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8)
2023(8545)
2022(7304)
2021(6670)
2020(5543)
2019(11989)
2018(11985)
2017(22742)
2016(11831)
2015(13166)
2014(12608)
2013(11858)
2012(10470)
2011(9468)
2010(9550)
2009(9435)
2008(9035)
2007(8211)
2006(7250)
2005(6786)
作者
(31958)
(26603)
(26583)
(25292)
(16875)
(12591)
(12109)
(10114)
(10062)
(9661)
(8919)
(8843)
(8389)
(8255)
(8146)
(8047)
(8028)
(7956)
(7796)
(7591)
(6556)
(6482)
(6143)
(6095)
(6018)
(5992)
(5923)
(5913)
(5275)
(5194)
学科
管理(46130)
(40329)
经济(40245)
(39105)
(35185)
企业(35185)
(17153)
方法(15455)
(14324)
数学(12576)
业经(12463)
数学方法(12379)
(11887)
(11610)
财务(11578)
财务管理(11554)
中国(11158)
企业财务(10967)
(9814)
(9163)
贸易(9159)
(8961)
体制(8470)
理论(8324)
(8170)
银行(8158)
(7720)
(7693)
(7600)
技术(7493)
机构
学院(165389)
大学(163867)
管理(65759)
(64567)
经济(63150)
理学(56034)
理学院(55521)
管理学(54702)
管理学院(54384)
研究(49941)
中国(39106)
(35533)
(33329)
科学(28064)
财经(27322)
(25304)
(24562)
中心(24164)
(23556)
(21935)
业大(21281)
研究所(20730)
北京(20382)
(20208)
财经大学(20150)
(20076)
师范(19857)
经济学(19485)
(18137)
商学(17779)
基金
项目(108316)
科学(86634)
研究(82993)
基金(79324)
(67681)
国家(67133)
科学基金(59205)
社会(53699)
社会科(50869)
社会科学(50863)
(42529)
基金项目(41260)
教育(38446)
自然(37034)
自然科(36234)
自然科学(36226)
编号(35597)
自然科学基金(35570)
(35073)
资助(31488)
成果(29556)
(26594)
重点(24058)
(23772)
(23407)
课题(23358)
项目编号(23176)
国家社会(22306)
(22268)
创新(21806)
期刊
(75296)
经济(75296)
研究(48502)
中国(34076)
(30582)
管理(25773)
学报(22717)
(20965)
科学(20557)
教育(18336)
大学(17462)
学学(16191)
(15624)
金融(15624)
业经(14164)
技术(14028)
农业(13851)
财经(13766)
经济研究(12875)
(11744)
图书(11261)
财会(9112)
问题(8795)
理论(8774)
会计(8520)
商业(8099)
实践(7940)
(7940)
情报(7744)
书馆(7653)
共检索到250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经有国  刘震  李胜男  
研究单个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零售商通过调查获取市场不确定需求信息,而制造商可能建立直销渠道与零售商展开销售竞争。分别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刻画零售商最优收集、披露策略以及制造商的最优入侵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促进零售商收集并且披露需求信息的固定报酬激励机制。研究表明:当收集成本、渠道替代率以及固定入侵成本处于合适阈值区间时,需求信息收集和披露会改善双方收益;零售商信息披露可以影响制造商的入侵决策;制造商入侵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供应链整体收益,但总是不利于零售商;在制造商率先决定入侵时,零售商接受激励政策可以实现双方共赢。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秋香   吉慧敏   黄毅敏   齐二石  
考虑由制造商、大小型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制造商通过大型零售商订单推断出市场需求状态并决策是否进行渠道入侵及信息泄露,由此构建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四种博弈模型,研究制造商最优策略选择及对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是否直销渠道入侵与销售成本大小和产品市场需求状态有关,制造商是否泄露信息与其是否直销渠道入侵和高市场先验概率有关;大型零售商订单量均值会影响制造商信息泄露决策;制造商信息泄露对小型零售商并不总是有利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楼高翔  刘书源  万宁  
研究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下,供应链中制造商对于信息收集与质量披露策略选择的问题,建立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对信息收集和质量披露策略不同选择下供应链决策结果的比较,分析制造商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收益差异,得出质量披露成本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程度与制造商策略选择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于研究结论进行说明和验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欧剑   常远   闵杰   曹宗宏  
在制造商与平台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考虑制造商与平台零售商的质量信息披露具有不对称的跨渠道影响力,构建了由制造商主导的披露策略与渠道定价的博弈模型,研究了无披露策略、制造商披露策略、平台零售商披露策略下制造商与平台零售商的定价行为,通过对比得出制造商与零售商的质量披露阈值,分析了产品质量水平与平台零售商披露的跨渠道影响力对博弈均衡解的影响。研究发现:1)较高的质量水平诱导制造商主动披露信息,而较低的质量水平则使制造商更倾向零售商披露信息; 2)平台零售商的披露意愿随其跨渠道影响力的提高而增加; 3)当质量水平和零售商跨渠道影响力都较高时,制造商与零售商都倾向零售商披露; 4)较高的披露跨渠道影响力并不总是对平台零售商有利,当零售商的跨渠道影响力高于一定阈值,零售商的利润会先因披露策略改变而大幅降低,后随着零售商影响力的增加而上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华清  葛泽慧  陈丽华  
制造商渠道入侵是普遍存在的商业现象。现有文献广泛关注制造商的渠道运营策略,而较少研究渠道入侵下的零售商应对措施。考虑到零售商在获取消费者信息方面的优势,本文在双渠道环境下首先研究了制造商的渠道销售策略和产品质量决策,进而提出了零售商应对渠道入侵的最佳信息获取策略。研究发现:1)当市场中消费者质量偏好较高时,双渠道中均有销售市场,反之可能出现“渠道关闭”的情况;2)不同信息获取策略(承诺/依赖)将分别通过“激励效应”和“诱导效应”促使制造商提升产品质量,进而提高渠道销售价格;3)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最佳信息获取策略,该策略能最大程度上激励制造商投入质量研发,在保证零售商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消费者期望效用处于最高水平。本文为零售商应对制造商渠道入侵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期望效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邓力  郑建国  赵瑞娟  
研究了存在一个外部性非品牌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品牌制造商具有质量信息披露能力,且可以选择采取信息获取预测消费者质量偏好时,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及质量信息披露决策。建模描述了存在不同质量偏好消费者的市场中品牌产品和非品牌产品的需求,得出终端定价,以及有无信息获取条件下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策略,进一步得到其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分析了信息获取对品牌制造商定价及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低类型消费者,品牌制造商更愿意向高类型消费者披露信息;品牌制造商信息披露的意愿随着零售商获取非品牌产品成本的增加而降低;信息获取对零售商不利,对品牌制造商的影响与市场容量有关;采取信息获取行动后,品牌制造商会对高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增大,但对低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变化与市场容量有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佳佳  李芳  
研究了制造商渠道入侵情形下零售商是否引入双渠道策略。分别建立了无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单渠道销售、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单渠道销售、无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双渠道销售和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双渠道销售四个博弈模型。得到了模型的均衡解,分析了制造商的渠道入侵策略和零售商的双渠道策略。结果发现:零售商和制造商同时选择渠道策略时,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双渠道销售的渠道策略下双方利润都可能增加,实现共赢,随着消费者线上渠道接受度增加,制造商会侵蚀零售商的利润。最后,讨论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先后选择渠道策略对均衡的影响,说明核心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经有国  申诗谣  刘震  
针对消费者具有公平关切和渠道偏好的情形,研究入侵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分别刻画了入侵制造商网络直销和传统零售渠道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分析入侵制造商产品估值的购买阈值高于(情形1)或低于(情形2)在位制造商产品的情形。研究表明:(1)网络直销渠道下,当情形1成立且产品质量对比系数较大时,或仅当情形2成立时,定价与公平关切敏感系数呈负相关;情形1,2下,定价与渠道相对偏好系数均呈正相关。(2)传统零售渠道下,两种情形的批发价均与公平关切敏感系数呈负相关。(3)无论情形1还是情形2下,网络直销渠道的售价始终低于零售渠道。(4)情形1下,当网络渠道相对偏好系数较大时,入侵制造商应选择网络直销渠道;情形2下,当网络渠道相对偏好系数和公平敏感系数较小时,零售渠道是首选。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相关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川  黄夏燕  
文章重新审视供应链成本信息披露机制治理效力的实现问题,构建了供应商成本信息披露、制造商成本信息使用与制造商治理绩效的理论框架。通过对268份制造企业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供应商成本信息披露显著影响制造商成本信息使用;制造商的治理绩效与制造商如何使用成本信息有关。具体而言,成本信息的供应商管理导向只能提高产品成本控制绩效,而产品管理导向可以提高产品成本控制绩效与产品渐进式创新绩效。成本信息使用行为对实现供应链成本信息披露机制治理效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的研究为制造商合理使用成本信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秋香  邓清  黄毅敏  
从新零售视角出发,构建由制造商和体验店形成的新零售销售渠道。研究新零售渠道入侵前后的两阶段供应链演化模型,分别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模型下对比了决策者的最优价格,并分析在渠道入侵前后各变量对渠道定价和参与者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渠道入侵后的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下,随着新零售渠道偏好率的增加,新零售价格增加,传统零售价格下降,网络直销价格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2)无论是渠道入侵前还是渠道入侵后,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利润总是高于分散决策下的利润。(3)新零售渠道偏好率的增长会增加制造商利润,同时减少零售商利润,因此新零售渠道偏好率会增强制造商渠道入侵动机。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发现一定条件下渠道入侵可以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从而实现帕累托优化,对供应链系统是有利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本荣  杨超  杨珺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企业销售模式发生改变,直销渠道入侵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采用。影响制造商渠道入侵策略选择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供应链中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但在闭环供应链背景下关于产品再制造对制造商渠道入侵策略选择影响的分析还非常有限。基于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回收模式选择的不同,研究制造商回收和零售商回收两种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及对零售商、供应链系统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运用Cournot模型刻画直销与传统零售渠道之间的竞争行为,建立两种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模型,并得到均衡结果。利用算例分析不同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对供应链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无论制造商是否进行渠道入侵,制造商回收模式对制造商、闭环供应链系统和消费者均更有利,而零售商回收模式下的利润更高。②如果传统零售渠道的成本优势足够大,制造商的渠道入侵行为使零售商受益。③当回收量不受需求量约束时,两种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最优渠道入侵策略相同;当回收量受需求量约束时,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能带来更高的增量利润,但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受益于渠道入侵的区间更大,且制造商渠道入侵对零售商更有利。回收模式是影响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的渠道选择决策提供帮助,并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在制定相关回收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回收模式与制造商渠道入侵之间的内在关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闵杰   徐小禹   欧剑   曹宗宏  
考虑由一个合同制造商(Contract Manufacturer, CM)和一个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组成的二级供应链,CM在为OEM代工的同时,也引入自己的品牌与OEM竞争。在OEM能够获取消费者质量偏好信息的前提下,分析不同信息结构和CM高质量入侵行为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CM入侵总是对自身有利,而对OEM不利。(2)信息不对称始终损害CM的利益,但只有在CM入侵且高低偏好市场之间的差异较大时才损害OEM的利润。(3)若真实市场偏好较高,且不掌握信息的CM对市场信心较弱,则OEM产品的定价能使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都得到满足。(4)提高代工产品的质量在CM不入侵或者信息对称下对CM有利,而其余情况下是否有利与CM销售成本有关。进一步讨论了消费者偏好信息的作用,发现多数情况下OEM不获取消费者信息对自身更有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邓力  郑建国  赵瑞娟  
研究了存在盗版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正版制造商具有质量信息披露能力,且盗版产品可以"搭便车"时,正版制造商的定价及质量信息披露决策。建模描述了消费者购买正版、盗版产品的效用权衡,得出正版产品的渠道需求及终端定价,以及不同产品质量条件下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策略,进一步得到披露成本约束下的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分析了盗版水平对制造商定价及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盗版产品的存在导致零售商和制造商采取分段定价策略;盗版程度越高,制造商的议价能力越低,可以制定的批发价越低,且制造商会在更低的产品质量水平下决策;制造商只有在产品质量、披露成本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才愿意披露信息。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甫  吕一帆  薛玲  郭萍  谢鸿飞  李小飞  
通过构建由一个在位制造商、一个外部高质量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了当在位制造商占主导地位时,外部高质量制造商入侵对供应链成员均衡决策的影响以及在位制造商面对高质量外部制造商入侵的整合策略选择问题。分析比较了在不同策略下,两种产品的批发价、售价、服务、利润等均衡解。研究发现:外部制造商的入侵能削弱供应链中的双重边际效应,有利于零售商和消费者。在位制造商不进行整合策略是其严格劣策略,在位制造商的最优整合策略受产品差异度、服务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综合影响。当在位制造商选择纵向整合时,能进一步削弱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对供应链系统总绩效和消费者有利,应尽量避免制造商之间的 横向整合。相比于完全整合,在位制造商更倾向于部分整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强   徐常皓   聂佳佳  
研究绿色供应链中零售商的成本分担策略下制造商的渠道入侵问题。通过构建不同策略组合下的博弈模型,得出模型的均衡解,分析双方的均衡策略及其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在制造商渠道入侵情况下必定不会采用成本分担策略,且零售商的利润总是因制造商的渠道入侵而受损。零售商在制造商不进行渠道入侵情况下是否采用成本分担策略与其成本分担的比例有关。制造商总是在固定直销成本较低时选择渠道入侵,在固定直销成本较高时放弃渠道入侵,但是在固定直销成本居中时,制造商的入侵策略取决于零售商是否会采用成本分担策略,制造商可能会放弃渠道入侵以使得零售商进行成本分担,此时双方实现共赢。拓展分析中零售商提供成本分担契约情形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固定直销成本处于中间范围时的利润均得到改善,并且可能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和产品绿色水平的“三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