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4)
- 2023(6928)
- 2022(5856)
- 2021(5392)
- 2020(4606)
- 2019(10291)
- 2018(10205)
- 2017(19389)
- 2016(10899)
- 2015(11999)
- 2014(11920)
- 2013(11740)
- 2012(11025)
- 2011(9975)
- 2010(10176)
- 2009(9822)
- 2008(9999)
- 2007(9056)
- 2006(8147)
- 2005(7778)
- 学科
- 济(39109)
- 经济(39010)
- 管理(37623)
- 业(33931)
- 企(30298)
- 企业(30298)
- 财(16884)
- 方法(16076)
- 制(14927)
- 数学(13644)
- 数学方法(13496)
- 务(11068)
- 财务(11048)
- 财务管理(11024)
- 体(10730)
- 企业财务(10629)
- 中国(10287)
- 农(10000)
- 业经(9889)
- 体制(9199)
- 学(8998)
- 融(8399)
- 金融(8397)
- 银(8194)
- 银行(8162)
- 行(7785)
- 划(6655)
- 环境(6468)
- 农业(6376)
- 税(6269)
- 机构
- 大学(160268)
- 学院(156089)
- 济(63969)
- 经济(62589)
- 研究(57147)
- 管理(56451)
- 理学(47835)
- 理学院(47272)
- 管理学(46531)
- 管理学院(46236)
- 中国(43963)
- 财(35886)
- 京(34280)
- 科学(33677)
- 所(30039)
- 农(28048)
- 财经(27081)
- 研究所(26693)
- 中心(25055)
- 江(25038)
- 经(24562)
- 业大(22842)
- 农业(22262)
- 北京(21811)
- 院(20736)
- 经济学(20311)
- 财经大学(20288)
- 州(19222)
- 范(19088)
- 师范(18794)
- 基金
- 项目(99821)
- 科学(78594)
- 基金(73809)
- 研究(71174)
- 家(65606)
- 国家(65085)
- 科学基金(54958)
- 社会(45673)
- 社会科(43241)
- 社会科学(43229)
- 基金项目(38191)
- 省(37519)
- 自然(36183)
- 自然科(35348)
- 自然科学(35333)
- 自然科学基金(34762)
- 教育(33218)
- 划(32898)
- 资助(30708)
- 编号(27443)
- 成果(24259)
- 制(23925)
- 部(23294)
- 重点(23128)
- 创(21073)
- 发(20501)
- 教育部(19990)
- 创新(19890)
- 课题(19857)
- 科研(19369)
共检索到248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在新
在党中央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关于股份制的理论讨论又兴起一个高潮,焦点是股份制的性质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如果不从性质上把股份制与公有制区别开来,国有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制时,就有可能丧失公有制性质,"成为隐蔽的、渐进的私有化的捷径"。这种观点的代表作是项启源教授的《不能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兼与厉以宁教授商榷》(《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4期)一文。下面,仅就这篇论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项启源
(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股份制以及股份制与公有制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近来,厉以宁教授提出了"新公有制"企业的概念,在"新公有制"企业的四种形式中,把纯粹由私人持股的股份公司也包括在内。①这就是说,一个企业只要实行了股份制,即使投资者完全来自私人,它的所有制性质也会成为公有。我认为这种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的观点,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违背了十五大以来党的有关决议,而且不符合当代的实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学法
一、引言《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刊登了厉以宁教授《论新公有制企业》一文(下面简称厉文)。厉文列举了四种类型的新公有制企业,即经过改制的新的国家所有制、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公众持股(包括直接或间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及用公益性基金所办的企业。项启源教授主要针对厉文所讲的第二、三种类型的新公有制企业提出了质疑,认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绍飞
如何认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我们要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不能采用。讲市场经济似有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嫌,听起来很吓人。但是认真地想一想,总觉得这种说法很不科学,在逻辑上讲不通,难以接受。商品是为出卖而生产的产品,不出卖就不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沁夫
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策推行中的一些问题,丁任重同志提出这样一个悖论:“改革要削弱行政机构的影响和权力,而改革政策又是政府制订并由行政机构实施、贯彻的。因而令人担心的是,行政机构是否会认真地贯彻实施终将会削弱自身权力的政策;从而,改革政策究竟能到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读完他对这个悖论的阐述,不却有些疑虑,特提出来向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秀敏
也谈股份制改组中按资产评估结果调整帐项的必要性——兼与葛徐同志商榷●阎秀敏当前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主要不是新企业的创立,而是在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老企业基础上改组,因此存在着改组前的资产评估和按照评估结果进行帐务调整工作。这些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树桂
股份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树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论述,是经济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股份制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晓鹰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虽然都在强调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然而,事实上,企业中,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中蕴藏的巨大生产潜力并没有挖掘出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据我所见,至少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所致:(一)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确认。从理论上来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从私有制条件下处于从属地位的被雇佣关系中解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股份制作为企业改革的重点突破口,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首肯和认定。但在实际操作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显现出我国股份制的发展还未完全达到成熟阶段。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股份制,界定股份制的规范化发展方向,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河
合作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新形式●王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合作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康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股份制应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中公有制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中 ,即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安排过程公益化 ;治理结构的市场机制建设 ,管理层行为的科学、民主 ;信息披露的公正、公平、公开。不能认为 :产权明晰 ,有人监护 ,“一改就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明
股份制改革与公有制虚化○刘建明十五大报告为国有企业改革提出更为明确的方向,即完善科学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是股份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克服公有制虚化的唯一出路。警惕“股份官僚经营制”的滋生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丰兰 韩凤永
《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第4期先后发表了厉以宁教授的《论新公有制企业》和于金富教授的《公众股份制是我国现阶段一种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两篇文章,其内容都涉及到如何辨别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如何看待改革中不同类型企业性质,如何选择公有制企业形式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一些不同的看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万典武
实行股份制不要忘记初衷万典武1986年以来,我一直积极倡导国有商业企业实行股份制,是想用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达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据1993年统计,我国共有股份制试点企业3800家,其中社会募集公司约160家,定向募集公司1800家,其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范章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企改革实践的一个明显进步。但也有同志认为,《决定》的这一提法是对十五大报告关于股份制性质的论述的重大"突破"或"发展",即"突破"了十五大报告关于股份制既可被资本主义采用也可被社会主义采用,关键取决于控股权为谁所掌握的论述,并认为"突破"之点即肯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