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8)
- 2023(12025)
- 2022(9979)
- 2021(9238)
- 2020(7761)
- 2019(17606)
- 2018(17355)
- 2017(33498)
- 2016(18225)
- 2015(20342)
- 2014(20276)
- 2013(20057)
- 2012(18275)
- 2011(16314)
- 2010(16502)
- 2009(15896)
- 2008(16097)
- 2007(14708)
- 2006(13228)
- 2005(12199)
- 学科
- 业(89976)
- 济(78292)
- 经济(78159)
- 企(76704)
- 企业(76704)
- 管理(71315)
- 农(46695)
- 农业(31079)
- 业经(31006)
- 财(29373)
- 方法(29306)
- 制(22453)
- 数学(21431)
- 务(21427)
- 财务(21407)
- 财务管理(21383)
- 数学方法(21257)
- 企业财务(20315)
- 技术(17326)
- 体(16952)
- 中国(16944)
- 策(15949)
- 地方(14985)
- 划(14961)
- 体制(13656)
- 和(13535)
- 理论(13280)
- 贸(13010)
- 贸易(13003)
- 易(12704)
- 机构
- 学院(262232)
- 大学(254250)
- 济(111175)
- 经济(108920)
- 管理(107768)
- 理学(92174)
- 理学院(91282)
- 管理学(90206)
- 管理学院(89707)
- 研究(80925)
- 中国(69016)
- 农(55919)
- 财(54900)
- 京(53223)
- 科学(46287)
- 江(42953)
- 农业(42491)
- 财经(42244)
- 业大(41410)
- 中心(40089)
- 所(39528)
- 经(38171)
- 研究所(34835)
- 州(33436)
- 北京(32552)
- 经济学(32283)
- 经济管理(30914)
- 财经大学(30586)
- 范(30425)
- 师范(30175)
- 基金
- 项目(169051)
- 科学(135664)
- 研究(128019)
- 基金(124663)
- 家(106311)
- 国家(105206)
- 科学基金(93030)
- 社会(84045)
- 社会科(79284)
- 社会科学(79259)
- 省(67642)
- 基金项目(67267)
- 自然(58890)
- 自然科(57532)
- 自然科学(57518)
- 自然科学基金(56558)
- 教育(56513)
- 划(54655)
- 编号(53065)
- 资助(48445)
- 成果(41676)
- 制(38626)
- 部(37863)
- 创(37035)
- 重点(36737)
- 业(36274)
- 发(36257)
- 课题(34963)
- 国家社会(34507)
- 创新(34421)
- 期刊
- 济(136930)
- 经济(136930)
- 研究(76311)
- 农(59102)
- 中国(55641)
- 财(47621)
- 管理(41746)
- 农业(39087)
- 科学(35730)
- 学报(34899)
- 融(32369)
- 金融(32369)
- 大学(28570)
- 业经(28498)
- 学学(27415)
- 技术(23687)
- 财经(21524)
- 教育(20755)
- 业(20275)
- 问题(18767)
- 经(18405)
- 经济研究(17535)
- 农村(15558)
- 村(15558)
- 技术经济(14546)
- 财会(14392)
- 农业经济(14194)
- 现代(13961)
- 版(13830)
- 世界(13816)
共检索到406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勤清
2003年启动的农信社改革成效明显,目前农信社系统整体不良贷款率处于合理区间。但部分农信社尽管采取了完善法人治理、不良贷款稀释等多种方式和手段,不良贷款率仍处于很高的水平。本文对A市农信社不良贷款形成机理、担保及担保创新的有效性、不良贷款稀释的负面效应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信社信用放款的可行性,并针对贷款"合谋"行为提出了基于"双第一责任人"的制度重构思路。在当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希望对于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控制不良贷款上升有所裨益。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不良贷款 制度重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翠英
当前,银行贷款风险不断聚积,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问题,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笔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12月末,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含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27.1亿元,较年初减少2.3亿元,占比5.5%。比全市不良贷款率(3.9%)高出1.6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增量看,虽较年初减少2.3亿元,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翠英
当前,银行贷款风险不断聚积,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问题,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笔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12月末,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含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27.1亿元,较年初减少2.3亿元,占比5.5%。比全市不良贷款率(3.9%)高出1.6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增量看,虽较年初减少2.3亿元,但
关键词:
农信社 农村信用社 信用合作社 贷款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符进喜
由于经济、金融体制转换时期的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陷入了“收贷难”的困境,不仅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的发挥,而且已成为影响农村金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从健全盘活不良贷款运行机制入手,大胆实施制度创新,运用剥离的方法、措施,防范化解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维护农村金融、经济、社会稳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不良贷款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旭丹
最近,我们对浙江省内农信社以县(市)为单位开展了四级和五级分类下不良贷款整体情况调查,同时,选取10家行(社)开展了四级和五级分类下不良贷款统计差异原因的现场调研。本文依据四级和五级不同的不良贷款分类标准,结合调研情况作一些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阳光 曾志宇
一、问题的缘起《哈姆雷特》中波洛涅斯建议他的儿子既不当债务人,也不当债权人。但很少有经济学家同意波洛涅斯的看法,在我们的经济中,我们向别人借钱、也借钱给别人,而且通常都有充分的理由:你可以在某一天借钱开办自己的企业或买一所房子,而且人们也会贷款给你,希望你支付的利息能够使他们享受更好的退休生活。
关键词:
个人破产制度 个人不良贷款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宏瑾
传统观点认为,高不良贷款率往往伴随着低经济增长或经济危机。但是,本文认为微观金融中的"高收益高风险"命题在宏观层面同样成立,而且制度因素对风险分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66个经济体的截面数据经验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正向(因果)关系,制度的完善则对降低不良贷款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对理解我国高增长时期的金融风险和不良贷款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不良贷款 经济增长 制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青
本文从不良贷款续扩视角探讨中国不良贷款的成因,尤其是信贷审批制度与不良贷款的关系。结合中国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形,通过关于审批制度的情景实验,发现由于对贷款项目的认知和所需承担的责任不同,不同审批制度下不良贷款续扩程度有明显区别:信贷经理制下不良贷款续扩行为较为明显,实行贷审会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倾向,但在从众压力和领导权威影响下,更容易出现不良贷款续扩行为,而专家权威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必须完善贷审会制度,建立民主化的贷审会,推进信贷审批人资格考察,培养并使用专业信贷审批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梅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制度根源是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安排 ,政府对信贷决策的干预以及导致企业骗贷和拖欠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要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再生问题 ,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继水 刘博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但从近几年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分析,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依然存在。本文以山东省Z市为例,调查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效处置的方法,并对不良贷款处置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处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鑫星
抵押物处置是"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核心,是试点能否平稳运行的关键一环。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江温州抵押农房处置经验和典型模式,并结合温州实践,分析了处置过程中面临的失房农户住房保障体系不健全、违章农房处置困难、三次流拍后无法进一步处置等具体问题,最后提出构建村集体内部转让、司法拍卖和政府收储三级处置机制的思路与建议,以期推动抵押农房处置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关键词:
农房抵押贷款试点 抵押物处置 机制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伍绍平
农信社将告别贷款“一逾两呆”的“期限分类法”,走向贷款风险分类法。本文认为,对于贷款风险分类这种以风险为核心的贷款分类制度,要通过科学的和积极的运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信贷管理 风险分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