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5)
- 2023(7064)
- 2022(6203)
- 2021(5718)
- 2020(5136)
- 2019(11893)
- 2018(11797)
- 2017(23140)
- 2016(12954)
- 2015(14738)
- 2014(15023)
- 2013(15266)
- 2012(14424)
- 2011(13158)
- 2010(13293)
- 2009(12380)
- 2008(12759)
- 2007(11669)
- 2006(9860)
- 2005(8847)
- 学科
- 济(54751)
- 经济(54697)
- 管理(36600)
- 业(35277)
- 方法(28504)
- 企(27796)
- 企业(27796)
- 数学(25454)
- 数学方法(25216)
- 农(15028)
- 财(14381)
- 学(13447)
- 中国(13096)
- 地方(10420)
- 制(10094)
- 贸(10063)
- 贸易(10062)
- 业经(10027)
- 农业(9887)
- 易(9774)
- 和(9610)
- 务(9308)
- 财务(9286)
- 财务管理(9261)
- 企业财务(8816)
- 银(8339)
- 银行(8312)
- 理论(8101)
- 环境(8042)
- 融(7964)
- 机构
- 大学(196729)
- 学院(194772)
- 济(78101)
- 经济(76334)
- 管理(72887)
- 研究(67452)
- 理学(62984)
- 理学院(62230)
- 管理学(61031)
- 管理学院(60662)
- 中国(50006)
- 科学(44689)
- 京(42037)
- 农(40404)
- 所(36521)
- 财(35656)
- 研究所(33532)
- 业大(33161)
- 农业(32459)
- 中心(31340)
- 江(29574)
- 财经(28875)
- 北京(26229)
- 经(26180)
- 范(25537)
- 师范(25246)
- 经济学(24321)
- 州(23622)
- 院(23403)
- 经济学院(22217)
- 基金
- 项目(131010)
- 科学(101362)
- 基金(94693)
- 研究(90809)
- 家(84536)
- 国家(83881)
- 科学基金(69938)
- 社会(56322)
- 社会科(53379)
- 社会科学(53358)
- 省(51248)
- 基金项目(50406)
- 自然(47038)
- 自然科(45797)
- 自然科学(45776)
- 自然科学基金(44981)
- 划(43708)
- 教育(41940)
- 资助(39691)
- 编号(36664)
- 成果(30043)
- 重点(30030)
- 部(29474)
- 发(28115)
- 创(26422)
- 科研(25728)
- 计划(25525)
- 课题(24899)
- 创新(24800)
- 教育部(24432)
共检索到279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建明 侯喜林 徐海明 史公军 王建军
为挖掘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潜力以及为不结球白菜的起源和演化提供分子证据,用RAPD分子标记对国内外6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DNA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个引物共检测出147个位点,其中71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达48.30%,平均每个引物产生6.39个位点和3.09个多态性位点。不结球白菜各类型中以普通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6 9和0.194 6;各生态区域中以江淮流域不结球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3 7和0.188 8;中国不结球白菜的这2项指数高于国外材料。不结球白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顺华 郑晓鹰 徐家炳 余阳俊
采用RAPD技术对64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OPE,OPF,OPG和OPH 4套共80条引物中选出了16个条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结果共产生100条扩增带,其中7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平均为72%。由RAPD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芜菁、小白菜和大白菜的特征谱带,这些特征谱带可分别作为这3个亚种的RAPD标记,据此可鉴定这3个亚种。将扩增出来的72条多态性片断进行统计,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取相似距离0.721为阈值,将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而小白菜(66号,苏州青)和芜菁(67号)各成一类,共8个类群。
关键词:
大白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长春 罗本钒 傅强 徐跃进 万正杰
为筛选适合夏季高温气候条件下生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并为耐热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资源,对笔者所在实验室收集到的78份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武汉夏季自然高温环境进行了热害指数测定。结果发现,四季矮脚特白梗奶白菜(编号C72)的热害指数在所有材料中最低,并且植株对高温具有较强的耐受力。此外,经测定发现C72相比较于其他材料具有更高的POD、SOD酶活性和更低的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这些生理指标进一步表明C72具有更强的耐热特性。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遗传多样性 耐热性 热害指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灏 赵卫国 李殿荣 田建华 张文学 赵小平 王爱娜 李永红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多态性,对来自我国19个省市和国外8个油菜主产国的104份不同类型、不同性状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进行了RAPD分析,在3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表现稳定的引物40条,在此基础上共扩增出DNA片段288条,其中具多态性的252条,多态率87.5%,每引物平均多态位点6.3个。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对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0.3时,可将104份材料分为8大类,其中最大遗传距离0.646 7,最小0.072 9,表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各类种质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对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英 张秦英 刘莉 张显 闻凤英 张斌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5对引物组合在42份品系中共获得12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9条,多态性比例为71.8%。计算42份品系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469~0.977,平均0.707。聚类结果可划分为4组,第一组大部分来源天津市津南区和塘沽地区;第二组基本上都来自津南区;第三组大多来源天津西青区;第四组来源于天津各个地区及河北省。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地有一定的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背景及亲缘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喜林 宋小明
系统总结了南京农业大学近60年来进行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的进展。从研究方法,种质资源的调查、搜集和整理,形态学的观察研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园艺学分类法的提出,抗性鉴定与分析,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动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构建,种质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论述了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对该项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种质资源 研究 利用 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彦 陈源闽 廉勇 王勇 张艳萍 李敬起
利用RAPD技术对34份胡萝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探明各材料间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为进一步利用和创新品种提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2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9个DNA片段,其中99条带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6.74%,对其进行数据化处理后聚类,34份胡萝卜材料可划分为5个类群。材料的归组与根形、根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胡萝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碧英 林珲 陈莹莹
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对11份笋子芥材料进行RAPD分析,并对笋子芥遗传多样性和分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引物共扩增出9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谱带65条,多态性程度为69.9%;平均每个引物产生9.3条多态性谱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7-13条,谱带大小为100-2000 b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为0.38时,11份笋子芥可聚成四大类群.
关键词:
笋子芥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文林 郭蓓 文自翔 李囡 濮绍京 赵波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来源地的野生小豆种质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2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40个DNA片段,其中197条谱带表现出多态性。对基于数字化处理后的多态性谱带进行聚类,16个野生小豆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日本类群、中国类群、不丹类群和尼泊尔类群,材料的归组与其来源地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RAPD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淑春 郑晓鹰 刘玉梅 何伟明 刘庞沅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与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更新密切相关,而且是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基础。在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种质间的相似和相异性,探讨作物的起源和演化,研究种质间的亲缘和系统分类关系,已经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65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茸毛、中肋色、中肋长度、叶球重量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存在较大的极差,不同的性状在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状,如茸毛的变异系数达到了77.5%,中肋色的变异系数为53.5%;株高的极差达到60.0 cm,叶片长度极差达到了62.0 cm;直接影响植株开展度的中...
关键词:
大白菜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建明 侯喜林 史公军 陈沁滨
应用主基因+多基因6个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对不结球白菜SI×秋017组合的株高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秋017组合的株高性状遗传受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加性效应为5.79;多基因加性效应为-7.85,多基因显性效应为14.95;B1、B2和F2世代株高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3.28%、37.05%和51.68%;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84%、12.67%和1.34%,说明F2世代株高表现出较高的主基因遗传率,并受环境影响。对SI×秋017组合株高性状的改良要以主基因为主,同时注意环境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童巧珍 周日宝 盛孝邦 刘湘丹 王朝晖 刘笑蓉 谭周进
以百合新鲜鳞叶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生态型的百合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5条有效引物,共得到769个扩增位点,其中62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81.7%。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份百合种质在阈值为0.9407处分为2个聚类群,即百合科两个不同属的植物:百合属和大百合属;阈值为0.5790处,百合属被分为3个不同的种:百合、卷丹和细叶百合。聚类结果和亲缘关系分析表明不同供试百合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远,且各种质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百合 种质资源 RAPD 聚类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国平 曹寿椿
采用双亲本杂交遗传设计,运用P1、P2、F1、RF1、F2、RF2、B1、RB1、B2和RB210个世代的材料,对不结球白菜11个质量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深裂对叶片无缺刻为显性,受1对基因控制。(2)叶面有刺毛对无刺毛为显性,叶面皱缩对叶面平滑为显性,叶缘锯齿对全缘为显性,均分别由1对主效核基因和细胞质修饰基因所控制。(3)圆梗对扁梗为显性,由2对核基因和细胞质修饰基因共同控制。(4)直立束腰对直立不束腰为显性,由3对互补基因控制;叶色深绿对黄绿为显性,受3对重叠基因控制。(5)直立对塌地为不完全显性,F1代表现为半直立;有分蘖对无分蘖为不完全显性,F1代表现为中间类型而...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质量性状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娜 李丹丹 陶伟林 沈虹 罗云米 汝学娟 柳李旺
采用ISSR、RAPD与RAMP 3种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2份萝卜种质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ISSR、RAPD与RAMP标记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4.1%、86.2%及92.6%,平均每个引物产生多态性条带分别为8.6、8.3及14.1条;综合3种标记聚类分析将32份萝卜种质在遗传距离为0.30处清晰聚为2大类群,第一类群包含31份种质,均为来自国内的栽培种或姊妹系;第二类群由来自欧洲的黑萝卜MTHS单独构成,聚类结果表现与材料来源、根肉色及根形关系较为密切。3种标记综合聚类与各标记单独聚类图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聚类分析结果更加直观的反映出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图,与园艺学性状的一致性比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谢潮添 纪德华 徐燕 郭留超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的3个野生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种群共6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引物共扩增出222个位点,其中18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78%,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18%~81.53%,平均为80.93%。期望杂合度、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3304和0.4834;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3089和0.4551,表明坛紫菜种群内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在三个种群间没有明显差异。依据Gst值,坛紫菜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占93.5%),只有6.5%的...
关键词:
坛紫菜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