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2)
2023(11541)
2022(9211)
2021(8548)
2020(7164)
2019(16412)
2018(15778)
2017(30681)
2016(16271)
2015(18333)
2014(17730)
2013(17830)
2012(16566)
2011(14670)
2010(14683)
2009(13972)
2008(14130)
2007(12465)
2006(10868)
2005(10161)
作者
(43453)
(36158)
(36038)
(34333)
(23583)
(17186)
(16295)
(13895)
(13753)
(12894)
(12502)
(12301)
(11803)
(11394)
(11309)
(10996)
(10732)
(10424)
(10262)
(10047)
(8970)
(8753)
(8752)
(8278)
(8249)
(8079)
(8023)
(7851)
(7167)
(6955)
学科
(84528)
经济(84434)
(79132)
(72582)
企业(72582)
管理(62551)
方法(39776)
数学(32096)
数学方法(32004)
业经(27904)
(27546)
(25717)
中国(22529)
(20146)
财务(20142)
财务管理(20121)
企业财务(19117)
农业(18611)
技术(16709)
(16578)
贸易(16568)
(16376)
(16207)
(14976)
(14622)
(13820)
(12893)
企业经济(12039)
理论(11867)
(11690)
机构
学院(238155)
大学(235166)
(117877)
经济(116377)
管理(99239)
理学(85430)
理学院(84698)
管理学(84059)
管理学院(83595)
研究(77696)
中国(65018)
(54348)
(48560)
财经(43583)
(40020)
科学(39479)
经济学(38021)
(37039)
中心(34959)
经济学院(34587)
(34447)
(34201)
研究所(32983)
财经大学(32466)
北京(30996)
商学(29743)
商学院(29499)
业大(28649)
经济管理(27914)
(27477)
基金
项目(151820)
科学(124172)
研究(116319)
基金(116302)
(99219)
国家(98062)
科学基金(86651)
社会(80750)
社会科(76871)
社会科学(76851)
基金项目(60360)
(55829)
教育(51979)
自然(51918)
自然科(50786)
自然科学(50773)
自然科学基金(50033)
资助(47478)
(46233)
编号(44348)
(36467)
国家社会(35418)
成果(35226)
(35001)
(34991)
重点(33443)
(33155)
教育部(32593)
人文(31900)
创新(31886)
期刊
(129021)
经济(129021)
研究(74975)
(45140)
中国(44479)
管理(41348)
(32498)
科学(30117)
学报(26703)
(25191)
金融(25191)
财经(23154)
农业(22693)
大学(22407)
经济研究(21976)
技术(21370)
学学(21299)
业经(20953)
(20094)
教育(17715)
问题(17018)
(16257)
世界(16060)
(15575)
技术经济(15166)
国际(14152)
现代(12032)
商业(11828)
财会(11754)
统计(11577)
共检索到361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早  刘李华  
创新型经济的本质要求在于有效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企业家精神。降低不平等程度及其对企业家精神的负面影响,对于转向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进而实现更"充分"和更"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从企业家精神(创新供给)的角度出发,刻画了不平等影响企业家创新的机理,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及相关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不平等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本文发现:(1)机会不平等显著降低了企业家精神,努力不平等对企业家精神有积极影响,收入不平等与企业家精神呈现倒U型关系;(2)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能部分抵消机会不平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激发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下降能部分抵消机会不平等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负向作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3)机会不平等仍然是制约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而努力不平等尚未起到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要降低社会成员的机会不平等同时增加努力不平等,保持适当的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从而有效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企业家精神,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本文采用中国各省的经验数据,考察了腐败对中国各部门内部(城镇和农村)以及部门间(城乡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腐败对不同来源收入集中率的影响。中国的腐败显著地扩大了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居民的收入不平等,但其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不显著的;针对城镇部门的研究还发现,腐败主要是扩大了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居民间的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平等,它对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居民间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只是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对理解中国的收入不平等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含义,而且对抑制和降低收入不平等也具有重要的政策性含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旭阳  孟顺杰  
本文从政治关系经济效应形成的市场替代机制与政府偏袒机制视角揭示市场深化影响民营企业政治关系贷款效应动态变化的理论机理,并以2003~2017年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公司固定效应模型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样本期内,民营企业政治关系的贷款效应呈现动态弱化趋势;第二,民营企业政治关系贷款效应的动态弱化与中国转轨过程中市场化总体水平的上升密切相关。本文的研究理论意义在于为体制转轨与企业政治关系经济影响动态变化关系的理论争议提供了来自世界最大转轨经济体的经验证据;从现实意义看,可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邵传林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制度环境、产权性质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内在逻辑,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地区层面的制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与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相比,企业家创新精神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更倾向于有效发挥;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相对于国有企业,制度环境的改善更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有效发挥。各种稳健性测试均表明,本文假说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当采用地区腐败程度衡量制度质量时,本文假说亦成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解维敏  
本文以我国2002-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权制度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私有产权控制相比,政府控制不利于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并且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企业家创新精神更低。因此,政府要致力于产权制度的改善,创造有利于培育企业创新精神的产权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耀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联系。本文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分析发现,中国金融发展与创业精神而非创新精神具有显著的正向联系。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消除对民营经济的信贷约束及发展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十分重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元平  王韬  
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对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它对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城市居民和高收入者。此外,收入不平等除了自身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负面影响外,还通过社会犯罪间接地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伟力  
文章基于协整的VAR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与贸易自由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地区收入不平等、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对于关注参数而言是弱外生变量;(2)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内减缓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但在短期内却导致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上升;(3)经济增长长期内趋于提高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但短期的影响方向不确定;(4)地区收入不平等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不是一个含有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泽  何阳  
利用CHARLS数据考量中老年人的消费不平等问题,结果发现:2011-2015年中老年家庭总消费水平快速上升,同时不平等程度进一步扩大。从消费分类上看,医疗保健对中老年人消费水平影响最大;从年龄效应上看,中老年群体不平等在67岁以后开始上升。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后出生中老年群体会积累更多财富,在基本衣食需求满足后,消费不平等的代际效应更多体现在家庭用品、教育娱乐和医疗保健方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灿雷  王永进  李宏兵  
在对外贸易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中国出口企业间的产品质量却日益分化。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结合相关分解方法验证了出口产品内的质量分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出口产品质量分化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产品内的质量分化整体上加剧了中国的工资不平等。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产品质量分化一方面通过技能溢价机制扩大了高低技能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利润分享机制扩大了残差工资不平等、企业间工资不平等以及高技能群体内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纯槿  
基于1992年到2008年进行的6次全国性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高等教育扩张前后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及其变化。在控制了样本选择性偏差后,倾向得分匹配结果与反事实分析框架下的因果推断相一致。研究显示高等教育回报率并不是呈均等化分布的,而是由不同的选择机制和收入预期所决定。那些原本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普遍较低的从业者,其选择进入大学接受再教育的倾向性较高,而且一旦其选择进入就会获益最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丹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许多国家或地区对跨境金融交易限制不断降低,资本账户开放度指数稳步上升。采用1970~2010年间149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探讨资本账户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增加,基尼指数显著上升,收入不平等加剧。资本账户开放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在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是存在差异的,资本账户开放加剧收入不平等的效应在发展中经济体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渠道主要包括两条:一是当金融市场欠发达、金融包容性低时,资本账户自由化的不平等分配效用会显著增强。当金融包容性很低时,资本账户自由化将无法有效降低贫困率。二是金融危机时期资本账户自由化的不平等分配效应会显著增加。基于此,建议我国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考虑开放资本账户。
[期刊] 征信  [作者] 卢盼盼  张长全  
企业家精神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企业家精神值得深入探讨。采用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多种稳健性检验均证实了该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促进作用存在结构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提升人力资本、扩大市场规模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为未来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培育企业家精神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彤进   郭正燕   李鑫  
基于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城市面板数据以及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测算我国市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收入机会不平等,在考虑内生性基础上,评估数字经济对收入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收入机会不平等。在东部地区、财政科技支出较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较好的地区,数字经济的作用尤为明显。就传导机制而言,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升农民社会资本,有效改善劳动力需求侧环境,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进而缩小收入机会不平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欣泽   高源   刘凡   李静怡  
数字乡村建设是突破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瓶颈,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不同于以往文献主要关注数字乡村对收入水平和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本文构建相对剥夺指数,从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角度拓展了数字乡村与家庭收入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具有明显的益贫性特征,能够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以及克服内生性之后依然稳健成立。对相关机制的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主要通过增加创业机会和扩大非农就业来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此外,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中西部县域、山地丘陵县以及国家级贫困县农户收入不平等的缓解效果更强,这意味着未来应该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