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2)
2023(13017)
2022(11126)
2021(10432)
2020(8784)
2019(20019)
2018(19583)
2017(38046)
2016(21095)
2015(23441)
2014(23520)
2013(23237)
2012(21933)
2011(19951)
2010(19825)
2009(18652)
2008(18756)
2007(17068)
2006(14998)
2005(13654)
作者
(64530)
(53950)
(53841)
(51510)
(34405)
(26041)
(24699)
(20958)
(20471)
(19320)
(18432)
(17931)
(17437)
(17414)
(17105)
(16794)
(16665)
(16076)
(15757)
(15752)
(13552)
(13397)
(13314)
(12530)
(12209)
(12142)
(12010)
(12006)
(10990)
(10822)
学科
(82918)
经济(82832)
管理(58780)
(56865)
(45539)
企业(45539)
方法(39820)
数学(35839)
数学方法(35429)
(23848)
(23673)
(22290)
银行(22144)
(22086)
中国(21574)
(20792)
(18900)
贸易(18889)
(18421)
(18277)
业经(17258)
(16489)
金融(16487)
地方(16393)
农业(15609)
(14633)
财务(14596)
财务管理(14559)
企业财务(13774)
(13411)
机构
大学(303499)
学院(302270)
(125987)
经济(123344)
管理(113742)
研究(107091)
理学(97523)
理学院(96402)
管理学(94549)
管理学院(93999)
中国(87172)
科学(67531)
(63879)
(62613)
(59885)
(56623)
研究所(51668)
中心(50257)
业大(50241)
农业(50057)
财经(47306)
(47188)
(42958)
北京(39971)
经济学(39222)
(38202)
(37394)
(37359)
师范(36863)
经济学院(35704)
基金
项目(201849)
科学(156809)
基金(146973)
研究(139492)
(131528)
国家(130471)
科学基金(109353)
社会(87836)
社会科(83401)
社会科学(83374)
(78353)
基金项目(77334)
自然(73600)
自然科(71899)
自然科学(71871)
自然科学基金(70611)
(67539)
教育(63827)
资助(61538)
编号(54848)
重点(46277)
(44531)
成果(44400)
(43129)
(41537)
科研(40134)
计划(39467)
创新(38985)
课题(38531)
教育部(37384)
期刊
(133066)
经济(133066)
研究(89652)
中国(57434)
学报(55147)
(55088)
科学(48037)
(45952)
(44445)
金融(44445)
大学(40233)
管理(39296)
学学(38496)
农业(35139)
教育(25693)
技术(23666)
财经(23398)
经济研究(22461)
业经(21348)
(19939)
(19100)
问题(17899)
(16162)
(15604)
理论(15222)
统计(15073)
技术经济(14878)
国际(14730)
业大(14105)
科技(13804)
共检索到45603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国量化政策的退出引发全球"资金池"水位下降,日本、欧洲央行的"放水"行为无法弥补并抬升"资金水位"。美联储即将加息,美元全面升值时代正在来临。历史经验表明,美元周期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尽管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降低进口成本,但是我国也面临热钱流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外债较多企业负担加重、通缩压力加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美联储结束第三轮量化货币政策和欧盟、日本近期的货币政策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这一变化的策略,人民银行的不对称降息表明政府迈出应对变化的第一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国量化政策退出引发全球“资金池”水位下降,日本、欧洲央行的“放水”行为无法弥补并抬升“资金水位”。美联储即将加息,美元的全面升值时代正在来临。历史经验表明,美元周期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尽管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降低进口成本,但是中国也面临热钱流出、人民币汇率贬值、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外债较多企业负担加重、通缩压力加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美联储结束第三轮量化货币政策和欧盟、日本近期的货币政策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这一变化的策略,人民银行的不对称降息表明政府迈出应对变化的第一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良  
2012年10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第4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是"积极应对国际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背景、目标、特点及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QE3对美国经济利大于弊;对全球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压力,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再度贬值,美国企业竞争力加强后,倒逼中国企业转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近期,美联储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此次资产购买计划没有限定时间和金额;在经济增长缓慢、政府债务膨胀面临"财政悬崖"、失业率居高不下、大选在即的背景下,QE3的推出多少有些无奈;可以预计,QE3所承担的使命很难完成。QE3对中国的影响有待观察,为减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短期内应适度控制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的释放,中长期则应推动结构转型和转变增长方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建莲  
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艰难的背景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量化宽松本质上是利率降无可降之时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其出台的背景具有特殊性,也就决定了该政策的理论框架和产生的影响具有特殊性。本文以QE3为背景,从理论上探讨了QE3可能的成效与影响,以期能够在全球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情况下,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小初  
本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就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美国的通胀状况才是决定中美间汇率问题的最主要决定因素,量化宽松释放出的流动性所引致的通货膨胀将在长时期内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升值的势头,中国经济也将为此受到较大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珏  
2012年9月美联储公布QE3经济刺激措施,期望以此鼓励人们贷款和开支,减少失业率,促使经济走出低迷增长困局。与以往有限期的计划不同,本次计划不设时间,采取行动直到经济改善。美国已经债务累累,大量债券的购买是否会进一步推动通胀?美国经济状况究竟如何?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是什么?QE3可能会给他国尤其是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原青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多数学者将其理解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包括国债等在内的中长期资产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将其定义为"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理论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导: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新华  熊小雅  
2008~2011年,美联储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实施效果与预期有较大落差。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由于货币供给来源于经济体的内生需求,因而中央银行无法外生控制货币供应量,也无法简单地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刺激银行体系扩大信贷投放,以达到对内提升需求、扩大就业的政策目标,而对外的货币贬值也不必然能有效改善贸易逆差。中国调控经济、应对危机应该弱化汇率制度对国内政策的限制,完善信贷的内生创造机制,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机制确保就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在大规模流动性支持下开始企稳。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逐步恢复,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如果美联储不能有效地控制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及时收回流动性,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卷土重来。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和效果,研究退出的时机和退出的路径,并指出退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展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树同  刘明学  栾雪剑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实施该政策的原因、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美联储未雨绸缪,提出该政策的退出机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在经济逐步启稳后把握恰当的时机和节奏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及时转向,防范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无论是退出还是延续,都会对全球经济及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当前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的货币政策既是本国的也是国际的,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巨大冲击,而现代金融市场的本质异化更是把这种影响与冲击无限地放大。本文全面分析了美联储五年来推出QE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美联储的决策机制,QE退出可能时机、路径及方式,以及对国内外市场的重大冲击,并指出QE退出是一种必然,中国政府要估足QE退出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尽早地准备最好的应对方式,以便减弱QE退出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实施数量宽松政策,意味着短期内美联储将"窖藏"部分资产,同时释放更多货币,因此美元将更廉价,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格将得到支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信心都会明显增强,这对美国经济整体上利大于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峰  
本文在回顾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未来可能的退出步骤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较大。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