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2)
2023(7643)
2022(6648)
2021(6229)
2020(5047)
2019(10750)
2018(10810)
2017(20043)
2016(10884)
2015(11866)
2014(11366)
2013(10587)
2012(9549)
2011(8587)
2010(8776)
2009(8585)
2008(8313)
2007(7370)
2006(6713)
2005(6409)
作者
(28480)
(23605)
(23581)
(22612)
(15093)
(11316)
(10875)
(9087)
(8853)
(8673)
(8177)
(7883)
(7371)
(7344)
(7321)
(7309)
(7021)
(7000)
(6960)
(6869)
(5885)
(5722)
(5613)
(5494)
(5411)
(5330)
(5289)
(5168)
(4740)
(4615)
学科
管理(36662)
(35204)
经济(35154)
(31081)
(27861)
企业(27861)
(13593)
方法(13311)
(11208)
数学(10654)
(10425)
数学方法(10408)
业经(10389)
(10084)
财务(10055)
财务管理(10031)
中国(9926)
企业财务(9604)
(8495)
理论(8170)
环境(7697)
地方(7504)
(7327)
农业(6921)
(6652)
银行(6645)
(6483)
(6408)
贸易(6398)
(6313)
机构
学院(143527)
大学(141914)
管理(55077)
(50119)
经济(48760)
理学(46207)
理学院(45762)
管理学(44898)
管理学院(44619)
研究(43431)
中国(35102)
(29391)
(27837)
科学(25467)
(23622)
中心(22670)
财经(21310)
(20453)
(19973)
(19443)
(19427)
师范(19209)
(19088)
业大(18635)
北京(17909)
研究所(17884)
技术(16457)
(15863)
财经大学(15613)
农业(15340)
基金
项目(91905)
科学(72089)
研究(70738)
基金(65582)
(56120)
国家(55616)
科学基金(48544)
社会(43944)
社会科(41485)
社会科学(41475)
(36636)
基金项目(33987)
教育(33401)
编号(31280)
自然(30541)
(30163)
自然科(29854)
自然科学(29845)
自然科学基金(29310)
成果(26787)
资助(26181)
课题(20685)
重点(20480)
项目编号(20346)
(19475)
(19012)
(18782)
(18240)
(18064)
大学(18062)
期刊
(60803)
经济(60803)
研究(40877)
中国(31105)
(24791)
管理(21588)
学报(21096)
教育(19872)
(19449)
科学(17850)
大学(15887)
(15269)
金融(15269)
学学(14408)
图书(13536)
技术(13129)
农业(12817)
业经(11665)
财经(10475)
书馆(9726)
图书馆(9726)
经济研究(9315)
(9021)
财会(8142)
情报(8016)
理论(7654)
会计(7613)
(7482)
问题(7310)
实践(7134)
共检索到224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海峰  郑柔鹏  
第三方治理模式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探索,实现了“谁污染,谁治理”到“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的转变。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第三方环保服务企业稂莠不齐,缺乏有效监管,且与排污企业间存在责任界定难、合同制定难等问题。鉴于此,通过探索污染第三方治理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结合,给出针对不同治理能力治污方的两部式甄别契约,同时对比不同政府补贴方式下的契约效果。研究表明:可通过契约设计达到甄别目的,普通治污方仅获得保留效用,而高水平治污方还将获得额外利润,契约中的具体参数受预期行业中两种治污方占比影响。此外,对排污方和治污方补贴这两种方式都会提高治污方治污努力程度,增加排污方和高水平治污方利润,且同等补贴比例下补贴排污方效果更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萍  朱国华  
农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解决农村环境法律制度缺失、资金技术缺乏、治理主体缺位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企业化程度、农村环境治理增益性、治理绩效可考评性为农村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供了条件。农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由四方契约主体通过八种契约实施。但要扫除执行障碍,还必须有实施机制予以配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响  刘悦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制造商与零售门店所组成服务供应链的契约模型,分析前者制定委托代理契约使后者进行有成本地市场需求信息获取的决策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在契约决策中存在阈值政策。当信息获取成本低于阈值时,制造商采用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的分离均衡契约,反之则采用不获取信息的混同均衡契约;信息获取后存在两种作用相反的效应:一是有利于制造商制定有效的分离均衡契约以及零售门店的服务水平,从而使双方的期望利润最大化,二是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强势一方的制造商也失去了攫取供应链中更多利润的能力,这也使得零售门店可以获得额外利润。
[期刊] 征信  [作者] 路运锋  
作为提供结算信用担保的中介服务方式的第三方支付,是解决电子商务支付安全和交易信用保证的理想选择。但是,第三方支付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了第三方支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阻碍了电子交易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第三方支付问题,应建立健全交易认证制度,建立覆盖全国的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系统,加强各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管理,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体系,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跃辉  
中央政府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是对地方政府落实政策情况的一种有效评价,也是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地方政府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行为,需要第三方评估机构加以纠正的理论。本文针对在我国第三方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积极推动专业化、独立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培育"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建国  崔乾坤  张靖泉  
应用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污染减排技术与努力程度均为企业私人信息的污染减排激励模型,分别设计了混同激励契约与分离激励契约,并对契约相关参数进行了数理分析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减排技术低的企业始终获得保留收益,减排技术高的企业可以获得额外收益;政府倾向于采用分离激励契约,减排技术高的企业倾向于混同激励契约;分离激励契约不利于企业污染减排技术的提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政府决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寇军  
针对制造商提供产品、零售商销售产品并提供延保服务的产品服务供应链,延保服务成本与产品的维修成本系数密切相关,考虑信息不对称下产品的维修成本系数为制造商的私有信息,建立了零售商激励制造商分享产品维修成本系数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零售商的佣金契约设计,分析了不对称信息、零售商延保服务水平等因素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对称信息可以提高制造商利润而降低零售商利润;随着延保服务水平的提高,零售商更需要在产品质量成本上与制造商拥有对称信息;零售商降低制造商的相关销售费用,提高延保服务收益分享比例等有助于制造商分享成本信息,并提高供应链企业利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建新  陈冬  
信息不对称是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这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但小企业封闭的信息传递机制是与其简单的治理结构相适应的,片面强调小企业要加强向外界传递信息,由小企业自身来缓解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局限性。由融资供给方主动收集据以进行融资决策的小企业信息因交易成本过高亦不可行。与传统融资决策使用的基于财务数据的信息不同,信息中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并有偿提供的小企业主或主要所有者个人信用信息和小企业信用信息———第三方信用信息,能够准确预测违约风险,是融资供给方获取小企业融资信息的新途径,为缓解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治理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与“金融机构观”不同的新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佳  刘德智  朱占峰  
随着国际经贸形势的日趋复杂,双边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基于双边信息不对称假设,对供应链中断风险下的制造商契约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面对由一个制造商M和两个供应商H、L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利用机制设计理论,剖析了信息对称条件下的中断状态,得出了最优合同模型,继而深入探索了信息不对称情境下的最优契约。通过模拟仿真得出: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制造商和供应商信息优势均衡,博弈成本较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博弈成本增大。当信息不对称时,制造商可能更愿意主动接受某一供应商的备份生产,并向该供应商支付更高信息租金,从而导致制造商终止与另一供应商的合作。在契约模型中引入信息租金差,证明信息价值对制造商利润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增大供应商可靠性系数,能够提高供货量比例,降低制造商出现供应中断的风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贡文伟  李虎  葛翠翠  
制造商对废旧产品的回收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逆向供应链的实施和协调。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甄别博弈的显示性原理,探讨不对称信息下逆向供应链契约设计问题。分别基于政府不参与逆向供应链运作、政府对制造商实施奖励、政府对制造商实施奖惩三种前提,建立决策模型,得到不同模型下制造商提供给零售商的契约设计策略。三种契约比较分析显示:政府不参与逆向供应链运作或者政府对制造商废品回收实施奖惩时,制造商提供给零售商的线性支付最小,此时制造商提供的契约最为有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虎  李育林  
第三方电子支付作为信用中介,能够以其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替代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商业信用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交易信用关系,可以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买卖双方的信用问题。第三方电子支付实质上是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中介,是买卖双方动态博弈无法取得有效均衡而借助于外力的产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志松  
文章基于Stackelberg主从对策决策方法建立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批发价契约和收益分享契约,分析了供应链整体最优的服务订购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物流分包商和物流提供商之间的纳什均衡模型,在最优服务订购量的约束下求得了最优的质量成本投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振宇  李军山  
医保双方关于医疗服务成本的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医疗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医方拥有信息优势,但保方掌握了病源的分配权。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以按人头支付为例,设计了一组甄别医方成本信息的医疗费用支付契约:第一种为较高的人均支付额和较少的病源数量相组合的契约;第二种为较低的人均支付额和较多的病源数量相组合的契约。医方在选择最适合自身契约的同时将自动公开自身的成本信息:高成本医方选择第一种契约,而低成本医方将选择第二种。相比信息对称时支付契约,给高成本医方配置的病源数量向下扭曲了,并且低成本医方获得了额外的信息租金,因而此契约将产生一社会次优结果。但是,若高成本医方参与医疗保险市场带来...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和  马士华  石宁  
在正常订单和紧急订单供应商共存情况下,分析制造商的最优订货策略。正常订单供应商采购提前期较长,需在销售期前进行订货。紧急订单供应商交货期较灵活,但交货期长短与成本相关且该成本信息为其私有信息。考虑在此条件下制造商的订货策略(与正常订单供应商)和激励合同设定问题(与紧急订单供应商)。最后,比较了紧急订单供应商的存在与否对制造商的订货以及利润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俊  吴兴海  
在采购过程中,采购商与供应商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将增加采购成本。采购商为了鼓励供应商参与投标,规定的采购品质量标准不是特别高,中标供应商都能达到。对中标供应商而言,采购品质量还有提高的空间,但是提高质量需要花费成本,并且还具有一定的风险。针对此种情形,文章应用委托代理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采购商应与中标供应商签订质量控制契约,激励供应商努力提高采购品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