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0)
- 2023(10049)
- 2022(8404)
- 2021(7814)
- 2020(6595)
- 2019(15175)
- 2018(14487)
- 2017(27971)
- 2016(14660)
- 2015(16119)
- 2014(15534)
- 2013(15461)
- 2012(14200)
- 2011(12726)
- 2010(12401)
- 2009(11770)
- 2008(11796)
- 2007(10188)
- 2006(8920)
- 2005(8249)
- 学科
- 济(60314)
- 经济(60252)
- 管理(43238)
- 业(42657)
- 企(34664)
- 企业(34664)
- 方法(28741)
- 数学(26374)
- 数学方法(26240)
- 银(22250)
- 银行(22104)
- 制(21066)
- 行(20717)
- 财(19158)
- 中国(18653)
- 贸(15871)
- 贸易(15857)
- 易(15419)
- 农(15320)
- 融(15190)
- 金融(15190)
- 务(12890)
- 财务(12882)
- 财务管理(12863)
- 业经(12748)
- 企业财务(12274)
- 度(11503)
- 制度(11493)
- 体(11158)
- 业务(10401)
- 机构
- 大学(207379)
- 学院(203250)
- 济(96542)
- 经济(95113)
- 管理(79097)
- 研究(73783)
- 中国(68537)
- 理学(68070)
- 理学院(67372)
- 管理学(66597)
- 管理学院(66253)
- 财(44605)
- 京(43964)
- 科学(42294)
- 农(41842)
- 所(37138)
- 财经(36179)
- 中心(35220)
- 研究所(34110)
- 经(33426)
- 农业(33395)
- 业大(32270)
- 经济学(31928)
- 经济学院(28980)
- 江(28523)
- 北京(27960)
- 财经大学(27597)
- 银(27219)
- 银行(26026)
- 院(25834)
- 基金
- 项目(138843)
- 科学(110382)
- 基金(107144)
- 家(96331)
- 国家(95613)
- 研究(94547)
- 科学基金(81323)
- 社会(65826)
- 社会科(62856)
- 社会科学(62842)
- 基金项目(56643)
- 自然(53216)
- 自然科(52104)
- 自然科学(52086)
- 自然科学基金(51271)
- 省(49555)
- 资助(43886)
- 划(43346)
- 教育(41554)
- 编号(33189)
- 部(32664)
- 重点(31686)
- 国家社会(29616)
- 创(29531)
- 发(28878)
- 教育部(28059)
- 中国(27957)
- 创新(27909)
- 科研(27544)
- 人文(26542)
共检索到311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玲
采用SBM模型测算在考虑不良贷款情况下2007—2019年间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同时通过构建指数分析不良贷款管控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其引发的机会成本与潜在的利润损失。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17家样本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整体呈倒U型,并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经营效率存在明显差距;在不考虑不良贷款情况下测算出的经营效率明显被高估;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受不良贷款管控的影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是在不良贷款管控所引发的机会成本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远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与此同时,在不良贷款引起的潜在利润损失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潜在利润损失最高,城市商业银行最低。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经营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江涛
文章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序列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呈现恶化趋势,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率都在不断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全要素增长率、规模效率变动、纯技术效率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但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进步程度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水平差异都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变动趋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宁 王兵 于之倩
本文运用二次型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估计了2004~2011年不同风险偏好下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子价格,并使用Bootstrap方法对影响影子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的结论有:随着银行对风险敏感性的下降,不良贷款的影子价格呈现下降趋势;风险平衡型偏好对不良贷款的定价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可能受到"政策性"力量的影响;实际GDP和货币供给速度的提高会降低不良贷款影子价格,而CPI、实际贷款利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则具有相反的作用。
关键词:
不良贷款 影子价格 风险偏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进铭 廖鹏 谢娟娟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1 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并与未考虑不良贷款的情况下得到的银行效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并没有因为资产规模大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和绩效,其效率值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未考虑不良贷款时得到的银行效率值低于不良贷款约束下的银行效率,在银行效率的测度中考虑不良贷款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信用记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信用记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娅萍 王译 柴智纯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始建于1979年,自1999年开始通过建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接管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但是不良贷款已成为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指标统计分析,从实际情况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规避因银行不良贷款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的风险。
关键词:
不良贷款 现状 成因 影响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欣 王佳媛
本文从资本监管压力视角出发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行为展开研究,采用星展银行(DBS)提出的不良贷款测算方法,利用2007-2017年间5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考察了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低估水平以及资本监管压力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的影响,为有效监管银行贷款质量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应用DBS方法重新测算得到的不良贷款对银行盈利水平的解释力度更强,能更好地反映银行实际的资产质量水平;(2)从时间趋势上看,国内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低估程度在2011年之后迅速攀升,于2016年达到顶峰;(3)资本监管压力的增加使得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受到资本监管压力的影响较大,而国有商业银行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不良贷款 资本监管 商业银行 DBS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莹
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有很多,2003年以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权因素,2003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宏观经济因素。此外,外部监管等因素也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 产权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莹
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有很多,2003年以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权因素,2003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宏观经济因素。此外,外部监管等因素也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 产权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浩 方盈赢
本文基于2004—2016年95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商关系越"亲清",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越低。其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两者存在互补关系,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政府透明度、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比重、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减轻企业税外负担、律师等市场中介服务条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还存在异质性影响,相比低不良贷款率省份和外资入股的城市商业银行,"亲清"的政商关系更能降低高不良贷款率省份和无外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的研究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和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利莎 张天龙 张同建 马国建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四大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影响因素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客户信用评估要素和宏观政策识别要素在四大商业银行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也产生了显著的作用;利率管理人员培育和信息系统优化要素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与西方银行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信贷资金监管要素和贷款成本估算要素产生了微弱的作用,与预期相差甚大;客户市场定位和信贷数据整合在四大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处于功能缺失状态,对贷款定价绩效的促进几乎没有发生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艳君
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本文着重分析了构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管理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