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3)
- 2023(5283)
- 2022(4558)
- 2021(4340)
- 2020(3894)
- 2019(8193)
- 2018(8033)
- 2017(15056)
- 2016(9000)
- 2015(9618)
- 2014(9821)
- 2013(9813)
- 2012(9483)
- 2011(8833)
- 2010(9017)
- 2009(8069)
- 2008(8336)
- 2007(7399)
- 2006(6356)
- 2005(5924)
- 学科
- 济(28634)
- 经济(28594)
- 管理(20724)
- 业(20586)
- 企(16410)
- 企业(16410)
- 方法(13896)
- 学(13729)
- 数学(11768)
- 数学方法(11538)
- 财(8676)
- 农(8088)
- 中国(7314)
- 制(6873)
- 银(6188)
- 银行(6122)
- 融(5917)
- 金融(5912)
- 行(5830)
- 务(5819)
- 财务(5800)
- 财务管理(5784)
- 业经(5629)
- 企业财务(5584)
- 环境(5526)
- 贸(5306)
- 贸易(5304)
- 农业(5281)
- 理论(5228)
- 及其(5224)
- 机构
- 大学(136033)
- 学院(132978)
- 研究(56598)
- 济(44153)
- 科学(43183)
- 经济(43040)
- 农(40588)
- 管理(40269)
- 中国(39424)
- 理学(34933)
- 理学院(34239)
- 所(34057)
- 管理学(33030)
- 农业(32900)
- 管理学院(32779)
- 研究所(31839)
- 京(30697)
- 业大(30138)
- 中心(23824)
- 江(21822)
- 财(21573)
- 农业大学(21220)
- 省(21026)
- 室(20606)
- 院(20243)
- 实验(19074)
- 科学院(18986)
- 北京(18750)
- 实验室(18429)
- 业(18032)
- 基金
- 项目(96543)
- 科学(72617)
- 基金(70124)
- 家(67728)
- 国家(67263)
- 研究(56947)
- 科学基金(53439)
- 自然(40090)
- 自然科(39193)
- 自然科学(39171)
- 自然科学基金(38477)
- 省(38112)
- 基金项目(36809)
- 划(33860)
- 社会(33258)
- 社会科(31400)
- 社会科学(31388)
- 资助(30015)
- 教育(26123)
- 计划(23662)
- 重点(23603)
- 科技(22488)
- 部(20313)
- 科研(20061)
- 发(19922)
- 编号(19417)
- 创(19256)
- 专项(18351)
- 创新(18342)
- 业(17694)
共检索到195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琳 侯喜林 王利英 陈晓峰
以4个不同抗性的高代自交系品种003-R-5、Y3-R-2、109-S-8、003-S-13为试材,研究了不结球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的抗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的关系,并通过苗期接种观测不同时期叶片中4种酶的活性,结合病情指数作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健康植株的SOD活性低于感病品种,CAT、PAL、PPO活性则高于感病品种。接种病毒后各品种的4种防御酶活性较对照明显升高,抗病品种对病毒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抗病性与接种病毒后酶活性变化幅度关系密切,4种防御酶均与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敏 侯喜林 李英 曹学伟 张硕 王枫
以不结球白菜感病品种‘矮脚黄’为材料,采用ELISA和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了芜菁花叶病毒(TuMV)侵染后不结球白菜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的动态变化以及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TuMV侵染后,植株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IAA含量呈正相关;光敏色素相关蛋白基因PAP1对IAA的合成起负调控作用。处理植株体内GA3含量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即原表皮因子基因PDF1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而ABA含量则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不断积累,始终高于对照植株。且发病症状越严重的植株中,GA3含量越低,ABA含量越高。处理植株JA含量和J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钧 朱月林 侯喜林 张蜀宁 曹寿椿
选取84份经芜菁花叶病毒(TuMV)、霜霉病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icae(Berk)Sac.]单抗鉴定后筛选出的自交系,于1992~1993年对其进行上述3种病害苗期人工诱发接种多抗性联合鉴定,获得21份三抗材料。经鉴定,确认为三抗抗源材料。探讨了多抗性联合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抗病育种 多抗性鉴定 抗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强 张志刚 赵智中 刘栓桃 裴玉贺 刘贤娴 徐文玲 任瑛 宋希云 李巧云
为了对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并筛选相关的分子标记,分别以高抗TuMV的高代自交系材料73和感TuMV的自交系材料06-247为亲本,构建其BC1群体,运用摩擦接种法以TuMV的C4株系对上述群体进行接种,同时采用生物学观察法进行抗病性鉴定,采用BSA法筛选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组合中,TuMV抗性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筛选出与该基因连锁的3个分子标记BrID90143(4.2 cM)、BrSSR4068(4.2 cM)和BrID10645(10.1 cM),为大白菜抗TuMV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白菜 TuMV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巧云 张志刚 刘栓桃 卢金东 赵智中
为了明确不同感病亲本对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规律的影响,以大白菜抗TuMV的国家级抗源材料8407和高抗TuMV的高代自交系材料73为亲本之一,分别与2个感病材料冠291和06-247构建F1杂交组合,并制备F2群体。采用摩擦接种法对上述亲本及其F1、F2群体接种TuMV-C4,采用生物学观察的方法,根据病情分级和归类标准对大白菜TuMV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以8407为抗病亲本,当感病亲本为冠291时,表现为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当感病亲本为06-247时,表现为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以73为抗病亲本,当感病亲本为06-247时,TuMV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同一个抗病亲本,当感病亲本...
关键词:
大白菜 芜菁花叶病毒 抗性遗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媛 蔡丽 刘淑晶 姚培杰 万正杰
对33份不同变种的芥菜种质资源材料(大头芥4份、笋子芥1份、茎瘤芥3份、分蘖芥6份、大叶芥11份、结球芥2份、长柄芥1份、籽用芥1份、宽柄芥菜4份)进行人工机械摩擦接种,通过病情调查和抽薹期ELISA检测,最终筛选出9份抗病毒病材料。在病情调查中,17Y-7V、17Y-36V病情指数都为0,表现为免疫,其ELISA鉴定DP/DN比值小于2.1,分别为1.38、1.97,呈阴性;17Y-13V、17Y-20V、17Y-21V、17Y-31V、17Y-33V、17Y-34V、17Y-35V病情指数分别为2.86、5.33、2.00、8.00、5.93、5.71、2.00,表现为高抗,其ELISA鉴定DP/DN比值分别为1.12、0.89、1.60、0.93、0.78、0.81、1.33,均小于2.1,呈阴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姗娜 侯喜林
采用不同霜霉病抗性的不结球白菜自交系,研究了其对霜霉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接种病原菌前,不结球白菜健康叶片中木质素含量与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几丁质酶与霜霉病抗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接种后抗病材料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呈现出快速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分别在接种后24 h和96 h达到峰值;而感病材料变化缓慢,变化幅度小,在36 h达到峰值。接种后抗病材料的几丁质酶变化迅速,且长时间处于高活性,在48 h达到峰值;相比之下,感病材料的酶活性增高的幅度小,高活性维持时间短,在36 h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是植物抗性潜能被激活的结果,是诱导抗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比较了4个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和未接种处理中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处理中,叶片PPO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根系中PPO活性则与品种的抗介体(禾谷多粘菌)能力呈正相关。在接种处理中,各品种叶片中的PPO活性和POX活性均比各自的对照高,其中PPO活性的升高率是抗病品种明显大于感病品种;POX活性的升高率则是感病品种明显大于抗病品种。根系中的PPO活性,在初见病期前后,各品种亦比其对照高,且升高率与品种的抗介体能力呈正相关。无论接种与否,感病品种叶片中的POX同工酶总是比抗病品种多1条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钢 叶艳英 闫晓红 马荣才 唐乐尘 姚磊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是侵染十字花科作物和观赏性物种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反转录酶M-MLV和普通Taq酶,使用一步法多重RT-PCR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的检测TuMV的方法。该方法简便,不需先对总RNA提纯,只需室温下在提取液中对病样叶片直接碾磨,用粗提液或浓缩后的DNA-RNA混合物为模板进行检测。2套针对TuMV的特异性引物确保了检测的准确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丰胜求 张艳 徐久玮 甘莉
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7-8叶期及盛花期感染油菜菌核病后及对照叶片中几种重要防御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7-8叶期叶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盛花期,而盛花期POD、PPO、PA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7-8叶期。与对照相比,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SOD、POD活性显著增加,而抗病品种变化较小且因品种而异;7-8叶期及盛花期处理叶片中,各品种(系)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达显著水平,并且中R888达极显著水平;7-8叶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盛花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均显著地下降,并以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较多,其中,中R88...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防御酶 抗病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研究了小麦抗病品种SK-4、SN7859和感病品种8201-69、81-5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抗病性与其抗病毒(WSSMV)和抗传毒介体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 Led.)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与它们抗病毒的能力一致;与它们抗传毒介体的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尽一致。具体表现为抗病品种SK-4抗病毒和抗介体能力均强,SN7859抗病毒能力强,但抗介体能力较弱;感病品种81-5抗病毒能力弱,但抗介体能力较强,而8201-69则抗病毒和抗介体的能力均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丽波 杨衍 商桑 司龙亭
为筛选抗白粉病的苦瓜种质开展抗病育种,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21份来源不同的苦瓜种质资源为试材,连续2年鉴定白粉病抗病性,并从中选出4份抗性不同的材料,分别测定接种白粉病菌前及接种后不同时期的5种防御酶活性,结合病情指数做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研究防御酶的动态变化与白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苦瓜品系之间白粉病发病程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和多样性,28.57%的苦瓜种质资源表现为抗病,28.57%表现为中抗,33.33%表现为感病,9.53%表现为高感;健康植株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
关键词:
苦瓜 白粉病 抗性鉴定 防御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玉梅 张荣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植原体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性的关系,从生理生化学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蓝矮病的机制,为蓝矮病的防治和生产上选育优质小麦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抗、感小麦品种(烟D27、小偃6号)接种小麦蓝矮病植原体,观察其症状变化,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定期测定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胺酶(PAL)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观察发现,感病品种的潜育期为12 d左右,抗病品种为18 d左右。防御酶活性的测定表明,随着植原体的侵染,抗病品种的3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活性提高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红艳 戎谞 陈丕庭 马志卿 张兴
【目的】测定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活性,并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为发现新的植物源抗病毒物质提供依据。【方法】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普通烟(N.tabacum)为材料,结合活性追踪法,对木瓜中抗TMV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采用半叶枯斑法和室内盆栽试验对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抗TMV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木瓜乙醇提取物对TMV表现出较强的钝化作用(10 mg干样/mL的抑制率达97.76%),对TMV系统侵染具有预防作用(10 mg干样/mL的防效为49.98%);乙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拯研 晋艳 黄成江 段玉琪 杨宇虹 杨虹琦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烤烟中某些与抗逆性相关的酶和代谢物的变化,研究不同磷、锌施用量对烤烟花叶病毒病(TMV)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磷肥用量或增施ZnSO4可增强烟株抗TMV能力,表现为PAL和PPO酶活性增加,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升高,MDA含量和POD活性降低.增施ZnSO4可激活烟株的应激反应系统,提高烟株抗TMV的能力.
关键词:
磷 锌 烤烟 花叶病毒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