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0)
2023(1984)
2022(1730)
2021(1734)
2020(1417)
2019(3297)
2018(3075)
2017(5199)
2016(2723)
2015(3104)
2014(2950)
2013(2740)
2012(2710)
2011(2341)
2010(2565)
2009(2294)
2008(2243)
2007(1957)
2006(1770)
2005(1712)
作者
(7372)
(6187)
(5975)
(5742)
(4001)
(2959)
(2729)
(2396)
(2244)
(2210)
(2116)
(2105)
(2078)
(1947)
(1899)
(1801)
(1748)
(1745)
(1717)
(1698)
(1533)
(1519)
(1448)
(1439)
(1410)
(1356)
(1338)
(1300)
(1227)
(1182)
学科
(9159)
经济(9133)
(7278)
管理(7098)
(5697)
企业(5697)
中国(4228)
(3421)
方法(3286)
数学(2697)
数学方法(2660)
(2360)
(2289)
(2202)
金融(2202)
农业(2192)
(2173)
教育(2169)
(2085)
银行(2083)
(2036)
(2015)
人事(1842)
人事管理(1842)
业经(1836)
(1836)
贸易(1828)
(1785)
工作(1716)
关系(1697)
机构
大学(35994)
学院(33996)
(14556)
经济(14253)
研究(13470)
管理(13242)
理学(11155)
中国(11013)
理学院(10984)
管理学(10698)
管理学院(10626)
(8206)
(7545)
科学(7314)
(6633)
中心(6610)
研究所(5890)
(5768)
北京(5512)
(5454)
财经(5436)
师范(5415)
(5304)
(5053)
(4834)
师范大学(4482)
经济学(4466)
(4363)
业大(4292)
(4185)
基金
项目(22850)
科学(18445)
研究(17539)
基金(17233)
(16128)
国家(15473)
科学基金(12809)
社会(11751)
社会科(11012)
社会科学(11007)
基金项目(8715)
教育(8252)
(7917)
自然(7832)
自然科(7655)
自然科学(7652)
自然科学基金(7542)
(7106)
资助(6972)
编号(6734)
成果(6010)
(5404)
国家社会(5122)
重点(5113)
教育部(4827)
课题(4748)
(4747)
(4617)
大学(4606)
人文(4570)
期刊
(18026)
经济(18026)
研究(12478)
中国(11938)
教育(6494)
管理(6174)
(5729)
学报(5709)
科学(5231)
(5020)
大学(4713)
学学(4034)
(3985)
金融(3985)
图书(3663)
农业(3425)
技术(2980)
书馆(2879)
图书馆(2879)
世界(2710)
财经(2696)
经济研究(2580)
(2371)
(2342)
(2305)
论坛(2305)
业经(2261)
国际(2228)
问题(2042)
(1947)
共检索到64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姗姗  
Google公司为了研究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调查发现,只有31%的员工能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也就意味着有69%的人会带着工作回家,许多人都无法分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透支不是一个好方法工作时间与生产力成正比,只是一个错觉。《经济学人》杂志曾报道过一份来自OECD的数据,表明越是高效率的员工,在办公室呆的时间越短。公私不分的坏处身体需要不断修复再生,我们每天都需要时间来工作—休息—重新整理。工作生活的交叉如果你带着工作回家,将对家庭生活产生负面影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炯梅  陈燕燕  
基于民族地区乡村国家通用语学习实际,结合村民国家通用语学习意愿及需求,本研究构建了“我把国家通用语带回家”,即孩子教父母学习国家通用语路径。自“我把国家通用语带回家”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路径在乡村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学习氛围建设有待加强,教的方式有待提高,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学习效果提升缓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政府、村委会、学生、家长、研究者多主体出发,提出推广“我把国家通用语带回家”的学习路径,加强国家通用语推广顶层设计,丰富学习载体和形式,各司其职、监督到位,创设国家通用语学习氛围,建立激励机制等七方面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共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当前,很少有哪位教师没有意识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在观念层面上都能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但是,在谈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时,许多教师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只关注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规程,关注运用中的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吴建英  
儿童化,即母语教育要体现"童心主义、儿童本位、童年哲学、发现儿童"等儿童教育观。小学语文教的是儿童,教的内容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育应从儿童母语学习的真正需求出发,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契合儿童精神世界,洞悉儿童心灵,用最适合儿童的、最符合学科特点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儿童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峰  
一篇名叫《现在医院几乎都是"饭桶"》的文章写到,老中医朱鹤亭大师应邀到北京某医科大学讲课,课间指着医学界的精英、教授以及博士骂了一句"在我看来,你们都是‘饭桶’"。他指的是现在医学界的一种普遍现象,"部分医生读了点书,考了个试,拿了个博士学位或什么证书,就以为自己了不起、高高在上,其实什么本事都没有,就靠仪器、设备的检查结果,照搬教课书上的配方开药就算完事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隋韶  
约翰留胡子已有多时,他准备把胡子剃掉,可是又有点犹豫:朋友、同事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取笑我?经过数天的深思熟虑,他终于下决心只留下小胡子。第二天上班时,他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付最糟的状况。结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晓琳  林德荣  
一、何以为家?——城市中国家庭建设的新困局家是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家是有爱的地方,是每一个孩子人生最温暖的起点,是受伤时的疗伤之所,是无助时的求助之处。在甲骨文里,家的字形是屋里养有猪,对于古人来说,家里养猪表示食物富足,蓄养生猪正是远古时期人们定居生活的标志,"可避风雨,食能果腹"是我们祖先对家的全部幻想。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在动摇我们关于家的概念。那么,何谓家?每个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小波  高净  
旅行中的离家与回家,是旅游发展史的永恒命题。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个"方"是方向、方法和地方,无论怎样离家,都要记得回家的路。人们在赞誉徐霞客时,从不吝啬溢美之词,比如千古奇人、东方游圣、地理学科学先驱、伟大的旅行家等。但是,《徐霞客游记》最后一篇《江源考》的结论,描述的是回家的情感,"龙于江同发于昆仑,同尽于余邑,屹为江海锁钥,以奠金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双  
美食共享平台为家庭主妇提供了经济收入和社交机会,也满足了没时间做饭的年轻人的需求。但是,美食如何安全、有效地共享值得深入研究实践。美食共享已悄然兴起,据调研,50%以上的年轻夫妻不愿做饭,又注重食物的安全性,所以能吃到安全的邻家饭是最好的选择。科技为陌生人之间美食共享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将美食供给和美食需求有效地匹配起来、为客户端和家厨端提供了信任机制和监督机制(App平台上的互评机制)。美食共享平台为家庭主妇提供了经济收入和社交机会,也满足了没有时间做饭的年轻人的需求。但是,美食如何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邹蓝  
开栏的话:经济学并不都是板着面孔的。经济学完全可以有多种表达的方式。开一家茶舍,学友相聚;泡一壶清茶,话说经济。于是本刊从2009年第1期起开设了《经济学茶舍》专栏,聘请了我校发展委员会两位在深圳媒体集团与研究机构的委员杨柏、邹蓝担任栏目主持人。他们将从真实的经济学出发,或用比较媒体偏向经济学的视角,或经济学学术关照真实世界的思维写作或编辑文稿。不是追求进入经济学的象牙塔,而是力求有一种思想性的开拓。本期编发了邹蓝教授的一篇茶舍文章,就是采取了平静叙述或谈笑风生的方式,力求透视一个当今最敏感的经济现象的重大话题。或许,作为一种学院的经济学,它还缺乏严谨的统计数据,但他来自作者日常和就近对此事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纽约时报》曾有一则报道,一时成为轰动新闻。这篇报道的核心内容是对常青藤盟校女大学生的调查,其中耶鲁大学85位女生计划未来有了孩子之后停止工作,以当母亲为人生主业。薛涌在《培养精英》一书中指出:如今是美国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晓梅  
人生是一场旅行,而家是这场旅行中的起点和终点。一直以来,家是一个极富内涵的学术概念,家作为一种存在和隐喻,其界限往往超越了家屋和家庭关系,延伸到社区、城市、区域和国家。在流动性背景下,家的尺度转换以及透过家理解社会与空间的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与协商成为研究的热点。旅游作为流动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同时成为旅游的推力与拉力,充满矛盾与情感牵绊。旅游是一个过程,从离家到回家,从逃离到怀念到依恋,家总是如影相随。也就是说,旅游与家相伴而生,二者的互动不仅有物质、情感、想象的维度,亦有权力博弈,同时,也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旅游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对话创造条件与提供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