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1)
2023(10743)
2022(8886)
2021(8280)
2020(6951)
2019(16097)
2018(15565)
2017(30179)
2016(16210)
2015(18027)
2014(17913)
2013(18091)
2012(17096)
2011(15471)
2010(15339)
2009(13772)
2008(13582)
2007(11659)
2006(10055)
2005(9349)
作者
(46848)
(38966)
(38937)
(37251)
(25019)
(18851)
(17606)
(15197)
(14789)
(13860)
(13552)
(13185)
(12785)
(12577)
(12494)
(12235)
(11465)
(11354)
(11201)
(10906)
(9778)
(9564)
(9466)
(8892)
(8874)
(8728)
(8726)
(8084)
(7921)
(7823)
学科
(77263)
经济(77191)
管理(44572)
(41611)
方法(38392)
数学(35340)
数学方法(34869)
(32497)
企业(32497)
中国(22271)
(19017)
贸易(19008)
(18691)
(18654)
(16542)
(16002)
环境(14428)
(13372)
(13295)
(13132)
银行(13112)
(12808)
金融(12808)
(12617)
业经(12607)
地方(12160)
农业(11293)
(10391)
(10391)
(10045)
机构
大学(236790)
学院(231774)
(111461)
经济(109878)
管理(87686)
研究(87583)
理学(76195)
理学院(75340)
管理学(73943)
管理学院(73514)
中国(67762)
(50344)
科学(50281)
(49416)
(44461)
研究所(40529)
财经(40042)
中心(38501)
(38360)
经济学(37443)
(36943)
经济学院(33998)
业大(33056)
北京(32284)
(31728)
(31671)
财经大学(30404)
农业(30318)
(27684)
师范(27366)
基金
项目(159300)
科学(127500)
基金(121984)
研究(111569)
(108623)
国家(107931)
科学基金(91891)
社会(75565)
社会科(72155)
社会科学(72141)
基金项目(62551)
自然(59496)
自然科(58255)
自然科学(58244)
自然科学基金(57278)
(57207)
资助(52223)
教育(50793)
(50109)
编号(39797)
(37790)
重点(36607)
(34368)
国家社会(33808)
(32925)
教育部(32608)
成果(32150)
中国(31946)
科研(31203)
创新(31080)
期刊
(110080)
经济(110080)
研究(71937)
中国(43656)
学报(38515)
(37034)
科学(35257)
(33237)
管理(33176)
大学(29397)
学学(27907)
(23448)
金融(23448)
农业(23012)
经济研究(20798)
财经(20647)
教育(18484)
技术(18002)
(17996)
(17000)
国际(15425)
问题(15303)
统计(14702)
(14121)
世界(14065)
业经(13583)
(12746)
技术经济(12272)
决策(11505)
(9974)
共检索到347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荣荣  
基于2005-2015年中国与欧盟28国(EU28) 19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京都议定书》执行期间不对称性减排是否导致中国对欧盟碳密集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增加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欧盟对中国"碳泄露"作用机制的存在性。克服内生性后的实证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的"碳泄露"作用机制仅存在于在高碳排放行业中,但整体出口工业行业与低碳排放行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碳泄露作用机制;研究期内中国工业行业内部研发活动的增强有效促进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但工业行业企业规模的增加对比较优势的作用并不明显,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进口关税水平对工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效应同样不显著;研究期内中国工业分行业资本劳动比逐年递增,但资本深化进程中的技术选择偏差导致资本劳动比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荣荣  
运用2005—2016年中国对欧盟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比较优势对一国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的引擎作用,从两个维度验证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具有出口比较优势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均不高,"污染避难所效应"尚未在中国实际凸显,但工业行业碳密集型程度与环境规制强度变量分别对其出口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与负向影响,故在中国工业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下,即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目前尚未产生"污染避难所效应",也面临"污染避难所效应"的潜在威胁,须引起重视。为避免"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产生,一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推进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培育低碳导向的产业共生系统,以降低各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二要改革政绩考评导向、优化政府环境规制结构,协调消费、生产与碳减排的关系,以进一步加大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并强化执行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文城  彭水军  
在一个区域进行单边减排的情况下,其他非减排区域可能由此增加碳排放,产生碳泄漏。碳泄漏对减排效率与公平、经济成本乃至环境伦理与法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已成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颇具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碳泄漏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经验证据以及碳泄漏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对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从理论、经验和政策研究三个方面指出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兰宜生  
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为参与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依托着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国内市场的双重优势,与其他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错位发展;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形成我国出口的一项长期优势,减少贸易摩擦,提高出口效益。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蕊  苏庆义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现有理论和经验研究均对此尚无定论。本文运用中国省级数据检验了中国地区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程度更强的地区在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更强。而且在加入了控制变量和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这表明,中国没有发生国家层面的"碳泄漏"①。本文进一步指出,要素禀赋假说和波特假说在中国的成立可能是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云  
比较优势作为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是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也是依靠劳动力优势赢得了世界工厂称号。但是就目前经济发展的走向来看,我国充其量只能说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支撑的世界加工厂。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理解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积极应对,避免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之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王松  陈瑾  
本文利用世界各国的贸易数据和制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制度对出口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行业本身存在制度密集度,国家制度会对显示性比较优势同时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对于给定的行业,一国的制度越好,那么其在该行业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就越强;但同时国家制度水平与行业制度密集度之间的差异会对比较优势产生负向影响,即差异越大,那么该国在该行业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就越弱;在微观产品层面,制度对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也产生类似的影响;国家制度越好,上一年度该国比较劣势产品在下一年度转化为比较优势产品的可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也可理解为比较生产费用优势,它是由各国土地、劳力、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的差别引起的。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力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同一产业之间竞争力的比较。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得到最终体现。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难以实现其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旸  
根据"污染避难所效应",为了躲避本国严格的环境标准,发达国家的污染工业将到发展中国家选址;或发达国家扩大污染产品进口以替代本国的污染产品生产,这两种情况都是由发达国家污染密集型商品比较优势的变化引起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都对环境规制是否影响了全球贸易模式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但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采用了2005年95个国家的总样本和42个国家的子样本,在HOV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以CIESIN计算的"环境监管"指标进行估计时,环境规制并没有影响五类污染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2)将人均收入作为内生环境规制指标时,虽然内生环境规制并没有影响"非金属矿产品"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金鑫  刘德学  
本文基于SITC Rev.2中SITC6和SITC8三位数分类,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仍然十分显著,超过一半的产品具有次强以上比较优势,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体上呈逐渐弱化趋势。比较优势的此消彼长在不同产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应针对不同行业采取差别化战略,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产业能力,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与技术优势的转化,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燕  袁晓强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目前虽然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欧洲国家和日本,但老龄化速度非常快,老年系数加速已接近临界值,使得中国的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面临巨大挑战。在H-O框架内构建跨期迭代模型,引入老年期存活率和人力资本投入,解释人口老龄化影响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机理,发现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呈现典型的"倒U型"关系。使用1996-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发现,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临界值时,人口老龄化会提升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优势,而当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临界值时,人口老龄化将抑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二者的"倒U型"关系十分显著并且稳健。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中国需树立"积极老年化"的观念,加速推进人力资本的积累,释放老年人口的消费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需趋动力和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并适度调整人口政策、延缓老龄化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谧  张亚斌  冯迪  
基于对出口价值构成中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形式、流向以及途径的区分,从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12个主要贸易大国1995~201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贸易格局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巩固制造业高端环节优势的同时又将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商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渗透进来,建立起服务于全球的新体系,新兴市场国家则逐渐在不同要素密集度以及不同层次的制造业方面加紧布局。加强贸易与产业的结合,有助于我国通过增加值间接出口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邸玉娜  
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碳密集型产业进行了识别,测度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中国各产业碳排放强度已下降40%,完成中国自主贡献目标一半以上。碳排放量较高的6类产业累计碳泄漏量占欧盟对中国碳泄漏总量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碳密集型产业目前虽然出口量大,但已经不具有对欧盟出口的比较优势。而其他非金属矿物等产业虽具有出口竞争力,但却属于新兴技术产业亟需的稀缺资源,应对其出口规模加以限制。产业调整的同时,也需积极应对碳泄漏背景下的相关贸易壁垒,为碳密集型产业出口战略转型获取发展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钟根元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影响了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吗?运用引力模型和2000~2010年面板数据,检验了CO2排放强度衡量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如下:中国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有着明显的负影响,中国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从单个行业看,除石油加工业外,金属冶炼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应实行适度严格的环境规制,不能轻易对外承诺较大幅度的碳减排责任;而各行业必须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京燕  赵春梅  
本文使用2002—2010年面板数据,在扩展的引力模型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估计方法(FEVD),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我国五类污染密集型商品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结果发现,严格的内生环境规制可以显著提升五类污染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比较优势;但用环境规制强度(ERS)和CO2排放强度分别测量的外生环境规制对五类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同时外生环境规制二次项显示,外生环境规制对造纸和纸制品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制品加工业这两个行业商品出口的影响呈U型,而对其余三个污染密集型行业,外生环境规制对其商品出口的影响为倒U型,与前两个行业相反。因此,从长期来看,提高环境规制水平会降低本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