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203)
2022(1215)
2021(1210)
2020(1041)
2019(2314)
2018(2242)
2017(4377)
2016(2518)
2015(3067)
2014(3243)
2013(3225)
2012(3095)
2011(2622)
2010(2881)
2009(2849)
2008(2971)
2007(2787)
2006(2740)
2005(2789)
2004(2541)
作者
(8018)
(6564)
(6478)
(6463)
(4316)
(3196)
(2968)
(2535)
(2464)
(2455)
(2342)
(2286)
(2186)
(2131)
(2091)
(2059)
(1946)
(1924)
(1894)
(1837)
(1683)
(1619)
(1573)
(1572)
(1502)
(1493)
(1471)
(1417)
(1384)
(1362)
学科
(10685)
经济(10660)
管理(8509)
(8102)
(6592)
企业(6592)
中国(4250)
(4139)
(3819)
(3654)
地方(3355)
(2729)
方法(2691)
(2580)
银行(2580)
(2564)
财务(2536)
财务管理(2525)
税收(2477)
(2451)
(2432)
贸易(2430)
(2410)
农业(2327)
企业财务(2323)
(2285)
业经(2269)
(2187)
金融(2187)
(2139)
机构
学院(38688)
大学(38397)
(15659)
经济(15187)
研究(14312)
管理(13559)
中国(12701)
理学(10406)
理学院(10270)
管理学(10057)
管理学院(9974)
(9365)
(8679)
(7996)
科学(7912)
(7133)
中心(6847)
研究所(6659)
财经(6488)
北京(6183)
(6081)
(5853)
(5691)
(5515)
(5404)
师范(5386)
人民(4994)
(4921)
(4911)
银行(4710)
基金
项目(18531)
研究(14711)
科学(14144)
基金(12420)
(10401)
国家(10300)
科学基金(8558)
社会(8482)
社会科(7964)
社会科学(7960)
(7516)
教育(6752)
编号(6347)
成果(6326)
(6288)
基金项目(6014)
资助(5944)
自然(5343)
自然科(5216)
自然科学(5216)
自然科学基金(5093)
课题(4994)
(4234)
(4228)
重点(4219)
(4058)
(3864)
项目编号(3764)
规划(3629)
(3622)
期刊
(23199)
经济(23199)
研究(15309)
中国(9128)
(7881)
(6726)
金融(6726)
(6204)
管理(6045)
教育(5480)
学报(4489)
科学(4351)
技术(4127)
农业(3858)
业经(3738)
大学(3514)
财经(3403)
问题(3326)
(3163)
学学(3128)
(2977)
经济研究(2974)
(2883)
国际(2803)
会计(2472)
理论(2360)
(2304)
图书(2229)
税务(2100)
农业经济(2053)
共检索到73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郑建风   管玉静   曾雄超   赵志昊   朱志红   杜浩铭  
班轮运输枢纽港选址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班轮运输网络设计问题,是班轮运输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班轮运输网络的空间结构特性,集装箱货流主要集中在一些重要的航道上,使得班轮运输枢纽港选址问题区别于传统的枢纽选址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考虑班轮运输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的枢纽港选址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数学规划模型。首先,提出确定性枢纽港选址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不确定运输需求的枢纽港选址模型、不确定运输成本的枢纽港选址模型、不确定运输需求和不确定运输成本的枢纽港选址模型。在模型转化和求解上,采用鲁棒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转换和求解。最后,通过亚欧之间的班轮运输网络进行算例分析,来验证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乾   郑建风   张佳艺   郭力铭   朱志红   杜浩铭  
空箱调运成本已成为班轮运输公司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船舶运力对空箱调运的影响,可折叠集装箱的使用是班轮运输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可折叠集装箱的特点,研究了一类考虑空箱调运的班轮枢纽选址问题。在传统枢纽港选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综合考虑重箱和空箱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探讨空箱调运和可折叠集装箱的使用对枢纽港选址的影响。数值实验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可折叠集装箱的使用对枢纽港选址和喂给港分配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北欧,泽布吕赫会顶替安特卫普成为枢纽港,承担北欧大部分港口的空箱中转服务;在亚洲,香港由于较高的折叠展开作业成本,成为枢纽港的概率会略微下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任宗伟  葛雅丽  王玉娇  刘莉  陶晓明  
主要研究长江内河枢纽港中位选址问题。首先,阐述了枢纽港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其次,分析长江流域主要港口的现状;然后建立基于成本最低的整数规划模型,对长江流域主要的21个港口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枢纽港的最优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珩  张存禄  黄培清  
本文首先界定了现代物流的基本内涵 ,归纳了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特征 ,讨论了传统运输枢纽向物流中心城市过渡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针对物流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共同性问题系统总结了规划建设中的原则、主要任务与实施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剑华  
一、远东地区经济贸易快速增长 除日本以外的远东1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在过去10年中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是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在1986~1995年的10年中,上述10国(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率约为7%,远远超过全球工业发达国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裴利奇  刘晓  
随着快递货量飞速增长,对快递公司枢纽站货量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通过建立中转站分担快递枢纽货量压力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且每日快递货量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在不确定需求下,以时效和总成本为目标的快递枢纽中转站双目标整数规划选址模型,并以DB快递公司上海区域为例,运用NSGA-Ⅱ方法求解。求解结果表明NSGA-Ⅱ方法,在求解质量上与ε约束法非常相近,且求解速度远好于约束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旭  刘丽伟  
数字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近些年来,中国数字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经济保稳转增的重要支点。为促进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并填补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间的数字贸易鸿沟,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首要任务是打造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背景,在阐述数字贸易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剖析了上海打造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的现实基础、优势条件及严峻挑战,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统计问题、法律法规问题、安全与开放问题、巨额逆差问题提出了路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国平  宗蓓华  
海上集装箱运输中轴辐式运输网络的形成是集装箱枢纽港产生的直接原因。文章通过海上集装箱运输中的范围经济说明了轴辐式运输网络形成的动因和条件,并通过集装箱枢纽港在轴辐式运输网络获取范围经济上的作用,解释了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洪磊  
针对亚洲很多区域港口群中存在的"双枢纽港"发展模式,以上海港和宁波港为例建立了双枢纽港投资决策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研究港口如何将投资分配到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增值系统两个领域。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步骤和求解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投资的经济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骆许蓓  
西部地区发展对中国经济均衡增长作用重大 ,本文应用静态比较均衡模型 ,着重讨论“需求拉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 ,定义“国内调整需求”为贸易伙伴省份“进口需求”的加权总和 ,论证其作为市场接近性 (Marketaccessibility)衡量标准的优越性 ;然后 ,分析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强调基础设施改善降低运输成本 ,增加伙伴省份需求对本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阐明改善交通运输枢纽省份基础设施对增加内陆地区市场接近性的重要作用。模拟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 ,如Fujita等的经济中心浮现理论 (Emergenceofeconomiccenters)所预言 ,改善中部交通运输枢纽省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宏亮  
根据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结合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定位,通过AHP模型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四个维度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成金  张梦天  程佳佳  
以离岸枢纽港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离岸枢纽港的发展模式与机制。首先着眼于理论分析,界定了离岸枢纽的概念内涵,解析了其发展特征,总结离岸枢纽的基本空间模式,对比分析了其差异;然后以轴辐式离岸枢纽为主,着眼于实证研究,选择长江三角洲的洋山深水港作为案例,详细分析了洋山港的建设过程、吞吐量增长和航线网络拓展,从城市转型与港口功能转型的角度论述了其产生机理,并从港口建设管制、航运网络与货箱喂给、经济自组织等角度,深入揭示了离岸枢纽的发展机制与空间运营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莉琳  季鹏  
由中国发起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沿线区域港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对海上丝绸之路航运网络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港航网络结构存在区域化、整体性较脆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运输成本最小化原则,综合考虑国家间贸易流量、货种结构、区域企业联系及安全地缘环境等因素,利用O'Kelly的枢纽区位优化方法,对沿线区域的枢纽港口进行了优化选择,分别为:中国的广州港、深圳港,东南亚的新加坡,南亚的科伦坡、瓜达尔港,西亚北非的吉达港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塞得港,构成沿线区域港口联动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奚静  刘俐  解晓灵  
以既有物流园区的货运中转枢纽作为当前多式联运中转枢纽选址的备选地点,综合考虑货运量、货运成本、碳排放等影响因素,利用鲍摩-瓦尔夫模型,以包含货运中转枢纽的运营成本、该批货物在货运中转枢纽前后两段路程的总运输成本、在货运中转枢纽的中转存储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多式联运中转枢纽选址模型,求解得出最终选取南京作为最佳的中转枢纽选址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尹莉  徐菱  
从运输费用最低出发,考虑多式联运型物流网络中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成本与时间、枢纽点间货物运输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服务时间的约束,建立了多式联运型物流网络的货运枢纽选址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将问题转化为UFL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能有效地求解带时间约束的多运输方式组合问题,对物流承运商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组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