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2)
2023(8045)
2022(6362)
2021(5768)
2020(4904)
2019(11092)
2018(11169)
2017(24036)
2016(12543)
2015(14670)
2014(14842)
2013(14895)
2012(13848)
2011(12539)
2010(12638)
2009(12024)
2008(12315)
2007(11126)
2006(10300)
2005(9582)
作者
(36215)
(29892)
(29600)
(28742)
(19355)
(14106)
(13772)
(11609)
(11468)
(10831)
(10208)
(10070)
(9696)
(9411)
(9407)
(9356)
(8777)
(8728)
(8703)
(8413)
(7720)
(7557)
(7127)
(6876)
(6771)
(6695)
(6644)
(6635)
(6015)
(5763)
学科
(60608)
经济(60544)
(38223)
管理(37348)
方法(29925)
(29842)
企业(29842)
数学(27438)
数学方法(27335)
(20839)
银行(20693)
中国(19938)
(19782)
(19341)
(16325)
(16155)
(14343)
金融(14343)
业经(12718)
(11851)
贸易(11839)
(11513)
制度(11510)
(11386)
农业(10476)
业务(10421)
(10392)
(10157)
财务(10138)
地方(10118)
机构
大学(190515)
学院(188319)
(87391)
经济(85785)
管理(74329)
理学(62877)
理学院(62331)
管理学(61665)
管理学院(61315)
研究(59916)
中国(55311)
(45751)
(39538)
财经(36219)
(32913)
科学(30707)
经济学(29142)
(29003)
中心(28641)
(28637)
(27196)
财经大学(27121)
经济学院(26641)
研究所(25525)
(25487)
北京(25267)
银行(24410)
(23441)
(22722)
业大(22594)
基金
项目(114355)
科学(91278)
研究(86597)
基金(85670)
(72397)
国家(71821)
科学基金(62396)
社会(58372)
社会科(55605)
社会科学(55592)
基金项目(44446)
(42291)
教育(40278)
自然(37564)
自然科(36634)
自然科学(36627)
资助(36172)
自然科学基金(36037)
(35496)
编号(34963)
成果(29361)
(27510)
重点(25505)
国家社会(24934)
(24688)
教育部(24626)
人文(23865)
课题(23638)
(23385)
(22779)
期刊
(94475)
经济(94475)
研究(64451)
(37810)
金融(37810)
(34425)
中国(33719)
管理(28048)
(24604)
学报(23488)
科学(22574)
财经(19324)
大学(19120)
学学(18002)
(16423)
经济研究(16388)
教育(15917)
业经(15568)
技术(14632)
农业(14542)
问题(13987)
(12445)
理论(11462)
国际(10909)
商业(10653)
实践(10184)
(10184)
技术经济(9647)
统计(9419)
现代(8937)
共检索到295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珍菊  
国外资产证券化主要是解决银行资金的流动问题,而对于拥有巨额城乡居民存款和大量存贷差的我国商业银行,其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想丢掉不良资产的所有风险。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入手,结合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判断,从不良资产供求层面考查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绝非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突破口的选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振刚  邱菀华  
(一)资产组合技术和基础资产池如何选择证券化资产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石。目前我国金融系统普遍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即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次级、可疑和损失这三类贷款被确定为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在接收从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的同时,应对不良资产的形成、抵押担保情况及未来现金流状况进行详细的调研,明确不良资产的分类状况。然后根据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点,选择那些同类的、较容易变现的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伟明  李似鸿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在于将流动性差的不良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转换为流动资金,其重要作用在于规避风险并释放资本。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是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资本市场结构的优化。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当中,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关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已从零容忍颠覆性地转变为直面2%左右不良率的现实。对此,商业银行除依靠核销、打包出售等传统手段外,还需利用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即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化解。不良资产证券化不仅可分散和转移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所提取的风险拨备和资本占用,提高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还可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转变银行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可参照国外经验,按单家银行、规模联合、区域联合或与国际化金融机构合作设立特殊机构(SPV)等形式进行出售型不良资产证券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勇  张琪  雷华跃  
国外开展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已经成熟,但国内除在2008年以前尝试过几单外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不良资产的持续上升,商业银行试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这一情况,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觅  张新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丹  王道平  
证券化是指以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作抵押 ,发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 ,据以融通资金的工程。本文讨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机制以及证券化的种类 ,并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具体过程与有关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颖华  
本文从理论界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歧入手,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进行了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提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目前的形势下是化解我国巨额不良资产的一种理性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先  
资产证券化由于其交易结构的特点,能够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被视为解决银行不良金融资产的有效工具。但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的特点,稳健地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成为了首要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涛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包括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基础资产的筛选和资产池的构建、SPV的组建、资产的转移等,其中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所提供的法律环境、尚存的法律障碍和法律空白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法律现状,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严武  洪道麟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重大金融创新。它是指把基于 一特定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金融手段,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分散和降低银行的资产风险。鉴于我国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理论界提出了用资产证 券化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观点。但是,决定资产证券化成功的关键在于被证券化的基础 资产必须具有稳定的预期现金收入流,并能实现真实出售,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尚不具 备这些基本条件,因此它们不宜证券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天虹  刘艳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国外银行目前流行的一种全新的金融创新现象 ,同时也成为人们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流动性障碍的焦点。本文从分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内容入手 ,阐述了我国实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同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难点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刚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已经被国际经验证明的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的技术和手段。商业银行通过实施资产证券化能够将其不良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使其风险加权资产减少,从而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在中国,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还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的综合经营能力和积累市场化资本运作经验。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技术要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图从证券化产品的角度分析影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在不同市场条件下,运用和推广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技术即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选择和设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建锋  
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刻不待时,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于持续上升模式,信用风险不断增加。监管层与银行先后采用多重方法进行处置,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新的金融创新工具,虽减少了不良资产信用增级成本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结合案例从审计视角对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分析进行识别评估,并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给出了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