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8)
- 2023(4596)
- 2022(3815)
- 2021(3693)
- 2020(3032)
- 2019(6882)
- 2018(6844)
- 2017(14169)
- 2016(7713)
- 2015(8493)
- 2014(8341)
- 2013(8809)
- 2012(8293)
- 2011(7505)
- 2010(7478)
- 2009(7097)
- 2008(6784)
- 2007(6433)
- 2006(5814)
- 2005(5153)
- 学科
- 农(44911)
- 济(39852)
- 经济(39821)
- 农业(29537)
- 业(27543)
- 管理(14055)
- 方法(13273)
- 数学(12716)
- 数学方法(12666)
- 业经(12067)
- 收入(10989)
- 财(9868)
- 农业经济(9830)
- 中国(9439)
- 地方(9392)
- 村(9024)
- 农村(9018)
- 发(8290)
- 土地(7639)
- 制(7602)
- 发展(7091)
- 展(7089)
- 劳(6852)
- 劳动(6849)
- 人口(6580)
- 及其(6476)
- 企(6432)
- 企业(6432)
- 农业劳动(6335)
- 贸(6193)
- 机构
- 学院(111201)
- 大学(104681)
- 济(55448)
- 经济(54667)
- 农(45446)
- 管理(42053)
- 研究(39619)
- 理学(36630)
- 理学院(36341)
- 管理学(35872)
- 管理学院(35702)
- 农业(34456)
- 中国(33025)
- 业大(25600)
- 科学(23060)
- 财(21969)
- 京(21177)
- 农业大学(20862)
- 所(20679)
- 中心(19567)
- 研究所(18526)
- 江(17630)
- 财经(16901)
- 经济学(16688)
- 业(16504)
- 经济管理(16464)
- 经(15570)
- 经济学院(15412)
- 省(15182)
- 发(14747)
- 基金
- 项目(73103)
- 科学(57373)
- 研究(55650)
- 基金(53680)
- 家(46786)
- 国家(46290)
- 科学基金(38882)
- 社会(37567)
- 社会科(35213)
- 社会科学(35206)
- 省(29462)
- 基金项目(28691)
- 农(27394)
- 编号(23828)
- 自然(22863)
- 划(22676)
- 教育(22623)
- 自然科(22198)
- 自然科学(22191)
- 自然科学基金(21812)
- 资助(21158)
- 成果(18094)
- 发(17562)
- 部(17153)
- 国家社会(16249)
- 重点(15871)
- 业(15778)
- 制(15067)
- 性(14989)
- 发展(14694)
共检索到172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战勇 李乾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志红
问题的提出如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2004年以来,粮食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农民收入也同时扭转多年颓势,实现较快增长。于是有人认为应将解决农民增收与粮食价格联系起来,认为粮食价格的持续提高将直接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但纵观我国1978年以来反映市场粮食价格变化的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反映社会物价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恩波
增产粮食与增加农民收入统一的难点与对策徐恩波当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集中起来,一是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力争到2000年全国人均占有粮达到400公斤;二是保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到本世纪末,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目标,并不断的缩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祖梅
对于自2002年9月以来逐渐上涨的粮价,给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性,有人提出了置疑。有人认为,价格变化是产销变化的必然结果,虽然在短期内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收入,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粮食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在粮食供需机制下,粮食价格必然会下调而趋于平衡。也有人认为粮食的涨价会导致农产品生产要素的涨价以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涨价,最后只会导致全面的价格上升,出现通货膨胀,结果是粮价上涨带来的福利收益增量随着生产要素、流通渠道费用等的上升而逐渐抵消。笔者认为粮价上涨时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绝非如此表面。从下面几个角度予以说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晨光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林晨光在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中,当前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近几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增收不多,其增长率跟不上农业增产率和乡镇企业的增长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问题也不能沿用老办法老措施。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继辉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在2003年1月份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重点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阐述了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关键还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宫锦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兴俊 常建坤
1997年以来 ,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 ,导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工资性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和政策上的偏差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有 :一是切实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三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五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翔迅
当前,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已发生变化。过去那种依靠调整农产品产量、价格以增收的办法已明显失效。目前,应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农民非消费支出,加大农业投资,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寻求农民增收途径。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农民 收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亚文
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很多,原因之一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根据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最佳途径是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不仅需要广大农民的主观努力,而且需要国家及政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组织化程度 合作经济 保障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洪珍 张殿祯
增加农民收人要求提高农民素质。素质是指一个劳动者能完成某种工作和履行某项职能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农民素质,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与身体状况。资料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成正相关关系。正如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的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长。只有搭建起农民终身教育体系,从体制和机构的结合上,制定并完善与科教兴农战略相适应的法规政策体系,只有劳动人民知识化,才能促进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