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2)
2023(12993)
2022(11375)
2021(10643)
2020(8920)
2019(20883)
2018(20442)
2017(39991)
2016(21312)
2015(24257)
2014(23980)
2013(23971)
2012(21827)
2011(19734)
2010(19297)
2009(17710)
2008(16952)
2007(14459)
2006(12529)
2005(11025)
作者
(60199)
(49876)
(49560)
(47316)
(32001)
(23850)
(22481)
(19664)
(19032)
(17618)
(17161)
(16918)
(15764)
(15652)
(15517)
(15270)
(14891)
(14512)
(14259)
(14118)
(12244)
(12233)
(11933)
(11208)
(11140)
(11070)
(10910)
(10735)
(9964)
(9836)
学科
(92032)
经济(91924)
管理(58909)
(56569)
方法(46007)
(45414)
企业(45414)
数学(41255)
数学方法(40912)
中国(26206)
(23559)
(21900)
(18439)
贸易(18431)
业经(18180)
(17943)
(17594)
地方(16923)
农业(15791)
(14937)
环境(13865)
(13317)
(13108)
银行(13074)
(13019)
(13017)
金融(13015)
财务(12956)
技术(12939)
财务管理(12934)
机构
大学(307255)
学院(302424)
(131073)
经济(128663)
管理(123169)
理学(107865)
理学院(106738)
管理学(105125)
管理学院(104590)
研究(103524)
中国(77668)
(65303)
科学(61613)
(57115)
(50636)
财经(47286)
研究所(46504)
中心(45854)
(45460)
业大(43708)
(43447)
北京(41734)
经济学(41254)
(40484)
(38737)
师范(38436)
(37640)
经济学院(37460)
财经大学(35639)
农业(35616)
基金
项目(212774)
科学(168617)
基金(158182)
研究(155818)
(137511)
国家(136460)
科学基金(117739)
社会(101151)
社会科(96101)
社会科学(96079)
基金项目(83603)
(78849)
自然(75655)
自然科(73928)
自然科学(73912)
自然科学基金(72623)
教育(70352)
(67393)
资助(66088)
编号(61585)
成果(49355)
(48622)
重点(46992)
(44702)
(43631)
国家社会(42837)
教育部(42173)
课题(41710)
人文(40845)
创新(40784)
期刊
(134058)
经济(134058)
研究(91506)
中国(51979)
学报(45790)
科学(43544)
管理(43264)
(40642)
(39940)
大学(35235)
学学(33145)
教育(28909)
农业(28666)
(25204)
金融(25204)
技术(24504)
经济研究(23194)
财经(22862)
业经(20145)
(19507)
问题(17965)
(15234)
图书(15139)
技术经济(15102)
(15051)
理论(14994)
世界(14039)
科技(13861)
统计(13618)
实践(13436)
共检索到429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坤荣  谢勇  
本文从不确定性收入、社会保险的参与情况对中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界定,并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6)检验了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稳健OLS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表明:不确定性收入与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以显著降低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进一步显示:在各分位处,不确定性收入均对城镇居民储蓄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影响强度随着储蓄率分位的上升而下降;而在储蓄率分布的0.5及以上中高分位处,参加养老保险可以显著降低城镇家庭的储蓄率;在储蓄率分布的顶端,参加医疗保险也与城镇居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璋鑫  
文章以江苏省为例,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从不确定性角度对江苏省城镇居民1999-2012年期间高储蓄率进行分析,发现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使江苏省城镇居民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引发高储蓄率。因此应该采取如下对策:保障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支出的不确定性;健全消费信贷政策,解决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降低居民储蓄动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徐天祥  
用分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储蓄的因素,结果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储蓄并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前两期的储蓄是影响居民本期储蓄行为的重要因素;暂时收入对居民储蓄行为有正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民众支出的不确定性并未明显提高,因而不确定性对民众储蓄的影响显著但较弱;价格水平的变动和地区虚拟变量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生  吴超林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镇居民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与支出不确定性逐渐增加,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表明,收支不确定性对城镇储蓄存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支出不确定性的影响高于收入不确定性的影响,收支不确定性的影响高于支出不确定的影响。A股成交金额对城镇储蓄存款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股票市场并未对城镇储蓄存款起到明显的分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谢勇  
本文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框架内,使用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系统广义矩的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持久收入的增加和储蓄惯性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并且以上两方面因素可以对1997~2008年间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幅中的大部分进行解释;但与传统的LC-PIH模型不同,少儿抚养比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储蓄率,而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却产生了与之相反的影响。但公共支出的结构、通货膨胀率以及实际利率没有对城镇居民储蓄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东阳  张世伟  
基于中国微观数据,本文建立了家庭收入方程、消费方程和储蓄方程的半参数模型,用于分析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年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户主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家庭收入和家庭消费均明显上升,导致家庭储蓄率呈轻微上升趋势;随着户主年龄的上升,家庭收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家庭消费呈向右上倾斜的S型分布,导致家庭储蓄率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因此,政府发展教育事业,鼓励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助于拉动城镇居民消费,降低城镇居民储蓄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居民家庭福利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志仪  毛慧晓  
中国改革进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笔者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使用1990年~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数据,分析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相比收入不确定性,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影响更大;2000年以前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最大,2000年以后住房支出不确定性的影响加大,医疗支出不确定性和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勇辉  温娇秀  
一个普遍的看法是,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居民储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学者大都遵循西方预防性储蓄理论的轨迹分析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即认为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居民进行预防性储蓄的原因。本文认为,支出的不确定性同样也可以导致预防性储蓄,从而提出了我国预防性储蓄行为支出不确定性原因的问题,进而以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为例,对预防性储蓄行为的支出不确定性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周浩明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 1 991— 1 998年间平行面数据 ,采用工具变量和广义矩估计方法 ,对预防性储蓄模型进行估测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同类研究扼要综述 ,并着重介绍Dynan的预防性储蓄模型。第三部分是对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及估测方法的说明 ,最后给出本研究对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研究结果 ,以及对居民预防性储蓄产生原因所作的理论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志媛  盖骁敏  
使用1995—2016年省级城镇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老金依赖程度高的区域,老龄化加剧对储蓄率的降低作用更大;依赖程度低的区域,养老金占工资比例上升对储蓄率的降低作用更显著,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低会减少储蓄率;在职人员参保率上升,在依赖程度低的区域对储蓄率有降低作用,在依赖程度高的区域变为增加作用。因此,在依赖程度高的区域积极开发老年市场,在依赖程度低的区域继续增加参保人数,提高养老金并减少养老保险缴费,有利于降低居民储蓄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露露  
社会网络在正规金融和保险市场较健全的城镇地区是否能够通过风险分担降低家庭储蓄率,现有文献对此问题研究得极少。基于国家统计局2006—2014年4省市城镇家庭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双倍差分法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能够为城镇居民分担健康和收入风险,并进而降低其家庭储蓄率。本文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网络在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决策中的影响,也意味着进一步完善中国城镇地区的信贷和保险市场将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扩大内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兴山  孙景德  张超群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居民储蓄率的定义出发,以宁波市400户家庭家计调查数据为样本。得到: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率总体上大幅上升,但低收入家庭储蓄率较低且长期内并无明显上升。统计分解表明:高收人家庭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率的大幅提高是居民总储蓄率上升的主要推动力,而因子分析则得到影响居民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因素、不确定因素与收入增长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防止居民储蓄率进一步较快上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申朴  刘康兵  
本文通过对Campbell和Mankiw模型的扩展,结合1982—2000年间中国宏观经济有关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对转轨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首先证明城镇居民的当前消费对当前收入具有显著的过度敏感性,从而拒绝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目前在我国城镇居民中的适用性。并且进一步发现:在综合引进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和实际利率等变量后,敏感性系数进一步增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对消费增长率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实际利率也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最后,依据费雪方程将实际利率的作用进行分解,证实税后名义利率对消费不存在显著影响,实际利率的显著正效应主要源自预期通胀/通缩对消费的显著负效应而并非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