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3)
- 2023(5260)
- 2022(4618)
- 2021(4014)
- 2020(3462)
- 2019(7857)
- 2018(7883)
- 2017(15237)
- 2016(8305)
- 2015(9207)
- 2014(9431)
- 2013(9327)
- 2012(8510)
- 2011(7881)
- 2010(8085)
- 2009(7643)
- 2008(7929)
- 2007(7190)
- 2006(6391)
- 2005(6165)
- 学科
- 管理(32021)
- 济(31344)
- 经济(31272)
- 业(27355)
- 企(24964)
- 企业(24964)
- 财(13308)
- 制(12566)
- 方法(11840)
- 数学(9467)
- 数学方法(9344)
- 中国(8799)
- 务(8650)
- 体(8644)
- 财务(8622)
- 财务管理(8602)
- 业经(8310)
- 企业财务(8240)
- 银(7573)
- 银行(7561)
- 农(7515)
- 体制(7473)
- 融(7099)
- 金融(7096)
- 行(7093)
- 学(6707)
- 和(6104)
- 理论(5924)
- 划(5833)
- 环境(5596)
- 机构
- 大学(124239)
- 学院(120715)
- 济(51587)
- 经济(50463)
- 管理(47087)
- 研究(40780)
- 理学(39718)
- 理学院(39304)
- 管理学(38778)
- 管理学院(38537)
- 中国(32882)
- 财(29314)
- 京(26107)
- 科学(22164)
- 财经(22016)
- 所(20211)
- 经(19823)
- 江(19463)
- 中心(18427)
- 研究所(17667)
- 北京(16543)
- 经济学(16384)
- 农(16345)
- 财经大学(16312)
- 范(15001)
- 师范(14867)
- 业大(14854)
- 州(14767)
- 院(14708)
- 经济学院(14636)
- 基金
- 项目(75761)
- 科学(60553)
- 研究(57466)
- 基金(56404)
- 家(48137)
- 国家(47720)
- 科学基金(41577)
- 社会(37911)
- 社会科(35972)
- 社会科学(35965)
- 基金项目(29560)
- 省(28312)
- 教育(26384)
- 自然(25723)
- 自然科(25035)
- 自然科学(25029)
- 自然科学基金(24610)
- 划(23990)
- 编号(23084)
- 资助(22503)
- 制(20660)
- 成果(20445)
- 部(17876)
- 重点(17096)
- 创(16042)
- 国家社会(16007)
- 教育部(15876)
- 课题(15835)
- 性(15561)
- 人文(15349)
共检索到193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太平 李艳
本文通过对不良资产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一个问题,即无论是实证分析的方法还是规范分析的方法,实际上不良资产的形成本质是一样的,不良资产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本文通过对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贷款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个研究视角,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一个分析的框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娟娟
自2011年末开始的不良贷款规模反弹,开启了新一轮不良资产上升周期。本文搭建了一个不良资产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未来不良资产走势进行判断和预测。总体而言,宏观经济、信贷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调控、金融机构、企业经营、行政干预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债务质量下降、不良资产规模持续上升。与之前相比,本轮不良资产的成因明显不同,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须洞见症结,对症下药。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形成机理 分析框架 未来走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娟娟
自2011年末开始的不良贷款规模反弹,开启了新一轮不良资产上升周期。本文搭建了一个不良资产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未来不良资产走势进行判断和预测。总体而言,宏观经济、信贷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调控、金融机构、企业经营、行政干预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债务质量下降、不良资产规模持续上升。与之前相比,本轮不良资产的成因明显不同,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须洞见症结,对症下药。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形成机理 分析框架 未来走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娟 任晓娜
2004年以来,"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实施,粮食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本研究从政策实施和政策变化角度出发,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和波动机制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发现现有文献存在缺乏对分品种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差异的研究,缺少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政策实施前后对比的研究;对粮食价格调控目标和社会福利变动的研究和评价较少等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韦伟 方卫东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促使一些新兴国家都在考虑试图通过经济的美元化来稳定宏观经济运行。那么,何谓美元化?美元化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美元化的成本和收益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围绕这些问题,人们从不同的层面对它们进行了众多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状况作一回顾和简要评析,以期为国内经济学界对美元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关键词:
货币替代 美元化 形成机制 成本和收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巴曙松 王志峰
2008年第三季度后,受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大幅降低。进入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3月15日,130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呼吁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并要求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商品实施反补贴制裁,随后,美国财政部决定推迟公布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报告,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曾被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关注,本文试图对既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由于国外文献总体上乏善可陈,因此进入本文视野的大部分有价值的观点都来自于国内文献。大致地说,国内偏重制度视角的经济学家在不良资产的特殊性问题上存在不少共识,但对特殊性本身的理解则见仁见智。根据本文的考察,经济金融改革启动不久,就有学者敏锐地发现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属于国家负债的"金融方式";一些文献由国家融资切入几乎触到了不良资产形成的真正源头;另有文献认为不良资产是国有银行为寻求财政补贴最大化过度提供信贷而形成的一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懿
如何有效地促使资产管理公司完成不良资产的处置任务是政府部门扣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竞标制在市场化选择不良资产处置代理人方面的作用,旨在阐明不良资产处置由单纯性政策剥离向市场化竞标改变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委托代理 竞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海峰,曲和磊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Nash Non cooperative Equilibrium to the transaction of Non Performing Loans(NPLs).There are two methods to reach the Nash Equilibrium in the NPL market,public auction and private negotiation.The efficiency of the two methods is explored,it is concluded that private negotiation is more efficient while public auction is more likely to reach a deal.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discusses current capital market in China,especially the Non Performing Loan market in China.
关键词:
不良资产 拍卖 谈判 纳什均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秀丽 何亚菲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现行不良资产化解机制的效率和效果不佳,而金融生态观的引入可以为化解不良资产提供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新的不良资产化解机制,由政府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信用保障,联合公众共同推进不良资产的化解,打造良性的区域金融生态系统。
关键词:
公共治理 金融生态观 不良资产化解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贵昕
本文在提出一个金融不良资产价值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不良资产价值驱动因素的研究,系统地剖析了重组并购提升不良资产价值的运行机制。本文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实施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的重组并购激活不良债权或股权的价值驱动因素,进而实现提升不良资产价值的目的;还可以运用金融工程重组技术通过批量处置来实现不良资产价值的提升。在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重组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不良资产的特性、债务企业或债转股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宏观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运用重组并购提升不良资产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重组并购 不良资产价值 价值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启雷 刘康宁 封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元 王佳悦 康丽宁
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于生物资产具有生物转化特性和自然增值性,其价值评估、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信息披露等过程与普通资产相比更加特殊和复杂,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物资产 会计计量 信息披露 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