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6)
- 2023(15568)
- 2022(13269)
- 2021(12337)
- 2020(10786)
- 2019(24446)
- 2018(23938)
- 2017(46009)
- 2016(25209)
- 2015(28111)
- 2014(27920)
- 2013(27412)
- 2012(25395)
- 2011(22755)
- 2010(22549)
- 2009(21013)
- 2008(20980)
- 2007(18600)
- 2006(15810)
- 2005(14003)
- 学科
- 济(96280)
- 经济(96159)
- 管理(71398)
- 业(70815)
- 企(57566)
- 企业(57566)
- 方法(50185)
- 数学(44203)
- 数学方法(43662)
- 财(28253)
- 中国(25469)
- 农(25115)
- 银(24673)
- 银行(24525)
- 制(24345)
- 行(23020)
- 学(21386)
- 贸(20658)
- 贸易(20650)
- 业经(20579)
- 易(20150)
- 融(19951)
- 金融(19947)
- 务(18748)
- 财务(18704)
- 财务管理(18659)
- 企业财务(17725)
- 农业(16483)
- 地方(16198)
- 理论(15467)
- 机构
- 大学(359428)
- 学院(356007)
- 济(143704)
- 经济(140833)
- 管理(139182)
- 理学(120780)
- 理学院(119411)
- 研究(118107)
- 管理学(117201)
- 管理学院(116555)
- 中国(96780)
- 京(74878)
- 科学(74618)
- 财(68357)
- 农(67971)
- 所(60077)
- 业大(57591)
- 中心(56640)
- 研究所(55300)
- 财经(55205)
- 农业(54408)
- 江(52259)
- 经(50311)
- 北京(46085)
- 经济学(44593)
- 范(43691)
- 师范(43058)
- 院(42129)
- 州(41622)
- 财经大学(41530)
- 基金
- 项目(246445)
- 科学(193790)
- 基金(182374)
- 研究(170196)
- 家(162253)
- 国家(160966)
- 科学基金(137388)
- 社会(108991)
- 社会科(103360)
- 社会科学(103328)
- 基金项目(97109)
- 省(94844)
- 自然(93119)
- 自然科(91052)
- 自然科学(91020)
- 自然科学基金(89441)
- 划(81774)
- 教育(78987)
- 资助(74722)
- 编号(66239)
- 重点(56136)
- 部(55028)
- 成果(52857)
- 创(51296)
- 发(50943)
- 科研(49032)
- 创新(48144)
- 计划(47610)
- 教育部(46845)
- 大学(45691)
- 期刊
- 济(145275)
- 经济(145275)
- 研究(99039)
- 学报(63635)
- 中国(62898)
- 农(59443)
- 科学(56487)
- 财(53409)
- 管理(47453)
- 大学(47185)
- 学学(45229)
- 融(45208)
- 金融(45208)
- 农业(38694)
- 教育(28676)
- 技术(28389)
- 财经(26893)
- 经济研究(23610)
- 经(22843)
- 业经(22815)
- 业(20954)
- 问题(19600)
- 版(18950)
- 贸(17470)
- 理论(17291)
- 统计(17105)
- 技术经济(16829)
- 国际(16825)
- 业大(16347)
- 科技(16094)
共检索到513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乾 高洋
不当行为风险是公司及其员工的行为方式对客户、投资者或交易对手产生不良后果的风险,包括产品不当销售、违反规则和操纵市场等,严重的不当行为风险还可能对金融系统的有效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文章探讨了不当行为风险的概念来源、演进过程及基本特征,并分析了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的两份关于不当行为风险治理的进度报告。FSB进度报告的推出和持续完善,有助于深化认识金融机构的不当行为风险及其对客户乃至金融系统的影响,也必然对国际银行业的薪酬结构、治理框架和风险文化、批发市场良好行为实践等方面带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乾 高洋
不当行为风险是公司及其员工的行为方式对客户、投资者或交易对手产生不良后果的风险,包括产品不当销售、违反规则和操纵市场等,严重的不当行为风险还可能对金融系统的有效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文章探讨了不当行为风险的概念来源、演进过程及基本特征,并分析了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的两份关于不当行为风险治理的进度报告。FSB进度报告的推出和持续完善,有助于深化认识金融机构的不当行为风险及其对客户乃至金融系统的影响,也必然对国际银行业的薪酬结构、治理框架和风险文化、批发市场良好行为实践等方面带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毛晓威 巴曙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建政 闫岚
2003年巴塞尔委员将公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正式文本。文章介绍了新协议的最新规则及要求,并就中国银行界面对新协议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乾 高洋
近年来国际银行的不当行为问题受到各国监管机构日趋严格的审查。文章界定了不当行为风险的定义,分析了国际银行行为成本的表现以及不当行为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当行为风险的关注点在于消费者,在行为后果上强调行为本身带来的一系列负外部性;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分别是不当行为风险的可能诱因及后果;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与不当行为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银行近年因不当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行为成本可以大致作为银行伦理道德的衡量指标;不当行为风险及相关处罚还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乾 高洋
近年来国际银行的不当行为问题受到各国监管机构日趋严格的审查。文章界定了不当行为风险的定义,分析了国际银行行为成本的表现以及不当行为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当行为风险的关注点在于消费者,在行为后果上强调行为本身带来的一系列负外部性;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分别是不当行为风险的可能诱因及后果;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与不当行为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银行近年因不当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行为成本可以大致作为银行伦理道德的衡量指标;不当行为风险及相关处罚还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有益于中国银行业和监管层深化认识不当行为风险问题的严峻性,为行为成本概念的标准化、银行道德行为水平评估和判断不当行为风险防控是否有效提供参考依据,并通过该风险的治理以提高消费者福祉、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文峰
文章旨在梳理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通过时序研究方法揭示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发展动态与脉络。研究发现,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与其经济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经济繁荣期监管当局倾向放松监管,这其中有着十分复杂的利益攸关方的激烈博弈,而在经济衰退期,在金融体系风险的压力下,监管当局会收紧监管标准。从中可以窥见,上世纪20年代前的宽松监管与1929年大萧条,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与70年代经济滞涨,监管加强,80年代初的放松管制与80年代中后期银行大量倒闭,90年代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金融风险 资本监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嘉璘 王雪标 高西
完善存贷比监管政策对于防范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2010~2020年6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探究存贷比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存贷比的提高能有效地降低银行风险;存贷比降低银行风险存在资本充足率、同业资产以及影子银行业务的中介效应;当资本充足率为门槛变量时,存贷比降低银行风险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当同业资产、影子银行业务为门槛变量时,存贷比降低银行风险呈“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影响。鉴于此,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存贷比作为流动性检测指标的监管,鼓励商业银行构建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同业资产以及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控,从而提升金融监管效果,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近来,在严监管环境下,网贷平台的风险增加,出现了不少倒闭或跑路事件,引起了业界与社会的普遍关注。网贷风险的暴露是全国金融风险暴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不少银行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直销银行发展,加强与互联网巨头合作。网络贷款风险暴露将对银行业带来什么?这值
关键词:
银行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戴金平 王晓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翟金林 周强
1988年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及1999年的《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等后续文件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史上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它推动了风险监管的规范和统一,并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信用风险的指导蓝本和实践框架。对这一框架的分析研究既是把握信用风险监管最新趋势的基础,也是指导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监管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及后续文件关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监管演变分析,探讨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风险暴露的计量、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的标准要求及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等,为防范银行业信用风险进行技术及理论上的铺垫。
关键词:
银行监管 信用风险 风险暴露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乾 游春
为了简化操作风险计量框架,提升资本计量的可比性和风险敏感性,巴塞尔委员会于2017年12月在《巴塞尔Ⅲ最终改革方案》中提出操作风险新标准法。新标准法使用业务指标衡量操作风险暴露,并采用分层法和边际系数来计算业务指标参数,同时引入基于损失数据的内部损失乘数作为损失调节因子。新标准法的实施对银行财务报表的精细化规范管理、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及操作风险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但对银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我国银行业应以新标准法实施为契机,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收集制度,加快推进损失数据收集系统建设,完善操作风险信息披露机制,不断提升操作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仇书勇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一直是银行监管的重点与难点。自银监会成立以来,特别是2006年《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颁布以来,国内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积极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沈梦姣 戚丽杏
会计职业团体既要维护一般行业协会应有的会员权益和职业权益,又要维护其特有的社会公众利益,因此各界对会计职业团体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发现,国际上大多数会计职业团体都对外发布年度报告。本文对20家国际会计职业团体最新年度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试图挖掘其对外报告的原因,以此为中国会计职业团体的对外报告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万灵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银行业通过引入这些高新科技而衍生的电子交易、网上交易等新型银行业务 ,既给社会带来极大便利和高效 ,又给银行自身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的到来 ,诸如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风险、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形式的业务风险等。要发挥现代银行的业务优势 ,规避其不利的方面 ,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代银行业务相适应的监管制度 ,防范其可能发生的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
关键词:
现代银行业务 风险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