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6)
- 2023(9259)
- 2022(8243)
- 2021(7674)
- 2020(6693)
- 2019(15326)
- 2018(15335)
- 2017(30097)
- 2016(16049)
- 2015(18248)
- 2014(17940)
- 2013(17550)
- 2012(16246)
- 2011(14611)
- 2010(14730)
- 2009(14055)
- 2008(13966)
- 2007(12834)
- 2006(11117)
- 2005(10097)
- 学科
- 济(60726)
- 经济(60656)
- 管理(47702)
- 业(44076)
- 企(36788)
- 企业(36788)
- 方法(30769)
- 数学(26891)
- 数学方法(26634)
- 银(20915)
- 银行(20770)
- 制(20057)
- 行(19419)
- 财(19189)
- 农(17011)
- 中国(15617)
- 融(14318)
- 金融(14316)
- 业经(13876)
- 务(12994)
- 财务(12960)
- 财务管理(12919)
- 学(12632)
- 贸(12465)
- 贸易(12456)
- 企业财务(12276)
- 度(12123)
- 制度(12118)
- 易(12101)
- 农业(11109)
- 机构
- 大学(224262)
- 学院(223796)
- 济(88766)
- 管理(88639)
- 经济(86724)
- 理学(75292)
- 理学院(74524)
- 管理学(73273)
- 管理学院(72852)
- 研究(70123)
- 中国(61763)
- 京(46664)
- 财(44752)
- 科学(42540)
- 农(39065)
- 中心(35831)
- 所(35425)
- 财经(35366)
- 江(34807)
- 业大(32651)
- 研究所(31979)
- 经(31935)
- 农业(31223)
- 北京(28933)
- 州(28505)
- 范(28062)
- 师范(27767)
- 经济学(27166)
- 财经大学(26269)
- 银(25221)
- 基金
- 项目(145245)
- 科学(113653)
- 研究(106612)
- 基金(105245)
- 家(90862)
- 国家(90123)
- 科学基金(77472)
- 社会(66505)
- 社会科(62930)
- 社会科学(62909)
- 省(56666)
- 基金项目(56038)
- 自然(50445)
- 教育(49682)
- 自然科(49323)
- 自然科学(49309)
- 自然科学基金(48466)
- 划(47571)
- 编号(45868)
- 资助(43333)
- 成果(37606)
- 部(32332)
- 重点(32311)
- 发(30168)
- 创(29888)
- 课题(29593)
- 项目编号(28938)
- 科研(28440)
- 创新(27920)
- 教育部(27898)
共检索到337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明忠
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准确、及时、充分地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然而,商业银行在与中央银行的博弈行为中,往往拥有中央银行难以获得的独占性的私人信息,特别是由于中央银行还扮演着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致使商业银行破产约束软化,于是,商业银行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往往会有恃无恐,对中央银行隐瞒信息,冒大风险从事经营活动,银行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因此产生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婵娟
随着金融国际化浪潮的到来 ,一方面 ,金融交易的规模急剧增大 ,另一方面金融交易结构复杂化 ,使金融活动的透明度降低 ,风险加大。同时对金融监管当局准确及时把握相关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金融市场又存在非对称信息。本文的研究正是围绕如何降低非对称信息风险、提高中央银行非现场监管效率这一问题展开的。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非现场监管 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曾贤刚 程磊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筱峰 乔立娟
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信贷前的逆向选择和信贷后的道德风险。通过对银企行为的博弈分析指出银行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而产生惜贷行为,并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为缓解银行的惜贷行为,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来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惜贷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管涛
可能付出的代价——中央银行汇率调控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管涛70年代初,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并行的时代。各国对本国货币对外价格即汇率的管制大大放松,官方(如中央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蔚田 杨丽娜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斯,以表彰他们70年代在“使用不对称信息进行市场分析”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文中运用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揭示了网络银行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网络银行 市场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依凭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乏力的深层原因何在?如何才能提高其监管效率?政府应该怎样保证中央银行具有相对较高的独立性?中央银行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监管职能等等,都是实践中较难有效解决的问题。任何形式上的监管机构的如何设置都不是主要原因,而创造让人和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才是根本所在。
关键词:
监管效率 中央银行独立性 宏观经济目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亦炫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但融资缺口问题长久困扰着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究其原因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尝试从小微企业主体及其管理层的经济行为出发,认为针对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完善的特点,通过非财务信息与管理层行为信息的挖掘,可以有效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小微企业 行为经济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德宝 薛铭
鉴于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了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探讨民营企业向监管部门传递信号的内在机理,分析博弈模型的均衡条件,发现主要有民营企业的监管成本、监管部门对不诚信企业的惩罚、社会信誉损失、预计经济损失等影响民营企业的进入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德宝 薛铭
鉴于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了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探讨民营企业向监管部门传递信号的内在机理,分析博弈模型的均衡条件,发现主要有民营企业的监管成本、监管部门对不诚信企业的惩罚、社会信誉损失、预计经济损失等影响民营企业的进入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黑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央银行的监管目标就是使银行业经营具有较强安全性和稳定性 ,促进金融创新和有效竞争。俄罗斯金融监管当局在整个国家进行激进式改革中 ,对原国有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对银行呆账进行了核销 ,面对国有企业转制和国家的经济衰退 ,俄中央银行成功地进行了几次币制改革 ,使得卢布币值和金融秩序日趋稳定 ,经济开始复苏 ,银行资本金明显增加 ,初步实现了商业化经营。尽管目前还不能断定俄罗斯所进行的金融改革成功与否 ,但其作为前车之鉴 ,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没有处理危机经验的中央银行不是成熟的中央银行 ;成熟的中央银行要求保持目标模式、机构设置和职能设定的一致性 ;一致...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目标模式 机构设置 经济转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