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0)
- 2023(10986)
- 2022(9146)
- 2021(8180)
- 2020(6825)
- 2019(15387)
- 2018(15585)
- 2017(28574)
- 2016(15870)
- 2015(17755)
- 2014(17931)
- 2013(17349)
- 2012(16326)
- 2011(15215)
- 2010(15546)
- 2009(14788)
- 2008(14365)
- 2007(13141)
- 2006(12192)
- 2005(11448)
- 学科
- 济(79564)
- 经济(79461)
- 管理(47617)
- 业(38045)
- 企(32692)
- 企业(32692)
- 方法(23003)
- 中国(20223)
- 地方(19716)
- 制(19683)
- 数学(19531)
- 数学方法(19342)
- 财(18534)
- 学(17096)
- 业经(16804)
- 农(16540)
- 体(15651)
- 地方经济(13247)
- 融(13073)
- 金融(13066)
- 银(12761)
- 银行(12724)
- 行(12298)
- 体制(11625)
- 理论(11374)
- 环境(11202)
- 农业(10471)
- 和(10018)
- 务(9482)
- 策(9470)
- 机构
- 大学(229966)
- 学院(228576)
- 济(101639)
- 经济(99479)
- 研究(88686)
- 管理(78639)
- 中国(67231)
- 理学(65508)
- 理学院(64715)
- 管理学(63588)
- 管理学院(63158)
- 科学(51729)
- 财(50811)
- 京(49882)
- 所(46187)
- 研究所(41291)
- 农(40222)
- 中心(38718)
- 江(37965)
- 财经(37767)
- 经(33968)
- 经济学(32682)
- 业大(32347)
- 院(32134)
- 北京(31967)
- 农业(31363)
- 范(29767)
- 师范(29347)
- 省(29115)
- 州(28920)
- 基金
- 项目(143298)
- 科学(111706)
- 研究(105301)
- 基金(102390)
- 家(90377)
- 国家(89626)
- 科学基金(74994)
- 社会(67702)
- 社会科(64003)
- 社会科学(63987)
- 省(56393)
- 基金项目(52378)
- 教育(48955)
- 划(47489)
- 自然(46328)
- 自然科(45181)
- 自然科学(45162)
- 自然科学基金(44352)
- 资助(42283)
- 编号(41419)
- 成果(36219)
- 重点(33526)
- 发(32217)
- 部(32019)
- 课题(31570)
- 制(30671)
- 创(29362)
- 国家社会(28555)
- 创新(27737)
- 性(27511)
共检索到378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认识改革目标的内涵,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分析新阶段推进改革的内在动力,找准改革的动力源;明确改革的担当主体和重点领域,有区别、有层次推进改革。并且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结合起来,针对前期一些积极主张改革的主体开始成为改革阻力、深化改革要追求"帕累托最优"的可能性变小这一现实,更加强调政府在改革中的推动作用,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重视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资源价格等方面的大胆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成真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真(北京铁道干部管理学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报告》中提出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第一,政府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不违反价值规律,不违反供求规律,不违反竞争规律。第二,要改革审批制,减少审批事项,必要时改审批制为核准制或备案制。第三,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照《宪法》和《物权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使之同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一系列领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的改革既是过去改革的继续,又是一个极具挑战的新征程。在经历了30余年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现在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复杂性和难度明显增大。特别是,既往的改革具有"帕累托改进"的特点,可以在最大化惠及人民群众而较少触及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进行,而当下的改革则不可避免要触及现行既得利益格局。因此,改革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必须啃硬骨头和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一个社会要能正常运转,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目的,包括生活比较富裕,较长的平均寿命,良好的治安,社会各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不过分悬殊等。这些目的之间各有联系,有的彼此相辅相成,有的又彼此抵触。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目的,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真实购买力都有较快的增长,日子过得宽裕,不那样“紧巴巴”。至于其它的目的则还要靠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石上松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和阶段石上松[编者按:《比较》在1985年7月创刊号上发表了郭树清、刘吉瑞、邱树芳《全面改革亟急总体规划》一文,这篇文章受到了体改领导部门的重视。当时,由体改委委托郭树清等同志研究中国体制改革的规划。本文是他们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蓝田方
软科学一词转借自计算机软件,是一类新兴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正因为新,所以它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严谨的定义,它的内涵和外延有待在今后发展中逐渐明确。在美国称为政策科学的,含义也类似。软科学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数学成就(特别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主要用以研究涉及生产力诸因素的复杂的政策课题,实现决策科学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第一,理顺产权关系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动力。在"后改革时代",理顺产权关系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要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要认识到国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理论创新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朱厚泽、杜润生、吴明瑜、保育钧、吴象、张卓元、周叔莲、陆学艺、贾康、李义平、刘佐、毛振华、何伟、晓亮、黄范章、赵人伟、吴念鲁、杨继绳、赵海宽、贾文广、杨启先、宋养琰等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分析,现将部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永跃 王世明
首先,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等诸多优势,但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生产要素会向市场化程度高、生产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投资产出率高且快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加快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也拉大了与其他区域间发展的差距。邓小平强调:"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裴长洪 彭磊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除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以外,还应通过深化改革寻求生机。当前,开放型经济领域应围绕加工贸易产品内销、贸易融资、跨境交易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淑梅
在新时代,为了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以公平与效率的有机平衡为基本路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主要包括:坚持不同所有制主体产权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激发各种所有制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政府和市场之间适度的张力关系,通过市场竞争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政府的监管和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追求"高含金量"的效率,实行效率变革;坚持共享发展,公平地分配改革成果。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有机平衡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廷惠 陈世栋
改革开放以来,以资源配置市场化为主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形成特色鲜明的改革路径,取得举世瞩目的改革成就。聚焦“为何改、为谁改、谁来改、改什么、怎样改”等核心问题,在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优化所有制结构、深化市场化改革等领域呈现清晰的理论逻辑。在所有制“公有+非公”共存共荣、经济运行“政府+市场”互补互促、宏观管理“长短”“供求”协同联动、分配方式“按劳+按要素”并存并举、改革方式“试点+系统”协同推进等方面,形成核心理念与标识性概念,拓展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内涵,形成中国自主的经济体制改革知识体系基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锚定“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核心,从技术进步、禀赋改善、制度效能三大维度纵深推进,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化 现代化 改革逻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作培
当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究竟应当沿着什么样的目标取向继续推进,对于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笔者是赞同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的,并认为这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依笔者之见,所谓市场取向的改革,就是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