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9)
- 2023(17310)
- 2022(14721)
- 2021(13521)
- 2020(11446)
- 2019(25642)
- 2018(25382)
- 2017(48827)
- 2016(26165)
- 2015(29143)
- 2014(28434)
- 2013(28117)
- 2012(25403)
- 2011(22510)
- 2010(22572)
- 2009(21455)
- 2008(20346)
- 2007(18011)
- 2006(15925)
- 2005(14281)
- 学科
- 济(107049)
- 经济(106930)
- 业(99275)
- 管理(90342)
- 企(90010)
- 企业(90010)
- 方法(48093)
- 数学(38329)
- 数学方法(37898)
- 业经(34190)
- 财(32710)
- 农(32403)
- 中国(30454)
- 融(27431)
- 金融(27429)
- 银(25806)
- 银行(25767)
- 行(24861)
- 务(24633)
- 财务(24558)
- 财务管理(24532)
- 技术(23388)
- 企业财务(23282)
- 农业(23122)
- 制(23018)
- 地方(21395)
- 理论(21282)
- 和(19437)
- 环境(19295)
- 划(18980)
- 机构
- 学院(368000)
- 大学(362056)
- 管理(150177)
- 济(148717)
- 经济(145563)
- 理学(129308)
- 理学院(128049)
- 管理学(126048)
- 管理学院(125400)
- 研究(115668)
- 中国(93937)
- 京(76484)
- 科学(70427)
- 财(69043)
- 农(58298)
- 所(57091)
- 财经(55418)
- 中心(54328)
- 江(54102)
- 业大(53363)
- 研究所(51746)
- 经(50342)
- 北京(48058)
- 农业(45628)
- 范(44742)
- 州(44416)
- 师范(44332)
- 经济学(44056)
- 院(42219)
- 财经大学(41056)
- 基金
- 项目(247708)
- 科学(195801)
- 研究(184263)
- 基金(179626)
- 家(154847)
- 国家(153467)
- 科学基金(133972)
- 社会(116355)
- 社会科(110407)
- 社会科学(110380)
- 省(98403)
- 基金项目(95396)
- 自然(86551)
- 自然科(84556)
- 自然科学(84539)
- 教育(83504)
- 自然科学基金(83021)
- 划(80730)
- 编号(75766)
- 资助(73422)
- 成果(59331)
- 重点(54863)
- 创(54179)
- 部(53735)
- 发(53272)
- 课题(51221)
- 创新(49954)
- 国家社会(47636)
- 项目编号(47302)
- 科研(47023)
- 期刊
- 济(165616)
- 经济(165616)
- 研究(106443)
- 中国(68846)
- 管理(59494)
- 财(55452)
- 农(54046)
- 学报(52210)
- 科学(50307)
- 融(41871)
- 金融(41871)
- 大学(40216)
- 学学(38257)
- 教育(37458)
- 农业(37410)
- 技术(35901)
- 业经(29519)
- 财经(27008)
- 经济研究(25796)
- 经(23163)
- 业(21437)
- 技术经济(20788)
- 问题(20786)
- 科技(18282)
- 现代(18171)
- 理论(17600)
- 商业(17082)
- 财会(17045)
- 图书(16610)
- 实践(15932)
共检索到543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子凤 王玥 贾卫峰 成泷
通过提升技术融合能力拓展组织边界,对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和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以21家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TOE框架和组态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技术融合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和技术融合度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存在4条支撑企业实现高水平技术融合的路径,可归纳为环境波动—技术驱动型、环境波动—资源支撑型、环境平衡—组织支撑—政府拉动型以及技术动荡—组织支撑—政府拉动型。当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均高时,技术广度与组织冗余之间具有替代关系;当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均低时,组织冗余与政府补助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在联动匹配中,企业技术环境不确定性是超高技术融合度组态的核心条件。企业非高技术融合度的实现路径有3条,且与高技术融合度路径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不确定性环境下技术融合多重影响因素间复杂互动关系的理论认识,揭示企业技术融合的支撑力量与推动因素,为提升企业技术融合水平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子凤 于贵琪 贾卫峰 成泷
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组织构型理论,借助TOE分析框架和fsQCA方法,以中国26家工业机器人企业为案例,探究不确定性环境下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维度七个前因条件对市场融合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单一前因条件不能构成企业高市场融合的必要条件;存在四类高市场融合适配组态,即“强技术推动”型、“技术-资源并举”型、“环境拉动”型和“环境-技术并举”型;企业非高市场融合前因组态亦为四类,与高市场融合组态存在非对称性关系。据此提出政策管理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春霞 王婧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现有的融资特点。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必须突破资金瓶颈。文章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重点,提出了相对应的融资策略,以减少融资成本。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企业 融资策略 生命周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晶 郑娟 和雅娴
在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视角,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指标及调节作用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研发人员与资金的投入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规模和高管持股均对研发资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R&D人员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苗雨君 薛桂鑫
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已经来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所以本文选取了18个财务指标为研究变量,剔除数据不全和ST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企业9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以2010至2014年财务报表数据的平均值为基础,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因子分析法 财务绩效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晶 郑娟 和雅娴
在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视角,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指标及调节作用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研发人员与资金的投入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规模和高管持股均对研发资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R&D人员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苗雨君 薛桂鑫
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已经来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所以本文选取了18个财务指标为研究变量,剔除数据不全和ST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企业9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以2010至2014年财务报表数据的平均值为基础,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因子分析法 财务绩效评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舒阳 庄亚明
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融资对象以及契约设计会对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组态视角探索了融资契约配置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单一出资主体难以构成高投入的必要条件,而内源融资是创新产出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低负债下的政府背书方案与股东驱动方案触发了创新高投入,补助响应方案、股东迎合方案与债权约束方案偏向提高创新数量,而内源驱动方案更利于创新质量的提升。进一步考察退补政策的影响,发现创新投入阶段形成了出资主体由外向内转变的趋势,且产出阶段在增强股权人创新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债权人包容与治理作用。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各融资渠道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发挥多元融资方式的协同作用,根据宏观制度冲击动态安排融资契约配置;政府应发挥补贴对资本市场的信号传递作用,完善市场创新融资环境,建立健全创新的风险监测、评估与补救等综合治理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辉 周晶 夏文蕾 程佳银 黄炜
[目的/意义]高质量的专利技术研发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识别企业技术专利研发方向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研发资源实现创新突破,降低企业研发方向的不确定性。[方法/过程]首先,结合行业整体技术热点趋势与标杆企业技术态势,明确重点技术类别;其次,基于专利竞争力识别目标企业的绝对优势技术和相对优势技术类别,进而对目标企业进行个性化技术偏好分析;最后,借助LDA模型识别技术主题,明确企业未来专利技术研发方向。[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标杆企业的技术布局对行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同时,目标企业应以绝对优势技术为核心,发展自身相对优势技术,形成多技术核心的创新型企业。[局限]由于专利申请流程的时滞性,在新兴技术专利优势识别上有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
标杆分析 优势识别 专利分析 技术预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文蕾 余辉 程佳银 周晶 陈晓芳
文章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样本,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数字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环境绩效的多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环境绩效受到多个条件变量的共同影响,技术、组织和环境这三个层面的条件变量均不是实现高环境绩效的必要条件;高环境绩效存在5条路径,分别为组织—环境协同型、环境主导型、环境—技术扶持型、技术—组织—环境协同型和环境—组织推动型;低环境绩效有4条路径,分别为技术缺乏型、环境薄弱型、单一因素型、组织缺失型。
关键词:
数字化 新能源汽车 环境绩效 组态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涛 高悦
构建标准合作网络有利于加速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但对于技术标准化这一动态过程,目前关于标准合作网络与企业技术标准化以及网络嵌入性影响机制的研究均较为缺乏。因此,基于合作网络视角,将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划分为静态的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和动态的技术标准推广能力、网络嵌入性分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以2001—2020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参与起草相关标准的145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法探讨网络嵌入性对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中心度与企业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和推广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网络密度与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呈负相关、与推广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过高的网络密度会阻碍技术标准的发展却有利于知识在网络中的传播;关系强度与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推广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负向调节中心度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且负向调节网络密度与技术标准制定能力的关系,但对网络密度与标准推广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企业应加强产学研政合作,在标准合作网络建设中注意主动择优选择合作伙伴并把握合适的关系强度,按照自身战略目标和所处环境来选择最优网络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筱江
使用正确的竞争策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核心和灵魂。本文通过SCP工具和波特"五力"竞争模型详细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市场风险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驱动、并购重组、成本优先、模式创新等竞争策略。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钻石模型 企业竞争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德勇 刘涵
中国是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在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市场。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出口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在描述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口所遇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出口 贸易壁垒:自主创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宋洋 刘艳秋 孙琦 徐海涛 陈明非
针对不确定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供应商库存管理(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抗中断策略问题,设计VMI管理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抗中断策略。引入制造商和零售商中断预测失误和消费者中断延迟选择偏好,构建不确定性中断环境下汽车供应链利润模型,在不同中断环境下得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抗中断能力及零售商库存量的最优决策。进一步剖析供应链VMI四种抗中断能力和库存量均衡,给出运用变量调节供应链均衡博弈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
中断 预测失误 抗中断能力 库存量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