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7)
- 2023(7546)
- 2022(6035)
- 2021(5433)
- 2020(4720)
- 2019(10224)
- 2018(10216)
- 2017(20135)
- 2016(10764)
- 2015(11828)
- 2014(11738)
- 2013(11960)
- 2012(10821)
- 2011(9656)
- 2010(10165)
- 2009(10057)
- 2008(10377)
- 2007(9907)
- 2006(9002)
- 2005(8239)
- 学科
- 业(77370)
- 企(61323)
- 企业(61323)
- 济(53224)
- 经济(53149)
- 管理(46426)
- 农(43649)
- 农业(29106)
- 业经(26215)
- 方法(20159)
- 财(19553)
- 务(15660)
- 财务(15651)
- 财务管理(15641)
- 企业财务(14775)
- 技术(14485)
- 策(13433)
- 制(13265)
- 数学(12846)
- 数学方法(12799)
- 中国(11727)
- 体(11319)
- 划(10829)
- 理论(10501)
- 企业经济(10388)
- 和(10288)
- 经营(9837)
- 农业经济(9694)
- 技术管理(9498)
- 贸(9127)
- 机构
- 学院(171143)
- 大学(161373)
- 济(77478)
- 经济(76291)
- 管理(73011)
- 理学(62555)
- 理学院(62114)
- 管理学(61593)
- 管理学院(61285)
- 研究(48191)
- 农(42308)
- 中国(41849)
- 财(35361)
- 京(32073)
- 农业(31659)
- 江(28195)
- 财经(27872)
- 业大(27763)
- 科学(26250)
- 经(25053)
- 所(23747)
- 中心(23177)
- 经济管理(23117)
- 经济学(21990)
- 州(21802)
- 研究所(20819)
- 商学(20671)
- 商学院(20513)
- 经济学院(19926)
- 财经大学(19599)
- 基金
- 项目(103058)
- 科学(83721)
- 研究(81409)
- 基金(76058)
- 家(63197)
- 国家(62366)
- 科学基金(56250)
- 社会(55426)
- 社会科(52151)
- 社会科学(52135)
- 省(43017)
- 基金项目(40855)
- 教育(34687)
- 编号(34497)
- 自然(33491)
- 自然科(32759)
- 自然科学(32753)
- 划(32498)
- 自然科学基金(32249)
- 业(30424)
- 资助(28884)
- 成果(26423)
- 农(25767)
- 创(24956)
- 发(23518)
- 部(23392)
- 制(23233)
- 国家社会(22638)
- 创新(22261)
- 性(21816)
- 期刊
- 济(100649)
- 经济(100649)
- 研究(49216)
- 农(48327)
- 中国(32468)
- 农业(32326)
- 财(30761)
- 管理(28514)
- 业经(24740)
- 科学(22451)
- 学报(20943)
- 融(18375)
- 金融(18375)
- 大学(17829)
- 学学(17321)
- 业(16249)
- 技术(15864)
- 财经(15030)
- 问题(13946)
- 农村(13541)
- 村(13541)
- 农业经济(13363)
- 经(13015)
- 经济研究(12797)
- 技术经济(11726)
- 世界(11362)
- 教育(11279)
- 经济问题(10075)
- 现代(9639)
- 版(9623)
共检索到261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德彬
一、农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基础地位没有变在工业化的过程,如何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是关系到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开始之后,农业产值的比重都呈下降的趋势.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1956年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达到51.3%,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为48.7%,以后,农业所占的比重继续下降,到了1992年又下降为19.8%.此外,农业净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和农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在下降.以上统计说明,农业在我国已不是主体和主导产业,甚至在农村也不是农业的一统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论高效农业湖南农学院经贸系曾福生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提出是对农业的地位和作用的重新估价。农业不仅是基础性的,也是效益性的。高产优质高效中高效是核心,一个没有效益的农业将是没有生机而日趋萎缩。高效农业的内涵是什么,高效农业在我国出现有无必然,如何推进高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贤金
从国际农业大市场建设、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4个方面 ,分析了我国发展质量农业的必要性 ;同时 ,分析了质量农业所具有的产品品质的主导性、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质量保证的全程性、生产活动的精确性等特点。据此 ,提出了发展我国质量农业的几点措施 ,即积极建立质量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深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 ,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经营 ;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拉动质量农业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斌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然而,过低的农业水价却并没有把水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来。一、农业水价没有体现水的商品属性目前大部分负担农业排灌的水利工程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采取“一平二调”、集体义务投劳的形式修建起来的,大部分农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聂华林 高新才 张贡生
本文在分析了现代农业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广义工程农业和狭义工程农业的概念;指出了工程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实现途径。
关键词:
工程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亚峰
农业银行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分行王亚峰为"三农"服务是农业银行的基本办行宗旨,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然而,近几年来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农业大省,却频频发生一些与之相体的现象,带来许多始料不及的负效应,给农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揭新华
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与工业经济实力的上升,使农业保护有了必要和可能。农业保护导致了计划与市场、城市与乡村、工业和农业、干部和群众、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多方面的矛盾。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搞好农业保护需要实现思想观念、保护目标和保护手段三大方面的转变。
关键词:
农业保护 矛盾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克春
农业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但在我国农业投入的具体实施中,囿于种种原因,投入往往被削弱,结果不能尽如人意。因此,笔者试图从广义的农业投入角度来理解概念和树立观念,或许对开阔人们认识农业投入的视野,保证和推动农业投入切实到位,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沅
1992年9月国务院作出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实施、充实和完善。 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增长过速,人地比例持续恶化,农业科技进步迟缓,农业资金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心合
中国农业在制度和技术上经过多次变革,迄今仍未突破传统的农业范畴。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对传统农业进行有效地改造和再改造,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一、改造传统农业与经济发展从理论上说,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应扮演一个较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春江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文章以农业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农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主要表现在农业设施与生态文明、农业环境与生态文明、农业产业与生态文明、农业科技与生态文明、农村文化与生态文明、农业政策与生态文明等方面。在科学发展指导下,只有做好农业设施投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合理利用、农村文化建设、农业政策制度建设等工作,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开拓农业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