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7)
2023(6531)
2022(5544)
2021(5358)
2020(4359)
2019(10049)
2018(9745)
2017(19847)
2016(10752)
2015(12000)
2014(11908)
2013(11574)
2012(10980)
2011(9821)
2010(10304)
2009(9914)
2008(10221)
2007(9583)
2006(8933)
2005(8526)
作者
(30123)
(24909)
(24674)
(23976)
(16231)
(11809)
(11455)
(9653)
(9534)
(9453)
(8416)
(8362)
(8338)
(8236)
(8112)
(7762)
(7534)
(7366)
(7359)
(6860)
(6387)
(6335)
(5904)
(5796)
(5741)
(5730)
(5699)
(5642)
(5009)
(4899)
学科
(42089)
经济(42050)
(34962)
管理(33855)
(32573)
企业(32573)
(18521)
(18293)
银行(18148)
(16866)
方法(16311)
数学(13465)
数学方法(13192)
(13119)
业经(12158)
(12031)
(11238)
(11233)
金融(11233)
中国(11221)
(10762)
制度(10757)
业务(10269)
(8989)
银行制(8778)
(8657)
财务(8632)
财务管理(8615)
(8580)
贸易(8568)
机构
学院(150975)
大学(149952)
(65849)
经济(64289)
管理(61059)
研究(51948)
中国(50559)
理学(50483)
理学院(50000)
管理学(49325)
管理学院(49001)
(35700)
(32161)
科学(27542)
财经(26874)
(26779)
中心(25964)
银行(25745)
(25482)
(25332)
(24256)
(24111)
(22958)
研究所(22442)
北京(20935)
(20671)
财经大学(19974)
经济学(19549)
(18973)
业大(17819)
基金
项目(89122)
科学(71031)
研究(68499)
基金(65345)
(55500)
国家(55004)
科学基金(47807)
社会(43834)
社会科(41677)
社会科学(41662)
(33185)
基金项目(32490)
教育(31191)
自然(29774)
自然科(29077)
自然科学(29073)
自然科学基金(28581)
资助(28467)
(28415)
编号(28325)
成果(24829)
(20655)
重点(19981)
课题(19898)
(18931)
(18864)
(18307)
教育部(18159)
国家社会(17875)
项目编号(17703)
期刊
(78501)
经济(78501)
研究(54185)
(37218)
金融(37218)
中国(31502)
(27862)
管理(25217)
(21357)
科学(18923)
学报(17633)
教育(15086)
大学(14451)
财经(13900)
学学(13639)
业经(12611)
技术(12451)
经济研究(12076)
农业(12050)
(11761)
问题(9607)
(9094)
理论(9052)
国际(8913)
实践(8139)
(8139)
现代(7930)
统计(7871)
农村(7756)
(7756)
共检索到255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毕鉴亭  
“二次剥离”加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积极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连续几年实现了“双降”。但无论从外部经营环境看,还是从银行内部分支机构间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和股份制改革现状分析,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量和新增不良贷款特征与成因,指出新增不良贷款一方面会严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转型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加剧国民经济的不稳定程度。鉴于此,作者提出从存量处置、增量控制、综合治理、市场拓展、流程再造、信贷整顿、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加快创新,控制信贷风险,促使经营管理改革顺利推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桂成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是由于国有企业、银行、政府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应着眼于体制上的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同时,当前关键的问题是控制不良贷款增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  
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 ,应该从建立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正化解不良贷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素彦  
本文分析了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通常使用的四种方法 ,指出短期内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加强预算约束来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 ;长期内 ,则只有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 ,不断提高信贷管理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信贷集中风险有可能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呈“U”形走势 ,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光辉  
本文根据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转型特征,建立了关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一个模型,分析比较了不良贷款由国有商业银行自行清理和进行剥离这两种处置方式的政策效果及其最优的选择。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最棘手的不良贷款处置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喜立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中国的商业银行进入逐渐趋严的监管环境。2016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历史高位,且长期居高不下。文章在此背景下回顾了不良贷款的当前形势,归纳总结了导致不良贷款的若干原因,考究了形成潜在不良贷款的若干方式,讨论了各类不良贷款处置办法的优势、劣势,并根据当前的不良贷款情况及严监管环境提出了若干有助于商业银行预防不良贷款的改革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岳忠宪  熊华强  胡礼文  李一平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二十世纪末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从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确实不失为成功有效的做法。努力探讨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兴国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施监管的难点□郑兴国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贷款、呆帐、坏帐等不良资产已占贷款总资产的相当比例。信贷资产质量的低劣,已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如何监管不良贷款以促进资产质量的根本好转无疑是人民银行监管工作的一大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