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7)
- 2023(9643)
- 2022(8229)
- 2021(7838)
- 2020(6428)
- 2019(14482)
- 2018(14699)
- 2017(28192)
- 2016(15117)
- 2015(16967)
- 2014(16347)
- 2013(15746)
- 2012(13897)
- 2011(12599)
- 2010(13010)
- 2009(12376)
- 2008(11812)
- 2007(10529)
- 2006(9390)
- 2005(8122)
- 学科
- 济(64314)
- 经济(64262)
- 农(49450)
- 业(49422)
- 管理(39556)
- 农业(32928)
- 企(29026)
- 企业(29026)
- 方法(25557)
- 数学(22916)
- 数学方法(22371)
- 业经(20666)
- 中国(15001)
- 财(13281)
- 农业经济(12426)
- 学(12420)
- 地方(11937)
- 制(11822)
- 发(11638)
- 土地(11418)
- 理论(10340)
- 策(10285)
- 贸(9830)
- 贸易(9824)
- 村(9650)
- 农村(9630)
- 易(9601)
- 发展(9224)
- 展(9217)
- 技术(9160)
- 机构
- 学院(210082)
- 大学(201178)
- 管理(84781)
- 济(81401)
- 经济(79682)
- 理学(73580)
- 理学院(72918)
- 管理学(71281)
- 管理学院(70941)
- 研究(64228)
- 农(55121)
- 中国(51472)
- 农业(42024)
- 京(41565)
- 科学(40724)
- 业大(39179)
- 财(34428)
- 中心(32675)
- 江(32004)
- 所(31643)
- 研究所(28622)
- 财经(27346)
- 范(26700)
- 农业大学(26654)
- 师范(26467)
- 州(25680)
- 经(24804)
- 经济管理(24794)
- 北京(24751)
- 技术(22814)
- 基金
- 项目(142923)
- 科学(112890)
- 研究(107217)
- 基金(102460)
- 家(88776)
- 国家(87963)
- 科学基金(76386)
- 社会(67200)
- 社会科(63231)
- 社会科学(63215)
- 省(59174)
- 基金项目(54102)
- 自然(49149)
- 教育(48804)
- 自然科(48038)
- 自然科学(48031)
- 编号(47701)
- 划(47591)
- 自然科学基金(47118)
- 资助(41261)
- 成果(37146)
- 农(31792)
- 重点(31478)
- 发(31419)
- 课题(30904)
- 部(30647)
- 创(29921)
- 创新(27793)
- 国家社会(27206)
- 科研(26884)
- 期刊
- 济(94515)
- 经济(94515)
- 农(60779)
- 研究(51865)
- 中国(46021)
- 农业(41413)
- 学报(32278)
- 科学(31117)
- 管理(25750)
- 财(25406)
- 大学(24979)
- 业经(24078)
- 学学(23784)
- 教育(22033)
- 技术(19541)
- 业(19306)
- 融(19040)
- 金融(19040)
- 农业经济(14765)
- 农村(14288)
- 村(14288)
- 问题(13136)
- 版(12830)
- 经济研究(12629)
- 财经(11929)
- 图书(11883)
- 资源(10910)
- 统计(10750)
- 技术经济(10354)
- 世界(10315)
共检索到305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段力誌 傅鸿源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在不对称信息下如何设计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研究发现:如果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越强、努力成本系数越小、调研成本系数越低、调研成本分担比例越高或者他越愿意承担风险,则均能使规模经营主体获得的激励强度越大;反之亦然。另外,引入市场竞争变量后可进一步改进原模型的激励效果,新模型不仅降低了随机干扰项对规模经营主体的不利影响,还提高了规模经营主体的激励强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凯思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土地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国家粮食安全。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助力城乡统筹发展,各地区还需要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出发,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芸 张卫国
文章在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条件下,通过建立考虑技术风险的模型,研究企业如何通过报酬契约设计,激励学研方投入努力,并坦白自己能力水平,促进合作成功,尽可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双重信息不对称 技术风险 契约激励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骅 钱进
创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利用信息经济学有关理论构建了一个创业投资家和两个创业企业家之间的激励模型,以考察创业投资家将如何在不同的创业企业家之间设定激励水平,用委托代理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创业投资家采取何种组合激励合约。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多个创业企业家需要资金的情况下,创业投资家应对重要性更强和更愿意承担风险的创业企业家设定更高的激励水平。
关键词:
创业投资 委托代理 信息不对称 激励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刘丹
运用数学分析和博弈论的方法,设计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并引入对监控机制的分析,从而扩展了激励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结果表明:监控机制与激励机制具有相关性,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作用,都能激励或引导代理人努力工作。因此,在制定报酬契约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激励机制与监控机制的作用。监控机制的引入,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激励机制 监控机制 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冉翠玲 杨桂元
针对由单制造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提出了供应链双方需求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双方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运作策略模型。制造商通过折扣,运用激励相容机制使销售商诚实申报需求信息,使得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数字试验结果表明:①所提策略是有效的;②该策略不仅能提高制造商利润,而且也能改善销售商的利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项勇 任宏 冯迎宾
针对目前我国工程项目中的建设管理模式(CM模式),分析该种模式下建设单位和咨询方双向道德风险的基本条件,并构建相应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CM模式中咨询型和承包型两种支付形式中各自的得益函数。最后就CM模式支付方式的局限提出新的激励创新模型,以便降低委托中的道德风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建设项目 CM模式 道德风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宝宇 雷岚
供应链运作中生产制造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基于不同的信息对称条件形成了多种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需要构建和设计某种信用激励契约才能有效实现委托代理双方期望效用的最优化。首先给出了信用激励契约数学模型构建的相关假设和研究情景设定,研究对象设定在只有一个生产制造企业和一个批发零售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中,分别构建和对比研究了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供应链信用激励契约的数量关系和模型,并通过一个具体算例对模型推理进行了检验和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对称条件下不需要进行信用激励即可实现最大化的期望效用,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息激励契约的作用会随着批发零售企业风险偏好的降低而减弱。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国臣
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是如何进行博弈的,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分析在显性和隐性的两种激励制度下两者是如何达到一种契约的。并分析声誉效应和棘轮效应对激励效果产生的影响,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激励来观察对零售商是否有作用,并且观察作用的大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祝建军 叶蓓
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而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璐 林凯 陈丽华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3PL)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存在的双重信息不对称情形,本文从银行角度出发设计最优合约机制以激励3PL提升监管质量。本文构建了单一道德风险模型及双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合同菜单和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并对三种情况的最优激励机制及相应性质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与仅存在道德风险时相比,3PL能力禀赋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3PL的损失承担比例,增加了自身期望效用却损害了银行的利益;(2)当采用讨价还价契约时,3PL的损失承担比例和努力水平与自身能力和市场平均能力的差距有关,且随能力的提高而增加;(3)当3PL能力禀赋服从均匀分布时,讨价还价契约下3PL的损失承担比例恒大于合同菜单,且当3PL能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时,讨价还价契约相比单一道德风险模型提高了3PL的损失承担比例;(4)当3PL的能力水平较低时,纳什讨价还价契约能够同时提高银行和3PL的期望效用,实现整个系统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民利 张佳林
为解决环境服务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当污染治理技术与努力程度均为第三方环境服务商信息的治污激励模型,设计了混同激励契约与分离激励契约,研究结果表明:(1)激励系数随消费者绿色意识与排污权交易价格上升而上升,随努力成本系数、产出效益的方差、第三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加而减小;(2)低治理能力的第三方环境服务商始终获得保留收益,而高治理能力的第三方环境服务商可以获得额外收益;(3)高治理能力的第三方环境服务商倾向于采用混同激励契约,排污企业更愿意采用分离激励契约;(4)高能力者占比的增加使得排污企业利润增加,排污权交易价格上升有助于第三方环境服务的推广,消费者绿色意识的增加能使双方利润都增加从而实现共赢。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路应金 邓玉琴 徐雪砜
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分级诊疗资源匹配的瓶颈问题,也是医疗服务供应链协调的难点问题。应用委托代理理论,针对医疗服务供应商的激励问题,通过研究医疗服务机构基于最优努力水平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路径下,实现医疗服务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不断提高诊疗服务供应链的声誉,促进医疗卫生改革健康持续发展。敏感性分析表明:医生佣金率和努力程度对医疗服务供应链运营产生重要影响,而提高医疗服务的回报因子能提高医生的医疗服务努力程度。弹性分析得出:医疗服务供应链激励机制能提高医疗服务的回报因子和医生的佣金率,并降低支付给医生的固定报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雪 谢铁军
基于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研究了不对称信息下激励机制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对称信息下供应链处于集中和分散两种模式时的成员最优决策;其次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零售商服务水平为私人信息时制造商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模,运用泛函极值理论求解;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激励机制对于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合理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建国 崔乾坤 张靖泉
应用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污染减排技术与努力程度均为企业私人信息的污染减排激励模型,分别设计了混同激励契约与分离激励契约,并对契约相关参数进行了数理分析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减排技术低的企业始终获得保留收益,减排技术高的企业可以获得额外收益;政府倾向于采用分离激励契约,减排技术高的企业倾向于混同激励契约;分离激励契约不利于企业污染减排技术的提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政府决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双重信息不对称 激励 混同契约 分离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