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6)
- 2023(4827)
- 2022(4205)
- 2021(3757)
- 2020(3209)
- 2019(7045)
- 2018(7100)
- 2017(13746)
- 2016(7513)
- 2015(8308)
- 2014(8347)
- 2013(8113)
- 2012(7374)
- 2011(6477)
- 2010(6681)
- 2009(6449)
- 2008(6928)
- 2007(6332)
- 2006(5595)
- 2005(5335)
- 学科
- 管理(32944)
- 业(27251)
- 济(27243)
- 经济(27175)
- 企(25099)
- 企业(25099)
- 财(14414)
- 制(12444)
- 方法(10019)
- 务(10012)
- 财务(9994)
- 财务管理(9970)
- 企业财务(9273)
- 体(8424)
- 数学(8406)
- 数学方法(8335)
- 体制(7407)
- 业经(7326)
- 中国(7215)
- 银(7195)
- 银行(7186)
- 行(6666)
- 农(6653)
- 融(6330)
- 金融(6328)
- 度(5300)
- 制度(5296)
- 划(5293)
- 环境(5103)
- 税(5065)
- 机构
- 大学(106746)
- 学院(106050)
- 济(46165)
- 经济(45163)
- 管理(41248)
- 理学(34460)
- 研究(34404)
- 理学院(34139)
- 管理学(33737)
- 管理学院(33529)
- 中国(28909)
- 财(27689)
- 京(22179)
- 财经(20464)
- 经(18352)
- 科学(18013)
- 江(17329)
- 所(16804)
- 中心(16057)
- 财经大学(15112)
- 经济学(14760)
- 研究所(14524)
- 农(14507)
- 北京(13979)
- 经济学院(13190)
- 州(13144)
- 业大(13090)
- 院(12550)
- 商学(11803)
- 商学院(11695)
- 基金
- 项目(66180)
- 科学(52985)
- 研究(50199)
- 基金(49434)
- 家(42202)
- 国家(41846)
- 科学基金(36664)
- 社会(33470)
- 社会科(31818)
- 社会科学(31814)
- 基金项目(25763)
- 省(25208)
- 教育(23089)
- 自然(22685)
- 自然科(22089)
- 自然科学(22085)
- 自然科学基金(21724)
- 划(21073)
- 资助(19885)
- 编号(19720)
- 制(19494)
- 成果(17121)
- 部(15710)
- 重点(15033)
- 国家社会(14292)
- 创(14155)
- 性(14022)
- 课题(14014)
- 教育部(13993)
- 人文(13486)
共检索到170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矣
良好的清收处置体制、科学的清收处置经营机制是做好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提高不良资产回收价值、提升清收处置效率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增长主要由依赖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更多依靠改革、创新驱动,一些长期依赖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现金流和偿债能力、偿债意愿明显下降,银行业风险防控和不良资产清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隽
为防止风险外溢和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商业银行应该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交易结构设计、风险自留等方面做好制度安排近两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迅速发展,产品发行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并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六家银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此举不但丰富了证券化产品种类,而且拓宽了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对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不良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资产估值极为复杂,国内尚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敬伟 周仲飞
商业银行的两个主要目标是增加盈利和减少不良资产,无论银行是出于何种原因倒闭破产,最后都可以归结到因为不良资产消蚀其资本而导致资不抵债。各国和国际社会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求各种预防和减少不良资产存量和增量的方法。法律作为游戏规则并有强制性,自然在控制银行不良资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续勇
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我国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加速劣变、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资产处置压力不断加大,且呈现出类型多样、牵涉面广、错综复杂等特征,传统处置模式表现乏力。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交互日趋复杂,对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利用数字化经营提升处置能力、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要求。平安银行通过推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模式向线上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清收处置 不良资产 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社庭
面对一场风雨飘摇的金融风波,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对三家城市信用社风险处置中,始终把保护国有资产和广大储户的合法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出发点,切实地维护了政府在人民中的良好形象,忠实地实践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庄严承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康承东
不良资产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中既是包袱也是资源,清收化解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中国银行业进一步开放的形势下,关键是要树立创新思维,解放思想、创新性地经营好不良资产,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快速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摆脱不良包袱,化解金融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雪梅
论文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随后从提升创新清收处置手段和优化不良资产管理模式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战勇 谢华模 廖小强
本文从分析基层人民银行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的特点入手,阐述了清理和处置工作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清收处置历史遗留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历史遗留不良资产 清收处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雪梅
本文总结了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六种主要方式及涉及的法律法规,揭示了各类清收处置方式可能存在的法律合规风险点,对规范清收处置管理、防范法律合规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不良资产 清收处置 法律合规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政刚 莫金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超峰 蓝锦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乔 赵昌文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性理论模型,解释了在政治控制条件下,政治家与经理人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过程。具体而言,本文说明了政治家的代理问题主导银行不良资产Ⅱ型产生,而银行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则是形成银行不良资产Ⅲ型的原因。在政治控制下,随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的恶化,银行不良资产将不断累积,呈现发散的趋势。政府不得不对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进行财政补贴,而这一补贴最后将通过增加税收或通货膨胀的方式由社会公众承担,这是一种在经济和政治上具有高昂成本、长期而言不可持续的模式。该结论不仅对我国银行业的未来改革具有价值,而且对当前发达国家政府向金融机构注资持股及银行国有化同样有意义。
关键词:
政治控制 财政补贴 道德风险 不良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