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8)
2023(6222)
2022(4518)
2021(4082)
2020(3271)
2019(7307)
2018(7296)
2017(14391)
2016(7776)
2015(8730)
2014(8607)
2013(8246)
2012(7427)
2011(6660)
2010(6785)
2009(6269)
2008(6168)
2007(5516)
2006(5072)
2005(4928)
作者
(20325)
(16896)
(16691)
(16376)
(10984)
(8019)
(7796)
(6445)
(6404)
(5961)
(5757)
(5676)
(5436)
(5424)
(5296)
(5259)
(5099)
(4930)
(4885)
(4748)
(4460)
(4092)
(4000)
(3925)
(3909)
(3840)
(3686)
(3598)
(3345)
(3322)
学科
(31639)
经济(31597)
(21461)
管理(19251)
(16192)
企业(16192)
方法(11709)
(10693)
中国(10675)
数学(9991)
数学方法(9923)
(9872)
业经(8069)
(7836)
贸易(7831)
(7713)
(7625)
金融(7625)
农业(7487)
(7371)
(6712)
银行(6705)
(6496)
财务(6482)
财务管理(6472)
(6369)
企业财务(6278)
地方(5894)
(5675)
(5609)
机构
大学(106227)
学院(105546)
(48078)
经济(47171)
研究(38194)
管理(36883)
中国(32954)
理学(30768)
理学院(30468)
管理学(29999)
管理学院(29825)
(24100)
(21820)
科学(19793)
(18843)
财经(18720)
中心(18070)
(17195)
研究所(16824)
经济学(15991)
(15642)
(15495)
经济学院(14506)
财经大学(14070)
北京(14018)
(13807)
师范(13685)
(13348)
(12976)
(12864)
基金
项目(65776)
科学(51881)
研究(51014)
基金(48428)
(41448)
国家(41112)
科学基金(35038)
社会(34158)
社会科(32509)
社会科学(32497)
基金项目(24828)
(24042)
教育(23068)
编号(21055)
(20430)
自然(20013)
资助(19712)
自然科(19545)
自然科学(19541)
自然科学基金(19224)
成果(18125)
(15248)
国家社会(14964)
重点(14929)
(14413)
(14300)
课题(14266)
教育部(13601)
(13550)
(13116)
期刊
(54255)
经济(54255)
研究(36075)
中国(22171)
(19463)
金融(19463)
(18873)
(16312)
学报(14469)
管理(13510)
科学(13387)
大学(11710)
教育(11282)
学学(10946)
农业(10826)
国际(10138)
财经(9667)
经济研究(9515)
(8542)
业经(8519)
(8361)
问题(7980)
技术(7380)
世界(7134)
(5836)
现代(4937)
理论(4908)
(4734)
商业(4661)
(4459)
共检索到170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巧荣  
根据国际收支成长理论,2002年后我国经济已跨入新兴债权国阶段。但是,由于人民币不能用于国际借贷,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不成熟债权国,面临着以国外资产形式积累的国民财富不断贬值、货币冲销难度加大、经济结构性失衡加剧等多种经济困境。摆脱这些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其核心在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协同推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长春  
对外汇储备额居世界首位的中国而言,除美国国债外,并无其它合适的投资形式可以满足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要求,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中国因此陷入了最大债权国困境,增持、减持左右为难。解决最大债权国困境的金融策略在于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走出了正确一步,但需解决境外人民币供给与需求意愿的现实障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廖泽芳  詹新宇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转变为净国外资产持有者,目前是全球最大债权主体之一。但由于人民币尚未国际化,中国处于不成熟债权国地位;从债权结构看,由官方储备和债务性资产所构成的"风险资产"是中国净国外债权的主体部分;这一债权状况增加了中国的财富流失风险。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净国外债权变动中存在相当大的负估值效应,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尤为显著,人民币汇率变化是引起负估值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调整对外投资策略、稳定人民币汇率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增强中国外部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萍  顾弦  
文章首先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储备积聚的现状以及次贷危机下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美元困境"出发,分析了次贷危机之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与困难;然后通过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储备货币的经验分析,指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建设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收益、成本和条件。最后,对中国政府外汇储备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清河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更加凸显。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该业务的稳健发展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尤为重要,及时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对保障我国经济金融稳健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的基础上,考察了四种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勇  
2011年8月中旬,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考察时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中央将积极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拓展香港与内地人民币资金循环流通渠道,把跨境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支持香港使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润枫  
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为视角,基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可考性,且须在遵循国际货币职能递进的假设下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考察亦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和国际使用,拓展了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互换和离岸人民币存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企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涂永红  
在放松外债管理方面需要准备足够多的控制手段,在关键环节设置阀门,一旦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面临较大威胁,能够有效地控制外资流入和流出《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2016年5月开始执行,允许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风险加权融资余额上限内,根据经营需要,自主进行跨境融资。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放松了自1984年以来严格执行的外债审批管理,向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最后一公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毫无疑问,也为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为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了有利的金融平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虹含  
跨境电子商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2015年国务院颁布多项文件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力促外贸新型商业模式,跨境电商在过去的几年间走入发展的快车道。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元,同比增长42.8%;2014年跨境电商交易总额为4.2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3.3%。跨境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兴金融手段,给人民币计价、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在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跨境电子支付、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刚  张世春  
进入21世纪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霸权衰落与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不期而遇。本文通过对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横向与纵向比较,认为由于美国综合实力依然强大,国际货币历史惯性和转换成本不可小视,其网络外部性形成远非一日之功,因此,美元霸权只是相对衰落。同时,跨境贸易、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和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试点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但其作用范围仍相对有限,因此,我国仍需提升综合国力并警惕美国对人民币国际化势头进行打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兰英  
人民币国际化正处于周边化阶段,日本的国际化相关经验值得借鉴。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对外贸易结构和收付比的制约、国际和地区金融话语权缺失以及国内金融机制存在缺陷。人民币国际化的独特历史机遇在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旧有的国际和地区金融主导权产生的冲击、"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及时介入和积极推动。克服人民币国际化的困境,需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国内金融市场、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发展实体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石巧荣  
中国目前已成为国际债权大国,但其债权国地位具有名义性、新兴性、负财富效应性、官方性及不成熟性等多重属性。必须采取稳定汇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金融效率、增加居民收入等多项配套措施,以改善不合理的国际投资结构,提高国际投资效益,才能享受债权国利益,避免债权国困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东民  
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正在推动全球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变革也因此而进入“加速窗口期”。伴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于2016年共同发起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已经在水资源、经济、卫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宇  
自4月份沪港两地监管部门共同发布沪港通的联合公告之后,沪港通就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话题之一。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沪港通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实质性步伐。市场期待沪港通将带来资金的快速流动,交易量可能出现快速上升。然而,事实上沪港通开通三周以来,成交低迷。除了在沪港通启动首日,沪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支撑。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要立足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支持高水平双向开放,也要立足增强国际经贸和金融竞争力,更好地维护海外经贸利益。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际比较来看,金融强国离不开货币国际化,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