- 贸(12694)
- 贸易(12686)
- 农业(12519)
- 易(12280)
- 理论(12098)
- 制(11845)
- 和(11736)
- 技术(11484)
- 教育(10784)
- 环境(10469)
- 务(9879)
- 融(9824)
- 金融(9823)
- 财务(9821)
- 财务管理(9802)
- 机构
- 大学(255536)
- 学院(250342)
- 管理(103101)
- 济(97214)
- 经济(94945)
- 理学(89786)
- 理学院(88760)
- 管理学(87338)
- 管理学院(86863)
- 研究(85760)
- 中国(60272)
- 京(55323)
- 科学(53036)
- 所(42693)
- 财(42327)
- 研究所(39199)
- 农(38666)
- 中心(38021)
- 业大(37637)
- 范(36068)
- 师范(35809)
- 北京(35536)
- 江(34711)
- 财经(34468)
- 经(31470)
- 院(31198)
- 农业(30071)
- 师范大学(29513)
- 州(28680)
- 经济学(27615)
- 基金
- 项目(176595)
- 科学(138796)
- 研究(131972)
- 基金(127584)
- 家(111133)
- 国家(109874)
- 科学基金(93880)
- 社会(81010)
- 社会科(76591)
- 社会科学(76566)
- 基金项目(68440)
- 省(68129)
- 自然(61318)
- 教育(61062)
- 自然科(59849)
- 自然科学(59835)
- 自然科学基金(58753)
- 划(58299)
- 编号(54945)
- 资助(52234)
- 成果(45535)
- 部(39422)
- 重点(39054)
- 课题(37521)
- 发(37274)
- 创(36786)
- 创新(34182)
- 项目编号(34077)
- 教育部(33952)
- 科研(33601)
- 期刊
- 济(105087)
- 经济(105087)
- 研究(75902)
- 中国(46074)
- 学报(38949)
- 管理(36868)
- 科学(36347)
- 农(35558)
- 教育(35221)
- 大学(29735)
- 财(29659)
- 学学(27234)
- 农业(25426)
- 技术(22014)
- 融(18799)
- 金融(18799)
- 业经(16880)
- 图书(16162)
- 经济研究(15804)
- 财经(15642)
- 问题(13439)
- 经(13187)
- 业(13093)
- 科技(13044)
- 理论(13005)
- 实践(12170)
- 践(12170)
- 技术经济(11451)
- 情报(11372)
- 现代(11323)
共检索到362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爱玲 肖甦
在美国,"在家上学"是在学校教育制度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家长依据自己的教育意愿兼顾孩子成长需求的一种自主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家上学"在全美实现合法化后,这种形式获得了更多的生长资源,特别是与公立学校的合作不断增加,促使"在家在校"教育类型的出现。虽然争议不断,许多家长也在自力更生与融合发展之间进行着艰苦地抉择,但"在家上学"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合作会继续下去,"在家在校"教育类型也彰显出成长的活力,这体现出教育部门对"在家上学"的关注,反映了"在家上学"的成长路径不断开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雁慧
校园暴力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公立学校暴力所表现出的尖锐性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界定校园暴力的概念,分析了美国国家教育统计数据,找出美国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同时根据美国教育政策法规,分析美国所采取的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措施,并分析措施的有效性,以期对我国预防和对校园暴力立法有所启示。
关键词:
校园暴力 教育法规 学生基本的宪法权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长松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学区,家长拥有了更大范围的择校权。当然,择校也有一些限制,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美国家长可以考虑选择的学校有三类:一是公立学校,二是私立学校,三是家庭学校。其中,家庭学校(即在家中上学)是一大新生事物,值得关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向旭
在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卡梅伦政府对英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政策是将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转制为由中央政府直接拨款、脱离地方当局管理、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学园式学校"(academy)。随着"学园式学校"数量的迅猛增长,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批评、质疑和争论。
关键词:
英国 学园式学校 学园化 教育质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瑞芳
现代社会的"在家上学"与义务教育制度的"强制入学"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各国的应对并不相同。作为"在家上学"较为活跃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州逐渐承认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但其法律渊源较为复杂。本文考察了美国各州"在家上学"的立法状况,试图厘清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并认为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呈现出"重权利、多选择、渐进而行"的特点。
关键词:
“在家上学” 法律渊源 义务教育 美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威廉·派纳 张文军 陶阳
近年来,美国公立教育不断处在"被改革"的状态,这些改革都是合理的吗?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研究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质疑了经济学对教育研究和课程研究领域的侵蚀,揭示出"技术中心主义"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课程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面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濒临"终结"的状态,课程学者不应只沉浸在原有的概念体系中,课程研究可以从纵向(历史)研究和横向(视界)研究两条路径,通过借鉴国际课程领域的概念体系以及"复杂的对话",促使美国课程研究学科化,促成课程研究的新一轮范式转换,来理解和改造变化了的教育现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晓洁 蒋曦
本文分析了美国特许学校的产生、发展与特点,并从制度变革的视角阐释了特许学校对美国公立学校制度的深刻影响。本文认为特许学校的出现并不会导致公立学校的公共性失范,但它促使美国公立学校制度从传统的“公立学校国家垄断制度”开始向“公立学校国家与社会共建制度”转变。
关键词:
美国 特许学校 公立学校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承先 贺武华
特许学校是美国公立学校重建运动中的一种新形式,它运用市场化、民营化机制对公共教育系统进行体制性重建,1992年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许学校在办学经费、规模、分类和立法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尤其在运营机制方面体现出它的独特性。
关键词:
美国 特许学校 运营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梅
美国公立学校的变革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私营公司对教育的加盟。私营公司对教育的介入如今已成为推动公立学校变革的主要力量。在政府为公立学校变革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大背景下,私营公司的参与为公立学校的变革注入了新鲜血液,因为无论在办学理念上还是在办学效益上,后者都为公立学校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美国特许学校运动正是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典型。
关键词:
特许学校 公立学校变革 主要力量 美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规范。本文通过对美国公立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中过失侵权责任认定的相关内容介绍,试发掘和探析二者在理念和内容方面的相容性,从而增强人们对《办法》的认识和理解,以利于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实施。
关键词:
学生伤害事故 过失侵权 责任认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晓洁
奥巴马政府将公立学校教师终身聘用制改革作为其教育政策的一个核心,积极推动相关改革。本文对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终身聘用制改革的背景、联邦政府的举措、地方政府的改革方案及相关争议等进行了厘清与分析。
关键词:
美国 公立学校 教师终身聘用制 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陆晓红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简称NCLB)"是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上任后签署的一项教育法案,旨在通过联邦政府资助的一系列项目,全面提高公立中小学生的阅读和数学水平。然而该法案自实施以来出现了很多争议。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高风险考试的NCLB问责制给课程、教师以及英语学习者带来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余新
传统上,美国存在着两种相对独立的办学形式。一种是主要由政府运用公共资金或资助的公立学校;另一种是由私营机构、教会或个人举办的私立学校。当代,两种办学形式从管理因素看,出现相互影响的趋势。一方面,政府加强对私立学校的积极干预,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另一方面,私营机构或私人基金会参与公立学校的管理活动,其势头有增无减,这主要表现在本世纪90年代以来。本文所研究的公立学校私营化问题即属于后一种情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雨亭
派纳对美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有诸多的批评:它是在对其公民进行错误的教育,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商业思维"式的改革,仍然把学校当成医治社会疾病的良药。他认为教育改革其实是社会政治危机的转移,教师被当作了替罪羊。他建议在受右翼反动分子和迷恋商业的政客们折磨的教育梦魇中,教师们应该培养自我反思的和跨学科的能力。研究者应该意识到课程是"复杂的会话";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是顾问和合作者的关系。课程研究者应该反对学术职业主义,做一个私人公共知识分子。
关键词:
美国教育改革 派纳 课程改革 教师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慕霞
美国教育部不久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的5年中,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在逐步下降。就在这份报告发表的当天,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批准在未来的5年中为美国的国立中小学投入650亿美元的资金。然而这份研究报告的作者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汉努谢科却认为,大笔掏钱并不能解决美国公立学校面临的问题。教师增多了,教师的工资提高了,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大大增加了,可这一切并没有改善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