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2)
- 2023(5856)
- 2022(4983)
- 2021(4658)
- 2020(3961)
- 2019(8706)
- 2018(8708)
- 2017(16664)
- 2016(9288)
- 2015(10099)
- 2014(10183)
- 2013(9906)
- 2012(9150)
- 2011(8198)
- 2010(8426)
- 2009(8148)
- 2008(8440)
- 2007(7540)
- 2006(6745)
- 2005(6526)
- 学科
- 管理(35078)
- 济(33400)
- 经济(33311)
- 业(30681)
- 企(27929)
- 企业(27929)
- 财(15735)
- 制(14138)
- 方法(13056)
- 数学(11120)
- 数学方法(11016)
- 务(10645)
- 财务(10624)
- 财务管理(10604)
- 企业财务(10234)
- 体(10072)
- 体制(8686)
- 业经(8612)
- 中国(8359)
- 农(8152)
- 银(7616)
- 银行(7605)
- 融(7528)
- 金融(7526)
- 行(7236)
- 划(6110)
- 税(5852)
- 度(5704)
- 制度(5700)
- 环境(5666)
- 机构
- 大学(133040)
- 学院(130248)
- 济(55084)
- 经济(53932)
- 管理(49649)
- 研究(43842)
- 理学(42008)
- 理学院(41562)
- 管理学(41057)
- 管理学院(40787)
- 中国(35225)
- 财(32557)
- 京(27587)
- 财经(24461)
- 科学(23311)
- 经(22120)
- 所(21775)
- 江(20532)
- 中心(19854)
- 研究所(18933)
- 财经大学(18238)
- 农(17898)
- 经济学(17600)
- 北京(17533)
- 州(15930)
- 业大(15927)
- 范(15769)
- 院(15767)
- 经济学院(15699)
- 师范(15623)
- 基金
- 项目(80931)
- 科学(64917)
- 研究(61284)
- 基金(60581)
- 家(51768)
- 国家(51350)
- 科学基金(44736)
- 社会(40532)
- 社会科(38437)
- 社会科学(38430)
- 基金项目(31629)
- 省(30056)
- 教育(28695)
- 自然(27839)
- 自然科(27216)
- 自然科学(27210)
- 自然科学基金(26778)
- 划(25685)
- 资助(24421)
- 编号(24278)
- 制(22191)
- 成果(21720)
- 部(19420)
- 重点(18209)
- 创(17281)
- 教育部(17271)
- 国家社会(17076)
- 性(17065)
- 课题(16910)
- 人文(16484)
共检索到208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学法
一、引言《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刊登了厉以宁教授《论新公有制企业》一文(下面简称厉文)。厉文列举了四种类型的新公有制企业,即经过改制的新的国家所有制、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公众持股(包括直接或间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及用公益性基金所办的企业。项启源教授主要针对厉文所讲的第二、三种类型的新公有制企业提出了质疑,认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项启源
(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股份制以及股份制与公有制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近来,厉以宁教授提出了"新公有制"企业的概念,在"新公有制"企业的四种形式中,把纯粹由私人持股的股份公司也包括在内。①这就是说,一个企业只要实行了股份制,即使投资者完全来自私人,它的所有制性质也会成为公有。我认为这种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的观点,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违背了十五大以来党的有关决议,而且不符合当代的实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在新
在党中央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关于股份制的理论讨论又兴起一个高潮,焦点是股份制的性质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如果不从性质上把股份制与公有制区别开来,国有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制时,就有可能丧失公有制性质,"成为隐蔽的、渐进的私有化的捷径"。这种观点的代表作是项启源教授的《不能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兼与厉以宁教授商榷》(《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4期)一文。下面,仅就这篇论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划清股份制与私有制的界限●许经勇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出现新的转折,即由以往的政策性调整转入制度创新,股份制这一新的财产组织形式便应运而生。但是,近几年来,围绕着股份制的性质与作用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去年召开的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霞
将生态文明等同于后工业文明的观点具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和一定的现实危害。其在逻辑上的错误主要是概念不当并列和理由虚假,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程度的局限。这一观点在现实中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一是缩减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段,二是窄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阿奇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日前在深圳宣布了有关股份制改革的三大突破: ——放开股份制试点地区的限制,除深圳、上海外,近期在海南、福建和广州市等地将陆续有一批企业公开发行股票; ——根据国际股市经验,证券交易所宜相对集中,故此暂不增加证券交易所,但将在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范章
股份制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并不具有所有制属性,其核心问题是由“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来决定企业法人产权的归属,因此股份制与公有制不是一回事。十五大报告关于股份制性质的论断是侧重于理论认识,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则侧重于改革实践。股份制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好途径。
关键词:
股份制 公有制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叔子在接受《中国青年报》(10月9日)采访时说,有人认为人文讲座对理工科学生就业帮助不大,我觉得这些张口闭口谈"有用没用"的人,太近视。有时候无形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现在我带的博士必须背诵《老子》、《论语》,很多人问我这有什么用。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些知识终究是有用的,因为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生活的。什么是好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秀敏
也谈股份制改组中按资产评估结果调整帐项的必要性——兼与葛徐同志商榷●阎秀敏当前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主要不是新企业的创立,而是在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老企业基础上改组,因此存在着改组前的资产评估和按照评估结果进行帐务调整工作。这些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仕萍
本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界定,探讨了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途径,阐明了上市公司摄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股份公司控制权 私有收益 实证研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钟希余
目前关于消费教育的研究成果很多,对消费教育的定义、意义、目标、内容、途径等有关内容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但作者认为,主流观点中的所谓消费教育只能称之为狭义上的消费教育,或称之为消费者教育,而消费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消费者教育。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佶 胡子凯
资本私有制以自然权利为基础,但又是对自然权利的异化,这是其根本性矛盾,由此形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主要矛盾。资本私有制就是在矛盾的异化中形成和演进的,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体现于此。异化自然权利的资本私有制,因矛盾而导致自身的三次异化:资本的金融化、金融资本的国家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资本私有制因其自身矛盾的异化,不断损耗着、消灭着它有着根本缺陷的合理性,已没有再自我异化而持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资本的异化正发展为资本私有制的否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文彬
美国的员工股份制方文彬翻开近现代的美国经济史,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劳资之间的各种矛盾对抗而导致大批企业不景气,大量工人失业,进而引发整个美国经济衰退的事件屡见不鲜。然而,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却大为减少,个中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却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冀国君
经过理论研究者不懈的探索和8年曲折的股份制试点的实践,人们对股份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然而随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许多基本上已达共识的观点出现了越来越大的疑问,试点的实际情况也反映出许多问题。为利于股份制更大限度地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必要较全面地再次认识股份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