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9)
- 2023(5237)
- 2022(4534)
- 2021(4236)
- 2020(3692)
- 2019(8281)
- 2018(8086)
- 2017(16011)
- 2016(8655)
- 2015(9492)
- 2014(9713)
- 2013(9432)
- 2012(8702)
- 2011(7936)
- 2010(8095)
- 2009(7498)
- 2008(7480)
- 2007(6833)
- 2006(5938)
- 2005(5475)
- 学科
- 济(35411)
- 经济(35379)
- 业(28551)
- 管理(28146)
- 企(25218)
- 企业(25218)
- 方法(17115)
- 数学(14529)
- 数学方法(14338)
- 财(9462)
- 中国(8942)
- 学(8351)
- 农(7919)
- 业经(7542)
- 贸(7440)
- 贸易(7437)
- 制(7288)
- 易(7259)
- 地方(7015)
- 务(6632)
- 银(6623)
- 财务(6609)
- 银行(6608)
- 财务管理(6594)
- 企业财务(6337)
- 策(6292)
- 行(6292)
- 理论(6274)
- 技术(6186)
- 融(5960)
- 机构
- 大学(126628)
- 学院(126036)
- 济(49290)
- 管理(48585)
- 经济(48096)
- 研究(43330)
- 理学(42294)
- 理学院(41747)
- 管理学(40895)
- 管理学院(40647)
- 中国(32553)
- 科学(27534)
- 京(26790)
- 财(23204)
- 所(22351)
- 农(21107)
- 研究所(20501)
- 中心(19213)
- 业大(19055)
- 财经(18844)
- 江(18763)
- 经(17100)
- 北京(16796)
- 农业(16758)
- 范(16146)
- 院(15950)
- 师范(15933)
- 州(15482)
- 经济学(14446)
- 财经大学(14177)
- 基金
- 项目(84801)
- 科学(67178)
- 基金(62996)
- 研究(58146)
- 家(56198)
- 国家(55759)
- 科学基金(47597)
- 社会(36998)
- 社会科(35176)
- 社会科学(35167)
- 基金项目(33032)
- 自然(32785)
- 省(32186)
- 自然科(32121)
- 自然科学(32110)
- 自然科学基金(31582)
- 划(28010)
- 教育(27454)
- 资助(26538)
- 编号(22103)
- 重点(19400)
- 部(18760)
- 成果(18091)
- 创(17616)
- 发(17366)
- 科研(16440)
- 创新(16393)
- 性(16028)
- 教育部(16007)
- 课题(15982)
共检索到185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东冬
自建交以来,中美长期保持战略稳定主要得益于两国在不对称关系框架下每一方都认为得到了对方最低程度的承认和尊重。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中美实力对比日益缩小,美国打破此前中美不对称关系的机制平衡,两国间不对称关系互动呈现出非常态的发展变化。这一互动的转变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中美不对等关注感知和系统性错误知觉,进而极大地动摇了两国战略稳定关系的基础。受权力对比渐进化影响,中美两国关系未来一段时间性质定位仍会处于战略调适的过渡期,管理好双边不对称关系对实现中美两国战略再稳定愈加重要。作为原有守成国和后发崛起国,美国与中国应共同携手努力管理好两国间的不对称关系,通过防范化解及合理处置当前双边关系面临的风险,防止彼此间敌人意象错误知觉的螺旋升级,并推动实现两国关系的战略再稳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铁瑛 刘逸群
已有理论普遍认为,出口关系一经建立便会长期维持,但现实中出口关系表现出很强的"不稳定性"。本文基于2000—2016年的长观察窗口识别了中国的不稳定出口关系,尝试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从贸易中介视角对不稳定出口关系的发生进行解释。基本事实显示,不稳定出口关系占比高、发展快、分布广、潜力大,是普遍存在且需要重视的出口现象。本文引入贸易中介拓展已有理论框架,发现贸易中介通过"出口固定成本分摊"与"信息溢出"影响企业的出口行为。基准研究表明,贸易中介提升了不稳定出口关系发生的概率,降低了其中一次性出口发生的概率。基于异质性贸易中介的研究发现,普通中间商代理固定成本分摊效应,其影响与基准结论一致,专业中间商提升了一次性出口发生的概率,刻画了信息溢出带来的"被动出口",这一结论在信息不对称或不稳定性程度不同的目的地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拓展性研究发现,贸易中介通过固定成本分摊机制会使得原有的"出口关系稳定度—生产率"排序趋于无序化,企业混同进行不稳定出口和稳定出口。本文研究意味着不稳定出口关系是中国出口广泛存在且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推进出口"稳中求进"有赖于引导和规范贸易中介行为,降低企业出口固定成本。
关键词:
贸易中介 信息不对称 不稳定出口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国友
中美经贸关系在两国关系的顺利开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必须正视中美经贸相互依赖中的不时称性问题。通过对双边贸易、贸易结构、投资关系以及国债购买等四方面的数据分析,本文认为美国拥有中关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权力。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中国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由于惧怕目前中美相互依赖中的劣势而限制对美贸易,而是要不断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往来以争取未来的相对平衡位置。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相互依赖 不对称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信用风险转移在分散和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理想的信用风险转移有利于提高金融稳定和效率,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威胁。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的低效,这将导致风险的不适度集中、风险定价不准确以及缺乏透明度等,这些问题将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继军 李艳丽
本文使用2006—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关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企业出口关系的稳定性,这种正向作用是信息不对称缓解的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准回归结果仍然显著;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在企业、产品以及规模方面存在差异;外部冲击导致原有企业出口关系被破坏,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及时止损,推动企业出口关系转换,这虽然破坏了原有出口关系的稳定,但降低了企业损失,有利于企业出口长期增长。本文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能力将数字技术嵌入其生产、销售的各环节;政府应该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并加强数字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冉生欣 王品玲
本文创建了一个"核心—外围三国博弈模型";在此分析框架内,重点研究了当面临一次非对称的总需求冲击时,国家集团之间货币政策博弈的均衡问题,以及固定汇率制国家放弃该汇率制度的条件与时机。结论认为: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外生经济冲击的量级,更取决于冲击的对称性;当核心国与浮动外围国采取合作的态度时,纳什均衡更容易实现,更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实行钉住汇率制的关键在于政府当局的能力和信心;文章最后探讨和分析了我国应对当前经济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点明
文章从非对称性视角分析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因,并在这种非对称性联盟关系下对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主要有两大类因素:一是对联盟成员的选择,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选择出权重最大的成为联盟伙伴;二是对联盟形式的选择,从赔偿支付、合作时间、成员数量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与联盟稳定性的正、负相关性。最后将所有因素综合,利用数学几何中正三角形模型分析,得出避免零和博弈,实现合作博弈,维护联盟稳定的关系。
关键词:
非对称性 战略联盟 稳定性 博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孔东民 魏诗琪
本文考察信息不对称、机构持股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是否影响到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分析发现:(1)信息透明度的增加对股票收益稳定性有促进效应。(2)机构持股对收益稳定性有负的影响,即机构持股加剧了股票收益的波动。(3)在机构未持股时,信息透明对收益波动的边际影响为负;当机构持股时,信息透明的提高在边际进一步促进了价格的稳定性,这说明在机构持股时,提高信息透明对股价的稳定性作用更大。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机构持股 波动性 羊群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晓玲 王慧慧
从2018年3月美国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到2019年4月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的第九轮高级别磋商顺利结束,中美经贸关系从一度的剑拔弩张,到目前有逐步趋于缓和的态势。但美国对中国经济政策阴晴多变,中国仍需谨慎对待。近年来中美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内含于其中的不对称依赖关系若任其发展,必将阻碍两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合作。本文从中美两国的货物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国债购买等方面,阐述了中美经贸不对称依赖关系的特征性事实、形成机制和未来趋势,最后针对中国应如何建立与美国良性互动的经贸关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经贸 双边经贸关系 不对称依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婕 王思遥 张晓燕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当前,稳金融、防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流动性短缺、系统性风险都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障碍。以中国上市银行为样本,运用局部调整模型估算各银行净稳定融资比率的调整速度,使用面板模型综合评价净稳定融资比率及其调整速度在降低系统性风险方面的效用。结果表明,全样本下,净稳定融资比率增大会显著降低银行整体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净稳定融资比率的调整速度越快越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该结果并不适用。各商业银行应当在满足监管标准的基础上,密切关注自身的流动性水平及流动性需求,适时做出调整,这既是实现个体安全性的保障,也是实现银行业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洪涛 蔡利 蔡春
系统性风险是金融稳定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整体系统性风险的估计、系统性风险的分配和系统重要性四个方面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论。本文认为,基于金融稳定监管不断演变的要求,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个机构风险研究,到整体系统性风险研究,再到单个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这样三个阶段;采用的量化研究模型从单指标模型,到多指标模型,再到网络分析模型;研究范式从线性研究到期望损失概率分布的尾部研究。金融危机后,针对"规模和关联太大,以致不容失败"的金融稳定监管缺失,监管层认识到监管重点必须从市场转到系统重要性机构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方意 黄丽灵 荆中博
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石。为更好地认识与理解金融稳定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借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框架分析三类金融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并基于“相对成本—相对收益”关系量化政策的成本与收益。其中,政策工具为注资政策、资产购买政策与银行合并政策,政策中介目标为非核心负债占比、机构关联性、相对规模。结果表明:在政策效果方面,注资政策和资产购买政策效果明显,是较好的政策工具;银行合并政策效果较不稳定,高度依赖于合并银行与被合并银行的风险特征。在作用机制方面,以控制非核心负债占比为目标时,这些政策还会通过控制机构关联性来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特别地,通过影响机构关联性来控制风险非常重要,但是操作不当会造成风险上升。此外,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实施效果不同,注资政策与资产购买政策均在压力期间的效果较好,银行合并政策则是在非压力时期的效果相对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选取合适的政策工具以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亮
笔者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会计稳健性测量模型、IPO抑价测量模型,采用2005年~201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539家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会计稳健性与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呈负相关关系;当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时,会计稳健性和IPO抑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IPO抑价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夏子航 马忠 陈登彪
本文考察上市公司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集团母子公司之间债务分布决策的影响,以及会计稳健性在债务主体选择决策中发挥的信息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当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时,子公司会更多地选择自主承担债务融资,但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提高,债务融资则更多集中于母公司,表明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子公司自主承担债务融资的能力,上述倾向在子公司业务比重大的企业集团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地,条件稳健性显著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对子公司自主承担债务融资的约束,而非条件稳健性却加剧了上述约束。研究揭示了信息不对称除影响公司信贷总体水平外,还是影响集团母子公司之间债务融资主体选择的重要因素,并且两类会计稳健性在集团信贷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