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6)
- 2023(9937)
- 2022(8753)
- 2021(8010)
- 2020(7090)
- 2019(16457)
- 2018(16155)
- 2017(31301)
- 2016(17344)
- 2015(19930)
- 2014(20264)
- 2013(20110)
- 2012(19277)
- 2011(17692)
- 2010(18116)
- 2009(16893)
- 2008(17088)
- 2007(16025)
- 2006(14162)
- 2005(12952)
- 学科
- 济(80235)
- 经济(80164)
- 管理(45252)
- 业(44770)
- 企(34991)
- 企业(34991)
- 方法(32345)
- 数学(27703)
- 数学方法(27420)
- 地方(23197)
- 农(23112)
- 贸(22811)
- 贸易(22797)
- 易(22059)
- 中国(19677)
- 学(16421)
- 财(16337)
- 业经(15904)
- 农业(15242)
- 制(14958)
- 地方经济(12543)
- 银(11751)
- 银行(11722)
- 和(11710)
- 融(11596)
- 金融(11593)
- 行(11209)
- 关系(11095)
- 理论(11050)
- 环境(11012)
- 机构
- 学院(255015)
- 大学(254335)
- 济(108719)
- 经济(106208)
- 管理(94060)
- 研究(92907)
- 理学(79436)
- 理学院(78457)
- 管理学(77148)
- 管理学院(76652)
- 中国(69581)
- 科学(56519)
- 京(54891)
- 所(48819)
- 财(47405)
- 农(47177)
- 研究所(44129)
- 江(42959)
- 中心(42865)
- 业大(39090)
- 财经(37024)
- 农业(36488)
- 范(35593)
- 师范(35316)
- 北京(34928)
- 院(34076)
- 州(33540)
- 经(33141)
- 经济学(32412)
- 省(31209)
- 基金
- 项目(162727)
- 科学(126264)
- 研究(120391)
- 基金(114655)
- 家(100179)
- 国家(99352)
- 科学基金(82884)
- 社会(73845)
- 社会科(69902)
- 社会科学(69877)
- 省(66387)
- 基金项目(60660)
- 教育(55300)
- 划(54872)
- 自然(52720)
- 自然科(51363)
- 自然科学(51349)
- 编号(50561)
- 自然科学基金(50410)
- 资助(47476)
- 成果(41902)
- 重点(37687)
- 发(37462)
- 课题(35983)
- 部(35881)
- 创(33113)
- 科研(31324)
- 创新(31067)
- 性(30502)
- 发展(30294)
- 期刊
- 济(127393)
- 经济(127393)
- 研究(76918)
- 中国(52143)
- 农(42972)
- 学报(40387)
- 科学(37052)
- 财(35783)
- 管理(33225)
- 大学(30294)
- 教育(29672)
- 农业(28419)
- 学学(28237)
- 融(25168)
- 金融(25168)
- 技术(22310)
- 业经(22153)
- 贸(19533)
- 经济研究(19478)
- 问题(18600)
- 国际(17967)
- 财经(17754)
- 业(15567)
- 经(15392)
- 图书(13617)
- 技术经济(13012)
- 世界(12986)
- 商业(12851)
- 资源(12612)
- 版(12400)
共检索到40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历经坎坷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虽已展现雏形,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图们江地区开发也是进展缓慢,与合作的有利因素相比,不利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吉林省必须从现实出发,围绕对外经贸战略进行重新思考,以推行"全面合理化"为手段,脚踏实地的推进"质量立省"战略的实施,为今后参与可能出现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积蓄力量和奠定基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荣成
吉林省实施对外经贸西进战略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吉林省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需要。吉林省采取的“以东中促西”,实施“东进西拓”的互相促进、齐头并进的大策略,加强阿尔山二类口岸的建设,以阿尔山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在内蒙古兴安盟、蒙古东部地区、吉林省西部地区形成条形区域经济合作带的局面,可以使蒙古一方其腹地范围可达其东中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将有利于中、蒙、俄共同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局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坤 吴贞淑 赵玲
通过对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一般特征阐述,分析了区际联系的基础条件和特点,并预示了其发展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芳 刘晓辉 沈宁
东北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同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对能源旺盛的需求。吉林省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在能源合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东北亚 能源合作 吉林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承男
东北亚经济圈中吉林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韩]金中培正在形成中的东北亚经济圈是充满经济活力的地区。它的形成与发展,将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模式。在东北亚经济圈中,中国的吉林省与韩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云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庆轩
东北亚经济圈在自然地理上应是日本海、渤海、黄海三海经济圈,笔者主张将其圈域扩大到三海周边地区,则更有利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这种三海构想的战略展开应循环:动员民众,信息先行;倾向振兴、横联扩充;依愿分合,相互受容;功能互补,“配位”利用;连圈成网,拉驱共动。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中国吉林省和日本北陆地方处于地理上的中枢地位,其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极有可能先行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拉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
三海构想,战略展开,吉林省,北陆地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战略调整期,长期以来的外汇缺口、资本缺口和供给缺口已转化为知识缺口、竞争力缺口和需求缺口,这需要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正式确立了“以北京—天津—滨海地区为发展轴心,以京津冀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湾经济圈发展战略。本文根据国内外大环境,结合本区域优势,提出环渤海地区应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其对外经贸区域战略重点应放在加强推进产品国际化的区域合作、产业国际化的区域合作、人才国际化的区域合作、投资国际化四方面,为环渤海地区的对外经贸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刁秀华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许多国家之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经济圈是由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环黄渤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等次区域经济合作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作。由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还没有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因此该区域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
东北亚 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 陈治国
近几年来,东北亚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俄罗斯以及朝鲜、蒙古,这些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都处在经济体制与政治制度改革与调整之中。在这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中,有对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利的促进因素,也存在着有阻碍作用的不利因素。面对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吉林省如何制定与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将对吉林省今后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国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韩映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问题已引起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学者以及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这反映了该地区相关各国要求进一步加强本区域国际经贸合作,以求得经济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也表明大力发展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的可行性正在增强。本文拟从东北亚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这一地区国际经贸合作的有关问题。一、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范围、地位和作用东北亚首先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从纯粹地缘位置,它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来划分,则还应包括中国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间或也包括上海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群
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我们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围绕吉林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这一主题,阐述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演化进程中的巨大变化,协调发展是吉林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的一个必要条件,以及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这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国清
研究我国如何从贸易大国转换为贸易强国,不能停留在贸易总量的研究上,而必须去分析贸易的结构和内涵。外贸、外经、外资是对外经济关系的三驾马车,理应并驾齐驱。仅"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不能完成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资源是稀缺的,资源本身并不缺市场。发展中资源国要的是以自己的优势资源换取可直接提高生产力的诸生产要素,包括资本、资本品、技术、管理、劳务等,而这些正是对外经济合作输出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政府应珍惜自己的信用资源,并把它交给一个有较强风险管理能力的机构去经营,以实现自己的贸易战略,而不应该把从属于信用的信贷作为核心工具。
关键词:
贸易结构 生产要素 资源 政府信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实质上是对各国自贸区战略进行整合的过程,使中日韩自贸区战略目标能被纳入到三方自贸区战略框架中。尽管三国经贸合作密切,但是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的压力致使三方的谈判进展缓慢。当前,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应进行东北亚FTA的整合,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释放东北亚经济活力,符合各方利益诉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