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9)
2023(13179)
2022(11648)
2021(11136)
2020(9321)
2019(21269)
2018(21617)
2017(41968)
2016(22750)
2015(25809)
2014(25457)
2013(25132)
2012(22774)
2011(20457)
2010(20564)
2009(19337)
2008(18585)
2007(16507)
2006(14817)
2005(12968)
作者
(64683)
(53799)
(53110)
(50563)
(33887)
(25761)
(24134)
(21008)
(20399)
(19196)
(18292)
(17946)
(16769)
(16635)
(16277)
(16244)
(16146)
(15704)
(15365)
(15078)
(13365)
(13256)
(12910)
(12401)
(12220)
(12021)
(11948)
(11914)
(10859)
(10600)
学科
(88603)
经济(88498)
(70034)
管理(63674)
(49063)
企业(49063)
(48041)
方法(37640)
数学(32274)
农业(31976)
数学方法(31834)
业经(24537)
中国(22753)
(22571)
(18674)
(18288)
地方(18058)
(16071)
贸易(16063)
(15636)
理论(14942)
(14455)
财务(14381)
财务管理(14347)
(14017)
银行(13983)
技术(13876)
企业财务(13574)
(13423)
环境(13294)
机构
学院(318437)
大学(315603)
管理(130174)
(123664)
经济(120811)
理学(112323)
理学院(111207)
管理学(109311)
管理学院(108755)
研究(102401)
中国(80682)
(67357)
(66950)
科学(64267)
(55700)
业大(53065)
农业(51609)
(51448)
中心(49393)
(47589)
研究所(46419)
财经(44387)
(42231)
北京(41954)
师范(41916)
(40266)
(39231)
(35974)
经济管理(35421)
经济学(34294)
基金
项目(216021)
科学(169395)
研究(162508)
基金(155269)
(133824)
国家(132604)
科学基金(114265)
社会(100369)
社会科(94543)
社会科学(94517)
(85693)
基金项目(83305)
自然(73874)
教育(73379)
自然科(72108)
自然科学(72094)
自然科学基金(70782)
(70655)
编号(70452)
资助(63136)
成果(57019)
重点(47225)
(47209)
(46203)
课题(45977)
(44557)
项目编号(41775)
创新(41385)
科研(40886)
人文(40303)
期刊
(141733)
经济(141733)
研究(92332)
(68507)
中国(60864)
学报(49833)
农业(46020)
科学(45414)
管理(42757)
(41489)
大学(37840)
教育(35709)
学学(35395)
(33602)
金融(33602)
业经(29026)
技术(26979)
(21538)
图书(20967)
财经(20369)
经济研究(19760)
问题(19488)
理论(17422)
(17159)
(16370)
实践(16213)
(16213)
科技(15262)
农村(15255)
(15255)
共检索到471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运用"信息熵"工具分析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制的信贷合同可以化解上述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影响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利用"信息熵"工具分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之后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士华  郭雨林  杨涛  
针对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村信贷市场,本文基于金融联结机制模型,分析农户信贷资金配置策略问题,认为,在金融联结机制下,贷款违约的惩罚力度将对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实证证实了在高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可能更加关注借款人未来偿还因素的甄别和监督;在低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更多注重有关借款人履约特征方面的甄别和监督。政策含义在于设计有效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合作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村信贷合约有效履行的制度设施,以及在既有的农村金融存量基础上,通过类似于金融联结的农村信贷制度创新,来整合与深化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兰华  杨刚强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落后,且治理结构不规范,信用缺失,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与银行的信贷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交易成本增加。由此导致银行出现了信贷配给问题,也使农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信贷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缓解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森  徐志刚  仇焕广  
本文基于来自全国4省20县621户农户玉米品种采用情况的实地调研数据,在建立农户新品种选择行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种子新品种采用行为的影响。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结果验证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对农户新品种选择行为的影响。面临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户会积极调整他们的品种选择行为,一方面会通过增加新品种的面积来提升其品种组合的增产潜力和生产收益,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增加新品种个数来控制整个品种组合的生产风险,其最终决策和资源配置方式将偏离市场信息充分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匡南  吴见彬  朱建平  谢邦昌  
信用卡市场具有信贷信息不对称的特征,是信用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信贷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何利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高新技术,建立可靠的分析模型,对信用卡用户的行为进行风险识别和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次把改进后的非参数随机森林分类(RFC)方法应用到信用卡信用风险的评估中,并和其他模型进行比较,发现非参数随机森林方法往往要优于基准的Logitic模型和SVC模型。实证发现职业、年龄、家庭人口数、月刷卡额、学历、家庭月收入对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婚姻状况等对信用风险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茜  蒲勇健  
本文基于不对称信息博弈论,建立了合理的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对金融机构的农户小额贷款缺口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规避这种问题的机制是财政参与引入农业保险,并首次用模型定性地研究出金融机构和农户可接受的农业保险保费和保额间的关系。最后以重庆市作为实例对模型的结论进行了论证,认为农业保险的增加对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着促进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国华  肖兰华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落后,且治理结构不规范,讲信用不够,特别是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与银行的信贷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交易成本增加。由此导致银行的信贷配给,也使农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信贷难。为此,本文提出一些缓解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跃华  刘纯之  利菊秀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问题为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与农户之间在生猪保险中风险资产确定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为生猪出栏量难以直接观察,有可能出现农户少报生猪出栏量的现象,即"不足额投保"问题。本文针对农户是否谎报首先对其效用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继而采用生猪保险的微观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在生猪出栏量难以观察及农户与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农户有少报动机,而保险公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农业生产知识和制度设计规避部分信息不对称。农户投保的最优行为在于真实投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昌林  蒲勇健  
由于借贷双方利益和风险上的不对称性导致借贷关系不同于一般买卖关系。文章通过构建银行对企业信贷博弈模型,说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败"、资金价格严重扭曲致使资金不能有效配置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模型说明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除了规范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增强企业经营管理透明度外,政府的各项政策是关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蓉丽  
开展消费信贷是我国目前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之一。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影响了我国消 费信贷的发展。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影响,提出增强消费者预期支付能力,建立和完善 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的法律体系等对策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世春  
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于贷款关系和存款关系之中。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导致商业银行承担了较大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信贷消费者和存款人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解决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是要完善我国的资信评级制度,制定和颁布消费信贷法规,健全会计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以及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玲芳  金德凌  
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高额的林业信贷融资成本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指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林业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加快推进林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探索符合林业特点的信贷模式和进一步完善林业信用担保体系等建议,以克服林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发友  俞健  
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信贷行为动态博弈模型。基于这一模型,分析了银企信贷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与演化稳定策略,并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和可能的控制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