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23.8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7)
2023(15213)
2022(13090)
2021(12261)
2020(10393)
2019(23388)
2018(23328)
2017(45147)
2016(24509)
2015(27405)
2014(26873)
2013(26591)
2012(24075)
2011(21256)
2010(21362)
2009(20282)
2008(19945)
2007(17735)
2006(15822)
2005(14319)
作者
(69447)
(57143)
(57077)
(54043)
(36753)
(27351)
(25982)
(22238)
(21743)
(20712)
(19592)
(19252)
(18310)
(17967)
(17486)
(17374)
(17112)
(17017)
(16404)
(16344)
(14200)
(14063)
(13713)
(13229)
(13002)
(12861)
(12679)
(12642)
(11371)
(11289)
学科
(99140)
经济(99010)
(96938)
(88101)
企业(88101)
管理(87234)
方法(44399)
数学(34567)
数学方法(34121)
业经(33014)
(32801)
(31619)
(24873)
财务(24799)
财务管理(24765)
中国(24120)
企业财务(23474)
农业(22118)
(20801)
技术(20424)
理论(20127)
(18898)
(17921)
(17747)
贸易(17736)
地方(17547)
(17186)
(17172)
(16916)
(15045)
机构
学院(347548)
大学(342996)
管理(144439)
(136316)
经济(133316)
理学(123575)
理学院(122358)
管理学(120488)
管理学院(119854)
研究(106865)
中国(84763)
(73111)
(65827)
科学(65475)
(54638)
(53030)
(52420)
财经(52095)
中心(50090)
业大(49837)
研究所(47510)
(47130)
北京(46155)
(43699)
师范(43365)
(43087)
农业(42414)
经济学(39009)
(38662)
商学(38509)
基金
项目(229297)
科学(181434)
研究(172315)
基金(165899)
(142175)
国家(140858)
科学基金(123310)
社会(107624)
社会科(101859)
社会科学(101833)
(90907)
基金项目(88301)
自然(80054)
教育(78433)
自然科(78228)
自然科学(78212)
自然科学基金(76833)
(74685)
编号(72633)
资助(67831)
成果(58393)
重点(50131)
(49733)
(49712)
(48383)
课题(48271)
项目编号(45863)
创新(45665)
(44006)
科研(43305)
期刊
(157117)
经济(157117)
研究(102265)
中国(63440)
管理(56667)
(54375)
(51122)
学报(49036)
科学(46114)
教育(37837)
大学(37246)
农业(35360)
学学(34863)
(32231)
金融(32231)
技术(31769)
业经(29086)
财经(25523)
经济研究(23751)
(21773)
图书(20647)
问题(20156)
(19960)
技术经济(18689)
理论(18040)
现代(17305)
财会(17292)
商业(16441)
实践(16419)
(16419)
共检索到51702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胜刚  胡海波  
本文首先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回顾了西方信贷融资担保理论的重大进展,然后通过数理建模分析了信用担保机构的两种风险控制手段—比例担保和反担保的不同组合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同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俊文  赵红  
文章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数理模型探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小企业无任何抵押担保品的前提下,虽然担保机构部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并末解决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反而可能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形成信用担保悖论。只有中小企业提供了足额的担保品以后,信用担保机构的存在才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良  
一、文献回顾担保行业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相生相伴的,其行业风险高,影响面广,这些使得对其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就我国担保行业实际运用来看,其服务对象多为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差,资产规模小,风险大,商业银行不愿意向其提供贷款。这就造成了担保行业发展受阻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两头困境"。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学者基本上是在非对称信息理论下研究信用担保风险的。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涌  邹筱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充当着银行与贷款人之间信用桥梁的作用。信用可以弥补一些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可以通过转嫁的方式将成本转移到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程度越高、信用担保机构与政府的资本结构关联程度越低,越可以明显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利润。政府可以用市场化手段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就能明显增加担保机构的利润,从而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充当中小企业的融资中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梅强  秦默  顾振伟  
首先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回顾了西方担保理论的重大进展,然后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三个角度展开研究。结果得出:银行贷款利率、担保机构调查费用、担保比例与企业投资项目成功概率均不是单调关系;而担保比例、贷款利率、再担保比例与担保机构以及再担保机构的期望也不是单调关系。结果证明了信用担保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反担保、担保比例和再担保比例能够减轻逆向选择问题的程度,保证担保资金的安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敖慧  司炜  
信用担保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信用担保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信用担保风险客观存在且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解决信用担保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丽霞  
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23万户,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主板市场门槛过高,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且风险投资基金发育不完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主要依靠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的间接融资来完成的。中小企业由于其信息缺少透明度、抵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翔  
近年来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而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成立了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之后逐渐形成了信用担保产业。本文从信用担保的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和河南省的实际阐述了当前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新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顺根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应采取政府政策主导型担保与社会互助型担保相结合,以政府政策主导型担保为主、社会互助型担保为辅的运作模式。加强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关键。一要制订一个企业信用评估和管理办法。在现行的各种对企业信用评估的基础上,将各部门、各行业的评估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对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估方法。二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或委托中介机构,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动态的综合评估。三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工具,创建国家企业信用征信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国建  张冬华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初始路径的选择对制度的演化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路径依赖理论为指导,研究国外信用再担保制度的特点,总结国内信用再担保试点的实践经验,提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初始路径选择的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丁宝君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现状及其与政府、金融机构间的关系(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现状具体表现在:(1)担保机构发展迅速,性质和组织形式多样化。从1993年10月全国信用担保机构试点起步至今,担保机构增加很快。2000年底为203家,2001年底为582家,2002年底为848家,直至2007年底为4717家,年均增长125%。从担保机构的性质业看,政策性担保机构、盈利性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机构呈现并存的局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松  潘珊  姚长辉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企业及担保机构的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担保机构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有效增加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规模,而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则无法起到积极作用。进一步地,在垄断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了银行利润,提高了企业利润,社会总福利不变;随着信贷市场的完善,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有效提高社会总福利。
[期刊] 征信  [作者] 米文通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行特点决定其风险分散机制异常重要。但是,当前银行分担风险不足、再担保处于探索阶段、担保机构风险承担能力有限、政策扶助软约束和过度依靠反担保,使整个信用担保体系事后风险分担不合理。因此,需要通过行业整合、健全再担保体系、政策扶助法制化和合理划分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风险承担比例等措施来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清河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担保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快速发展的信用担保业,在促进我国信用经济发展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结合国际上一些国家信用担保业务经验,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担保业现状,以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运作模式,揭示担保机构的共性和特点,为推动我国信用担保业的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波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并缓解了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然而,信用担保机构与企业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性,这又导致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的逆向选择和信用担保配给现象。理论上,阿克洛夫首先用二手车模型证明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以及相应的效率问题。从理论上可以证明:担保机构因信息不对称将面临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逆向选择则降低了担保市场的效率。通过信用担保市场逆向选择和信用担保配给机制分析,可以为有效地控制逆向选择以及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