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4)
2023(17486)
2022(14869)
2021(13658)
2020(11717)
2019(26248)
2018(25971)
2017(49558)
2016(26928)
2015(29864)
2014(29288)
2013(28573)
2012(25970)
2011(23255)
2010(23093)
2009(21498)
2008(20833)
2007(18671)
2006(16090)
2005(13784)
作者
(77759)
(65318)
(65176)
(61886)
(40905)
(31578)
(29653)
(25801)
(24646)
(23121)
(22060)
(21847)
(20436)
(20412)
(20081)
(20037)
(20007)
(19197)
(18770)
(18756)
(16392)
(15914)
(15668)
(14894)
(14868)
(14544)
(14463)
(14448)
(13214)
(13139)
学科
(106888)
经济(106774)
(77861)
管理(73205)
(56428)
企业(56428)
方法(49652)
(49089)
数学(44121)
数学方法(43550)
农业(32332)
(27671)
业经(27236)
中国(26814)
(21678)
(21311)
贸易(21305)
(20748)
(20128)
地方(19808)
(17150)
财务(17101)
财务管理(17059)
技术(16372)
企业财务(16142)
(15980)
银行(15912)
环境(15623)
理论(15541)
(15097)
机构
学院(377333)
大学(371755)
(151418)
经济(148472)
管理(145183)
理学(126878)
理学院(125539)
管理学(123096)
管理学院(122428)
研究(122247)
中国(92864)
(84853)
科学(78903)
(75807)
(66729)
农业(66385)
业大(65738)
(62141)
中心(59430)
研究所(56956)
(55880)
财经(53975)
(49225)
(47420)
师范(46798)
北京(45888)
经济学(45808)
(44221)
(43007)
农业大学(42169)
基金
项目(263159)
科学(206207)
基金(191086)
研究(186365)
(169162)
国家(167720)
科学基金(143251)
社会(118638)
社会科(112222)
社会科学(112187)
(105407)
基金项目(101506)
自然(94877)
自然科(92774)
自然科学(92743)
自然科学基金(91081)
(87904)
教育(85715)
资助(77118)
编号(75787)
重点(59418)
成果(59222)
(57174)
(56669)
(55403)
科研(51787)
创新(51776)
课题(51002)
计划(49888)
国家社会(49330)
期刊
(162424)
经济(162424)
研究(98232)
(83105)
中国(68784)
学报(66651)
科学(58363)
农业(56052)
(51460)
大学(49732)
管理(48113)
学学(47544)
教育(34575)
(33693)
金融(33693)
业经(33257)
技术(31699)
(28251)
财经(25371)
经济研究(25006)
问题(22410)
(21783)
(21025)
统计(18726)
业大(18079)
科技(18027)
技术经济(17955)
商业(17630)
(17249)
世界(16815)
共检索到536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李宝值  
为何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但消费却受到制约?对此,持久收入假说不能提供充分的解释。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缓冲存货模型,通过引入市民化因素,扩展不确定性的内涵,改进不确定性方向的界定方法,构建了一个中国情景下的农民工消费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市民化背景下农民工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对其消费的影响。主要结论有: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利于增加其收入,进而有利于提升其消费水平,但是,该路径因受制于不确定性而效果不佳;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利于减少农民工收入的不确定性及其医疗和子女教育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其消费水平。因此,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的思路应该从提高其收入水平扩展至降低其所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学涛  李明文  王振华  江金启  
引入效用理论的分析框架,采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基于CGSS数据测度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不确定性及其协同不确定性、异质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误差的分解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总不确定性的绝对值为0.018;总不确定性中协同不确定性占比达到81.62%,而异质不确定性占比不到20%;不同农民工群体间的不确定性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及从事高技能工作或自雇的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不确定性较低。健康状况、社会资本和区域变量等因素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不确定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资性收入、高技能和自雇职业等因素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军  沈政  宣轩  
本文基于山东省583位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农民肉类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工的肉类消费水平,收入需求弹性为1.798,肉类消费对于农民工来说属于奢侈消费;工作单位包吃、参与城镇医疗保险以及从事建筑行业对农民工肉类消费需求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担心工资拖欠问题的农民工,其肉类消费水平更低。以上结论对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流动、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时代。农民工一方面难以从资本那里获得稳定工作和报酬的承诺,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国家那里获得充足且稳定的保障预期。田野调查发现,农民工深切地体验到就业市场、社会保障、社会资本、城市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风险体验形塑了农民工不确定性的乡城迁移态度以及非永久迁移的行动选择。从深层次看,农民工的非永久迁移,实质是生存理性下的一种再传统化行动,即希望通过回归村落共同体以应对系统风险。为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应注重村落共同体的维续和发展,给予农民工逆城镇化的机会。同时,应采取流动的城镇化策略,即不应以定居的视角来推动城镇化,而是建立一个开放流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那样可能更能满足农民工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万霞  秦中春  
本文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10年对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教育情况与其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职业教育对农民就业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单位性质、任职情况、参与社会保险情况及工作环境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对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就业环境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及个人的教育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万霞  
我国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技能,职业教育发展落后,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的理论基础上,实证分析职业教育和不同类别的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对全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多重选择logit概率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助于农民工从事技术岗位及管理工作;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类别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建明  袁玉洁  
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375份农民工调研数据,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愿望强烈的农民工和持有无所谓或不知道态度的中间人群这三类人群的群体特征,通过建立Logi st i c回归模型对影响其市民化意愿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众多因素中,农民工个体特征、收入消费水平、社会生活状况等因素对其市民化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重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代际差异,尤其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等利益诉求;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高中及以上阶段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工工作技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曾福生  周化明  
本文以25个省(区、市)1141个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行业从业累积时间、岗位从业累积时间、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和所处企业或单位的行业性质这7个变量对其职位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血缘地缘关系的利用情况、企业所在区域变量对农民工职位提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体来说,男性、在制造业和内陆地区中小城市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行业和岗位从业时间越长、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越多的农民工,其职业发展越好。此外,农民工的婚姻状况、职业社会关系的利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娟  尹庆双  
人口特征、家庭特征、就业偏好都对农民工自我雇佣选择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为农民工优化就业选择奠定良好基础,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限制了农民工由雇员向自雇者这一就业身份的转变。自雇仍是农民工就业的一种次优选择,随着家庭流动规模的扩大,其不失为一种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就业选择。随着农民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提升以及外部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自雇"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矛盾的同时,有助于农民工实现更高收入,谋取更大发展空间,激活市场活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洪霞  
本文通过对全国797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实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月均收入、受教育水平、打工时间、遇到困难求助城市市民的数量、主要交往对象以及社区参与情况7个变量对市民化的实现影响显著,其中月均收入、受教育水平、打工时间、求助人数与社区参与情况与市民化的实现呈正相关,性别变量中男性农民工市民化的倾向比女性更大,主要交往对象越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越有利于其实现市民化。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升角度提出了相应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实现进程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增阳  姬生翔  
在全国性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归属感、权益保障水平、剥夺感方面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工非制度化维权倾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年龄与非制度化维权倾向呈反比,收入、相对剥夺感与非制度化维权倾向呈正比,女性、党员、零售业、无绝对剥夺感的农民工的非制度维权倾向相对更弱一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学斌  熊洁  
本文利用2014年重庆市农民工家庭实地调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外来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个人和家庭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性别、文化程度、迁出地、居留时间、周工作小时数、工作单位性质、个人月收入等个人因素和住房性质、家庭月收入、本地亲戚数量等家庭因素均是影响农民工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昕  张翼  
本文利用全国106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在流入地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在流入地的收入对其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在老家的收入对其住房消费影响不显著,但农民工在老家有住房对其在流入地的住房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代表人口规模、住房价格等地域因素的流入地城市行政级别对农民工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农民工家庭食品消费、子女教育等非住房支出对其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民工住房消费影响显著但作用有限。本文认为,解决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增加农民工收入,完善包括养老、教育、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有助于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涛  
基于中部地区782户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模型分析了金融供给侧因素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渠道选择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年龄偏大的返乡农民工偏向于从正式金融组织处获得创业融资;男性、年龄偏小的返乡农民工偏向于从非正式金融组织处获得创业融资;金融产品审批及金融服务便捷化、主动化,机制健全的创业奖励性及金融政策使得返乡农民工偏好于正式金融组织。财政奖励性资金的评价及评审机制不健全等导致的寻租问题,均干扰着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为此,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国家金融支持及创业资金与奖励性体制机制,有利于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的需求,提高创业效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云  邓睿  
基于重庆主城九区421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主观判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状况、社区参与、服务惠及等因素都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社区的主观判断。据此提出应从政策导向层面注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稳定性,改善其社区参与状况,推动社区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尽快帮助其实现由城市进入向社区融入的关键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