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10437)
- 2022(8764)
- 2021(8259)
- 2020(6949)
- 2019(16157)
- 2018(15582)
- 2017(30605)
- 2016(16432)
- 2015(18927)
- 2014(18619)
- 2013(18632)
- 2012(17359)
- 2011(15710)
- 2010(15688)
- 2009(14990)
- 2008(15154)
- 2007(13489)
- 2006(11854)
- 2005(11128)
- 学科
- 济(77234)
- 经济(77110)
- 管理(57665)
- 业(55830)
- 企(47902)
- 企业(47902)
- 方法(38629)
- 数学(35310)
- 数学方法(35163)
- 财(27356)
- 中国(21748)
- 制(21271)
- 务(18483)
- 财务(18464)
- 财务管理(18429)
- 农(17830)
- 企业财务(17811)
- 贸(16089)
- 贸易(16077)
- 易(15733)
- 业经(15124)
- 体(15052)
- 融(14520)
- 金融(14518)
- 银(14034)
- 银行(14027)
- 行(13426)
- 体制(13072)
- 农业(11100)
- 划(10384)
- 机构
- 大学(246565)
- 学院(241224)
- 济(118558)
- 经济(116743)
- 管理(96592)
- 理学(82965)
- 理学院(82217)
- 研究(81564)
- 管理学(81454)
- 管理学院(80979)
- 中国(68555)
- 财(59946)
- 京(50703)
- 财经(47443)
- 经(43478)
- 科学(39904)
- 经济学(39428)
- 所(39002)
- 中心(37023)
- 财经大学(35823)
- 经济学院(35613)
- 研究所(34250)
- 江(33812)
- 北京(32684)
- 农(30598)
- 院(28888)
- 商学(28857)
- 商学院(28604)
- 业大(27713)
- 范(26601)
- 基金
- 项目(151989)
- 科学(123647)
- 基金(118123)
- 研究(114144)
- 家(100488)
- 国家(99759)
- 科学基金(87715)
- 社会(79392)
- 社会科(75711)
- 社会科学(75699)
- 基金项目(60970)
- 自然(53711)
- 省(52724)
- 教育(52636)
- 自然科(52555)
- 自然科学(52543)
- 自然科学基金(51744)
- 资助(49880)
- 划(45628)
- 编号(42995)
- 部(38084)
- 成果(36443)
- 制(35043)
- 国家社会(34856)
- 教育部(34401)
- 重点(33572)
- 人文(32627)
- 创(31825)
- 中国(31581)
- 发(30897)
- 期刊
- 济(125893)
- 经济(125893)
- 研究(79322)
- 财(49993)
- 中国(47165)
- 管理(38234)
- 融(31411)
- 金融(31411)
- 科学(30287)
- 学报(29503)
- 农(27234)
- 财经(26005)
- 大学(24570)
- 学学(23209)
- 经(22200)
- 经济研究(21729)
- 技术(18263)
- 教育(18247)
- 农业(17872)
- 贸(17206)
- 问题(17095)
- 业经(16717)
- 国际(15412)
- 世界(14842)
- 技术经济(12387)
- 会计(12143)
- 理论(12032)
- 财会(11872)
- 统计(11566)
- 业(10666)
共检索到372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 李灏 金娟
根据独立董事的功能,独立董事的声誉包括咨询声誉与监督声誉两方面。文章以在ST公司任职来反映独立董事两方面声誉同时受损,利用2002-2012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研究发现:ST公司的独立董事未来同一时期所兼任的上市公司数量会减少,而且如果ST公司在其任期内未能成功"摘帽",则其所兼任的上市公司数量会进一步减少;但同时,ST公司的独立董事未来仍可能获得新的上市公司聘请,而且聘请ST公司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收益较高。文章研究表明,中国独立董事市场确实排斥声誉受损的董事,但对声誉机制也存在负向需求,即如果公司希望较少受到监督,则它们可能主动追逐监督声誉较差的独立董事。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声誉机制 特别处理 市场需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刘中燕
声誉机制是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重要基础,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强制要求在上市公司中设立独立董事以来,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是否有效备受关注。笔者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A股2005—2011年间的独立董事违规处罚事件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判断独立董事声誉机制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发现:投资者对受罚独立董事所在公司及受罚独立董事兼任公司呈现出短暂的、微弱的负面市场反应;进一步区分违规处罚的轻重程度和独立董事类型后的研究结果揭示:违规处罚越重,独立董事的社会资本越多,负面市场反应越强。上述结果表明,中国独立董事的市场声誉机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微弱有效,但同时也应重视合理利用独立董事的社会资本。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小坤 陶雨琴 贾丹丹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上市企业内部董事声誉对其银行贷款的影响。以2003~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内部董事声誉对企业银行贷款具有显著影响;拥有声誉良好的内部董事的企业相对没有具备良好声誉的内部董事的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更多,期限更长,成本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该作用受到外在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市场化水平越低的地区,声誉对银行借款的影响越显著,即声誉在外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地区可作为正式制度的替代机制,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柯 陈志斌 赵卫斌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6—201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独立董事职能的角度,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了独立董事机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整体上可明显改善投资效率;相比国有上市公司,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更显著地改善投资效率;提高独立董事薪酬水平对改善投资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将投资非效率区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种情形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元木 石文文
与以往大量探讨董事会独立性对代理成本影响的文献不同,文章将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和其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司技术独立董事的设置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设置技术独立董事对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具有显著作用,技术独立董事在独立董事中所占比例越高,代理成本越低;技术独立董事薪酬与代理成本负相关,但是检验结果并不显著。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政府和上市公司进行代理成本的管理以及董事会人员的选聘和相关制度安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技术独立董事 代理成本 董事薪酬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高良 韩洁 李留闯
本文以社会镶嵌理论为基础,选择2000-2011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主要探索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是否会影响并购绩效。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会减损并购公司、目标公司以及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并购后实体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质量较高时,这种减损作用会降低。当并购双方存在连锁董事关系时,目标公司更易接受股票作为并购支付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解释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损益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如静 唐雪松
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有效性是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现有理论成果表明,在人力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环境中声誉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约束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声誉将为任职企业带来经济后果。在实证研究成果中,绝大多数提供了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有效的经验证据,但也有少量反对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声誉机制 有效性 花瓶董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超 张斯毓
内幕交易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非执行董事对上市公司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执行董事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的发生;其次,不论是控股股东还是非控股股东委派的非执行董事都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激励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对非执行董事抑制内幕交易的作用存在调节效应,二者均会削弱非执行董事与内幕交易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董事会治理作用和内幕交易的现有研究,为中国上市公司完善董事会治理结构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芳 杨七中
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修正Jones模型估计的操控性应计绝对值作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探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日常工作所在地和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否一致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能抑制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还能约束真实活动盈余操控,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等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诗阳 陆正飞
本文考察了非执行董事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督作用,并分析比较了非执行董事当中控股股东董事和非控股股东董事对过度投资的监督作用。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包括控股股东董事和非控股股东董事都对过度投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两职合一与两权分离两种情况下非执行董事,特别是控股股东董事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非控股股东董事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不受限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峰 孙金帅 曲万成 房振明
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出发,运用LSB模型、VAR模型与PIN模型分别度量二级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实证研究了其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其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的情况下,投资者为了自身的股东利益,会使得公司倾向于持有较少的现金资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不透明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持有的现金资产也会获得较低的市场定价,反之则反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先玲 赵一林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14年-2015年沪深两市独董离职事件的财富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从样本整体来看,投资者并未将独董离职事件视作"坏消息",独董离职没有显著降低股东财富,投资者反应偏向中性;(2)相比于非官员独董,官员独董的离职具有更显著的负向财富效应,且官员独董的离职消息存在一定程度的提前释放,证实了独董的政治关联能为公司带来积极影响;(3)独董离职原因对股东财富没有影响,但是相对于被动离职独董,主动离职独董引起的超额累计回报率较低且更为显著。由此看出,"中国式独董"未能有效起到改善公司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离职公告 官员独董 事件研究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华 王华
本文以A股公司为样本,以交易量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检验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否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买卖价差、股票报酬波动性和公司规模等变量的影响以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变量与A股公司的交易量显著正相关,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显著减少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系统回顾国外关于财务专家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以中国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在对财务独立董事分类打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财务独立董事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较高财务独立董事水平的公司有较好的公司经营绩效,会计专家型财务独立董事和金融型财务独立董事能够显著地促进公司经营绩效,而会计实务型财务独立董事和监管型财务独立董事与公司经营绩效并无相关性。
关键词:
财务独立董事 公司经营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志辉 杨思静 孟焰
本文利用我国债券市场中发债上市公司20102013年数据,通过检验独立董事兼任与债券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兼任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分析了独立董事兼任的质量假说与忙碌假说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存在性。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兼任席位越多,独立董事监督效率越低。总体上来看,债券市场中独立董事兼任的忙碌假说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为,随着独立董事兼任数量的增加,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将增大。进一步从公司层面和个体层面进行检验后,发现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和增加独立董事薪酬,减弱了独立董事兼任的忙碌假说效应,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董事报酬、独立性与公司治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强制变更的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政策文件的经验证据
股东—经理代理冲突与非执行董事的治理作用——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特征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独立董事与长期借款融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声誉维度下薪酬对独立董事有效性的影响——基于独立意见的经验证据
市场化进程与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联合影响——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本地任职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吗——基于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经验证据
控制权转让交易中的审计师声誉选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稳健性、信息不对称与并购绩效——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