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4)
2023(2405)
2022(1833)
2021(2081)
2020(1555)
2019(3739)
2018(3814)
2017(5310)
2016(4115)
2015(4622)
2014(4735)
2013(3777)
2012(3486)
2011(3380)
2010(3639)
2009(3020)
2008(2873)
2007(2711)
2006(2535)
2005(2452)
作者
(8293)
(6757)
(6692)
(6643)
(4333)
(3319)
(3252)
(2948)
(2586)
(2505)
(2359)
(2275)
(2266)
(2228)
(2172)
(2171)
(2170)
(2117)
(2072)
(2053)
(2045)
(1817)
(1744)
(1695)
(1590)
(1587)
(1581)
(1495)
(1490)
(1441)
学科
教育(18325)
中国(8825)
(7739)
理论(6311)
教学(5823)
(5533)
经济(5532)
思想(3505)
政治(3353)
(3336)
发展(3275)
研究(3216)
(3213)
(3153)
改革(3129)
高等(3021)
思想政治(2820)
政治教育(2820)
治教(2820)
管理(2804)
德育(2800)
教育改革(2769)
学法(2759)
教学法(2759)
经济学(2658)
学校(2534)
学理(2437)
学理论(2437)
(2357)
计算(2283)
机构
大学(49594)
学院(43685)
教育(25460)
研究(19971)
(18014)
师范(17955)
师范大学(15120)
(12506)
科学(11343)
职业(10574)
教育学(9885)
(9770)
技术(9726)
北京(8993)
研究所(8984)
(8773)
(8369)
经济(8304)
管理(8294)
中国(7442)
中心(7400)
教育学院(7258)
职业技术(7235)
(7050)
理学(6660)
理学院(6444)
(6334)
技术学院(6296)
管理学(6127)
管理学院(6009)
基金
研究(25694)
项目(24168)
教育(21263)
科学(19994)
成果(14443)
编号(13613)
基金(13111)
课题(13097)
社会(12909)
(11774)
社会科(11752)
社会科学(11751)
(11576)
(10949)
(10508)
国家(10242)
规划(9166)
(8351)
项目编号(8100)
研究成果(7956)
年度(7654)
科学基金(7605)
(7529)
重点(7269)
(7136)
(7061)
(7021)
(6992)
阶段(6973)
教育部(6836)
期刊
教育(44014)
研究(24654)
中国(19321)
职业(10535)
(10249)
经济(10249)
技术(7906)
技术教育(6892)
职业技术(6892)
职业技术教育(6892)
学报(5944)
大学(5484)
高等(4931)
成人(4679)
成人教育(4679)
科学(4382)
(4377)
论坛(4377)
高等教育(4326)
图书(3755)
(3715)
职教(3583)
发展(3494)
(3494)
(3416)
比较(3353)
(3302)
学学(3168)
书馆(2830)
图书馆(2830)
共检索到78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维智  
不教的思想是与关于教的思想相伴而生的,只是由于人们长期关注教、施行教,而导致那些不教的主张被忽视乃至于无视。不教的教育学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无为与顺应,通过不教达到比教更好的教育效果。不教的教育学要研究教的有限性、知识的可教性、学习者的学习与教师的教的关系、如何实施不教及反成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等问题。不教的教育学是"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当下正在发生一场信息技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改革和重构,网络一代的学习者更习惯于不教的学习方式,"互联网+"时代要求学校和教师实践不教的教育学,教育学正在发生"由教向不教"的颠覆性创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凯斯·齐默尔曼  陈荷男  
英国开放大学始终扮演着扰乱者、偶尔的麻烦制造者和游戏规则改变者的角色。1969年建校时许多人并不看好开放大学,因为当时学校既没有校园,也没有讲座,最根本的是——它是一所对所有没有入学资格的学生开放的大学。事实证明,怀疑者是错的: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大量普及、具有世界一流的教学与科研质量,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现在我们再次面对开放学习的未来。仅仅有学历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一系列的资格证书与实践经验。英国开放大学是欧洲第一所推出学分慕课(广受雇主欢迎的短期课程)的大学。同时,我们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创新型伙伴关系,在卫生保健、管理、数字科技等领域提供完成学位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茜  程都  
互联网金融是否具有颠覆性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热议,本文以颠覆性创新理论为基础,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别于金融互联网,前者属于颠覆性创新,而后者属于维持性创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本文从传统金融功能视角对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又运用PEST模型对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的条件进行了探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中国国情的颠覆性创新,实现了对传统金融功能的颠覆且具备发展空间,政府对待互联网金融既要监管又要扶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德力  
颠覆性创新是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市场突破、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时理想的选择,关于互联网领域商业模式颠覆性创新实例蕴涵的规律性东西的提炼和发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淘宝网以免费的商业模式打破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格局,成功地培育了中国网络购物的大市场。本文以淘宝网为例分析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占领市场份额,并探讨互联网领域商业模式颠覆性的创新条件、路径及其后续持续性的创新策略,旨在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现象学教育学作为一种从异域引入的教育理论资源对我国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因为它本质上是对传统教育学话语方式的瓦解。然而现象学教育学在进一步本土化过程中必然面临一种抉择:是完全颠覆还是向传统教育学回复,或是与传统教育学进行整合?我们认为其出路在于与传统教育学进行整合,这样它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主旨:走向生活世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骁  吴琴  余欣  
互联网时代,"跨界"已经成为热点问题,一些企业在跨界后甚至颠覆了传统的行业运作模式,但现有理论对组织跨界内部动因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对跨界颠覆的过程关注不够。本文通过对尚品宅配跨界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运用案例间的复制逻辑构建了组织跨界颠覆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组织跨界颠覆有以下三个时序阶段:①知识内化阶段,在组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催化下,组织通过跨界涉入活动转化边界以外的异质性知识,拓展组织知识池。②组织边界跨越阶段,组织通过环境洞察能力前瞻性地识别跨行业机会和本行业威胁,然后以IT能力为载体,利用组织柔性能力整合冗余资源,开展跨界经营以实现不同的组织目标。③颠覆阶段,组织以客户价值为导向,通过创新商业模式颠覆行业传统的运作模式,实现"创造性破坏"。此外,本文还探究了不同目标导向组织边界跨越策略的适用情境。能力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内部风险低,外部风险高的情境;效率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外部风险低,内部风险高的情境;而权力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内外部风险都高的情境。本文运用丰富的案例资料呈现组织边界演化的微观细节,为解释跨界颠覆新现象构建过程理论模型,为企业跨界经营提供了洞见,对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边界动态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建锋   王克宇   房欲飞  
本文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颠覆力量何来、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何在以及引发教育变革何去的议题,提出教育领域的数字智能技术革命蕴含内在稳定性和现实再造性,基于“技术—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天平机制,倡导采取技术和教育互济原则,发挥人本取向下人类智慧的能动作用和人造规则的规范效用,积极应对数字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颠覆力量,创造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未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育彦  刘雪立  
[目的 /意义]探索绝对颠覆性指数DZ与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和引证指标CNCI间的相关性,揭示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在研究论文颠覆性创新早期识别中的效果。[方法 /过程]通过对选出的140篇研究论文的绝对颠覆性指数DZ、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包括同行评分(FScore)、同行评级(FStar)、评价次数(FTime)、加权评级(FStar_w)、加权评价次数(FTime_w)]和影响力指标CNC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高颠覆性文献、Faculty Opinions收录文献、高影响力文献在全部5 566篇焦点文献中的分布和不同评价角度下选出的研究文献重合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结论 ]从全部病毒学领域期刊来看,绝对颠覆性指数DZ与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间存在弱相关性,与影响力指标CNCI间存在中等相关性。FScore与CNCI存在着强相关性,FStar、FStar_w与CNCI存在着中等相关性,FTime、FTime_w与CNCI存在着弱相关性。但不同标签的研究论文三类指标间的相关性各不相同。其中,变革性研究论文的同行评议结果与绝对颠覆性指数的一致性与加权评分均高于循证性研究论文。三种评价指标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应互为补充而非相互替代。在识别早期颠覆性创新的过程中,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其同时也可以辅助研究人员在发表后快速发现有潜在影响力的研究论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泽建   何旭洋  
颠覆性创新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激烈竞争环境下,如何提升颠覆性创新水平是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25家国内互联网企业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从高管团队、组织环境层面探讨企业颠覆性创新驱动要素与等效路径。结果发现:企业高颠覆性创新水平是高管团队与组织环境两个维度下的多因素作用结果;企业高颠覆性创新水平存在6条路径,这6条路径能够反映出不同组织环境下,高管团队不同特征组合对企业高颠覆性创新水平的驱动机制;进一步对6条路径比较分析发现,高教育水平、高风险偏好、高市场竞争强度作为核心条件发挥关键作用,组织惯性成为驱动企业实现高颠覆性创新水平的重要条件,由此表明组织惯性可能并非是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运涛  
"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括教学资源、教育机构、学习者和媒介等要素。其在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以及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显现出独特的优势,但在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办学投入等方面还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创新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模式需转变思维惯性,树立服务理念;以技术提升教育,完善网络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专注于学习者的个性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处于这一重要历史发展时期的教育学需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彰显教育智慧;聚焦教育改革,构筑教育自身的创新体系;推进理论原创,引领教育理念的变革方向;关注教育实践,注重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注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探讨,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前提下,对教育决策进行分析与评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可凡  王伟  张世玉  车宏鑫  蔡林  陈祥  
[目的/意义]在颠覆性技术识别中引入技术不连续性理论,探索技术不连续性视角下颠覆性技术的客观识别方法,能够丰富和拓展颠覆性技术的识别方法研究,也有助于把握科技创新规律、为科技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过程]首先,利用专利引文网络和遗传后向-前向路径方法确定主路径对技术演化进行追踪。其次,根据引用结构与路径汇聚情况计算指标,评估技术不连续性,筛选出具有高技术不连续性的专利。最后,结合所得专利的内容信息和技术领域的现状,识别与验证颠覆性技术。[结果/结论]以手术机器人作为实证领域,使用所构建的方法成功识别了领域中已产生颠覆性效应的技术,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蒋鑫  洪明  
《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和《美国机器智能国家战略规划》分别是奥巴马和特朗普在其任内颁布的首份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同时也是全球首份分别针对人工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国家规划,先后针对人工智能支持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提出了发展蓝图。针对教育领域,相比《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美国机器智能国家战略规划》在教育目标的追求、教育领导力保障以及负责任发展的理念方面都有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美国人工智能技术支持教育变革战略的调整动向。教育目标从对教育公平的强调转为更加关注对教育卓越的追求,领导力由政府监管转为协同合作,负责任发展的理念由研发的公正转向使用的公正,或对我国未来教育人工智能战略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近年来,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MOOC,中文也称为"慕课")已经风靡全球,在进入中国之后亦受到广泛关注,关于MOOC的争论也正在不同层面展开。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对于MOOC的内涵、特征和影响等诸多问题,目前需要"冷思考",进行学术层面多学科、多视角的理性探讨,进行扎扎实实的实践探索。《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和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于2013年10月13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MOOC:颠覆与创新?"的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来自普通高校、国家开放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十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北京邮电大学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本文基于“从教育的视角理解比较教育”的思路,从目的功能、逻辑起点、对象内容等几个主要侧面,对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作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教育之用在于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比较教育之用在于改造教育自身,进而改造社会;教育以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比较教育以教育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规律,解决如何育人问题,比较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发展规律,解决如何认识教育、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发展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比较教育学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