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8)
- 2023(3659)
- 2022(3255)
- 2021(2931)
- 2020(2575)
- 2019(5699)
- 2018(5474)
- 2017(10691)
- 2016(5643)
- 2015(6363)
- 2014(6069)
- 2013(6207)
- 2012(6033)
- 2011(5428)
- 2010(5427)
- 2009(4946)
- 2008(4877)
- 2007(4497)
- 2006(4049)
- 2005(3974)
- 学科
- 济(22864)
- 经济(22837)
- 管理(15557)
- 业(14410)
- 企(12244)
- 企业(12244)
- 方法(11965)
- 贸(11058)
- 贸易(11057)
- 易(10958)
- 数学(10903)
- 数学方法(10808)
- 出(10689)
- 财(9096)
- 口(7816)
- 出口(7810)
- 出口贸易(7810)
- 中国(5826)
- 学(5636)
- 农(5244)
- 务(4788)
- 财务(4786)
- 财务管理(4765)
- 企业财务(4570)
- 融(4421)
- 金融(4421)
- 制(4373)
- 财政(3914)
- 业经(3741)
- 银(3726)
- 机构
- 大学(84906)
- 学院(81884)
- 济(36791)
- 经济(36167)
- 研究(32171)
- 管理(28469)
- 中国(25683)
- 理学(24188)
- 理学院(23928)
- 管理学(23451)
- 管理学院(23339)
- 科学(19688)
- 财(19050)
- 京(18517)
- 所(17494)
- 农(17375)
- 研究所(15726)
- 财经(14638)
- 农业(14150)
- 中心(14149)
- 经(13512)
- 业大(13257)
- 经济学(12787)
- 江(12705)
- 北京(11704)
- 院(11688)
- 经济学院(11658)
- 财经大学(11147)
- 省(10106)
- 州(9698)
- 基金
- 项目(54564)
- 科学(42624)
- 基金(41696)
- 家(38290)
- 国家(38036)
- 研究(35721)
- 科学基金(31519)
- 社会(23271)
- 社会科(22217)
- 社会科学(22209)
- 自然(21848)
- 自然科(21350)
- 自然科学(21337)
- 基金项目(21064)
- 自然科学基金(21011)
- 省(19644)
- 资助(18784)
- 划(17763)
- 教育(16287)
- 部(12913)
- 重点(12733)
- 编号(12291)
- 发(11213)
- 科研(11163)
- 计划(11113)
- 创(10956)
- 教育部(10899)
- 创新(10409)
- 国家社会(10287)
- 成果(10221)
共检索到131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朱钧钧 孙海霞 谢识予
多数主权违约模型假设产出增长率为一阶自回归过程,而现实经济中,产出冲击经常是不对称的,更符合状态转换过程。本文将不对称产出冲击的假设引入主权违约模型,并以1993—2007年的阿根廷经济作为例子,研究了该假设下的主权违约概率。作为结果,本文模型更好地匹配了阿根廷经济中包括消费、产出、违约概率、债务规模和主权债券利差在内的多组数据。特别是,本文模型能同时匹配现实数据中较高的主权债务利差水平和较低的利差波动率。
关键词:
主权违约 不对称产出 状态转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立夫 王一鸣
2014年债券打破刚性兑付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了大量违约,尤其是在2018-2019年债券违约出现了一个高峰,市场恐慌使得民营企业低等级AA和AA+级债券信用利差持续走高,而民企AAA级债券和国企较高等级债券信用利差却持续走低,这与发达国家债券信用利差随市场信用风险上升而扩大的经济规律相违背。本文剔除债券个体因素,从宏观整体角度探究债券违约冲击对民企和国企不同等级债券子市场影响的差异,利用2014-2019年信用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伴随着两种冲击,一种是常规的债券违约带来的信用冲击,使得债券的信用利差上升,另一种是流动性冲击,债券违约通常伴随着经济下行,为了提振经济中央银行会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使得信用利差下降;在信用评级相同的情况下,信用冲击对民企债券影响大于国企债券,而流动性冲击对国企债券影响大于民企债券;在民企和国企内部信用评级越低,受到的信用冲击越大,民企内部信用评级越低,受到的流动性冲击越小,而国企内部信用评级越低,受到的流动性冲击反而越大;两种冲击叠加导致了违约频发时期民营企业AA和AA+级债券融资成本上升,民企AAA级债券和国企较高等级债券融资成本下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丹
全球经济复苏的背后存在巨大的国际主权债务隐患,主权债务人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和债券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及广泛性加剧了主权债务争端解决的复杂性。目前国际法框架下尚未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主权债券违约救济机制,而是国际救助、主权债务重组、集体行动条款和法院调解等多种机制并存,这削弱了争端解决的可操作性,降低了主权国家重整债务的效率。国际仲裁机制具有中立性、协商性和效率性,争议双方选择仲裁员和运用的规则不仅提高了争端解决的效率,而且彰显了裁判的公正性,应成为联合国治理框架下全球统一的主权债券违约的主要救济机制,并能以其固有的特性弥补其他救济机制的短板,同时不否认其他救济机制的作用,将债务重组和国际官方救助作为仲裁的有益补充。国际仲裁机制应遵循全球公认的框架性原则,包括不干涉债务国经济主权原则、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正义和中立性原则、透明度和保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
关键词:
主权债券 债务违约 债务重组 仲裁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玉博 余来冬 王宇斯
中国债券市场尚处在培育期,然而,多年保持的债券违约"零纪录"在两年前被打破。2014年3月,民营企业超日太阳能未能支付一笔到期利息,成为国内公司债券市场违约的第一个案例。而2015年4月,电力设备制造商保定天威因未能支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利息,成为首个国企债券违约案例。2016年,国内债券市场连续发生多起债券违约案例,并一度造成债券价格的大幅回调。截至2016年6月,国内债券市场实质性债券违约已有18例,涉及债券24只,其中仅3月份以来就有11例,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奇渊
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经历了从货币数量到利率,再到危机之后的货币数量(量宽),以及再重新回到利率(负利率)的轮回。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央行的负利率政策,探析了这些国家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基于对欧洲国家和日本的观察,作者对负利率政策的初步效果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负利率的下限空间。最后,本文总结了负利率对于零售金融市场和批发金融市场的不对称冲击,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
负利率 不对称冲击 金融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学彬 武靖 徐明东
中国债券市场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并自2017年起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且增速居高,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方法分析预测债券违约风险对中国债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治疗分析范式和多任务机器学习框架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综合违约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混合治疗分析方法构建由违约状态判别和违约时间估计两个模块构成综合违约模型,违约状态判别模块设定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违约时间估计模块设定为多任务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以改进标准混合治疗分析对数据非线性分析能力不足以及违约时间估计部分违约风险等比变化等不合理假设。通过实验结果发现综合违约模型在预测区分性和时间预测性方面优于对照模型,能够以较高的时效性预测揭示风险并且较好地体现债券违约风险演变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发现市场、行业、地域以及宏观因素是影响本文信用债违约风险样本外预测能力的主要因素,财务因素能够较好地解释样本内数据表现,但其样本外的预测能力相对市场、行业、地域以及宏观因素较弱。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程
主权债务违约会影响债务国的投资,间接地影响居民消费、就业和资产价格。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国家债务违约的小型开放经济体的理论模型,分析主权债务违约对债务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论在确定性冲击下,还是在随机性冲击下,增强债务违约制裁力度可以提高债务国投资,增加居民消费,并促使资产价格上升,但产出变化不明显;在随机性国际借贷利率冲击和技术冲击下,随着主权债务违约成本不断增加,债务国投资波动性、消费波动性和资产价格波动性会变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春平
通过将正负货币冲击引入产出与价格方程 ,对正负货币冲击的影响是否存在不对称性进行实证检验 ,发现货币冲击对价格有明显的不对称影响 ,即正向货币冲击导致价格的上涨要明显大于等量的负向冲击的相反作用 ;正向货币冲击总体上对产出有显著的影响 ,但这一影响不是很稳定 ;比较而言 ,负向冲击对产出影响的显著性较弱 ,但不对称性现象并不显著。结论提示维持货币供给平稳增长可以减小物价上涨的压力 ,而货币供给的不规则增长有助于防止通货紧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不对称性 滚动样本 假设检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小琳
基于2014年-2016年我国债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文章根据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分别分析了发债企业和评级机构的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发现双方的风险因子聚合度均较高。研究认为,在这些违约债券的评级过程中发债企业和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通过信用评级交易而共谋推高了发债企业信用评级水平。因此建议债券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并从严查处"信用评级交易"问题。
关键词:
债券违约 评级交易 风险因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小琳
基于2014年-2016年我国债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文章根据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分别分析了发债企业和评级机构的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发现双方的风险因子聚合度均较高。研究认为,在这些违约债券的评级过程中发债企业和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通过信用评级交易而共谋推高了发债企业信用评级水平。因此建议债券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并从严查处"信用评级交易"问题。
关键词:
债券违约 评级交易 风险因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小琳
基于2014年-2016年我国债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文章根据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分别分析了发债企业和评级机构的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发现双方的风险因子聚合度均较高。研究认为,在这些违约债券的评级过程中发债企业和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通过信用评级交易而共谋推高了发债企业信用评级水平。因此建议债券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并从严查处"信用评级交易"问题。
关键词:
债券违约 评级交易 风险因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宏 林晚发 李国平
在将债券市场中的信息问题区分为一级市场上发债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确定与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基础上,本文以中国企业债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债券以及企业层面相关控制变量情况下,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能获得显著的风险溢价。在控制了信用等级与事件日时长的情况下,该结果是稳健的。最后,信息不确定与信息不对称能够帮助信用风险结构模型解释债券信用利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监管部门在加强企业债券信息披露监管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对投资者信息披露的监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徐子尧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型分析表明,可转债作为一种混合证券,由于内嵌转换期权,在初始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下,随着信息的逐步公开化,投资者可以据此选择转股或继续持有以保证其获得预期收益;发行公司通过对可转债赎回条款的良好设计,可以免于承受信息不对称下股权再融资的逆向选择成本。文章进一步以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6年可转债和增发的拟发行公告和正式发行公告作为研究事件,发现发行可转债对上市公司股价的负效应小于增发,这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益祥 陆留存 李成刚 杨秋平
欧洲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对东道国的资本市场产生了严重冲击,影响全球的资本市场。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结合国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主权信用评级变动对东道国股票、债券和信贷市场的冲击,比较各市场的冲击特征,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实证结果表明:主权信用评级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股票市场的直接冲击大于债券市场,而债券市场的冲击影响债券的发行规模;主权信用评级对银行信贷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宗森 原磊
本文通过设定IS-AS-MP模型并采用SVAR方法估计,发现欧元区成员国不对称性冲击仍然大量存在,实际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不对称性明显高于实际供给冲击。欧元区现行的制度设计造成了成员国抵御非对称性冲击能力的减弱,不利于经济周期与德法两国不同步的成员小国的经济调整,但应对不对称性冲击仍需靠深入推进欧元区一体化来实现。
关键词:
欧元区 经济冲击 不对称性 S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