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2)
2023(11265)
2022(9320)
2021(8764)
2020(7144)
2019(16528)
2018(15855)
2017(31662)
2016(16629)
2015(19002)
2014(18616)
2013(19249)
2012(18091)
2011(16715)
2010(16761)
2009(15757)
2008(15631)
2007(14007)
2006(12577)
2005(11371)
作者
(46912)
(40033)
(39450)
(37772)
(25141)
(19001)
(17820)
(15404)
(15156)
(14001)
(13696)
(13224)
(12656)
(12402)
(12285)
(12145)
(11554)
(11493)
(11201)
(10946)
(10079)
(9802)
(9526)
(9148)
(9094)
(8976)
(8635)
(8466)
(7999)
(7928)
学科
(92260)
经济(92178)
(57875)
(50536)
管理(43912)
方法(39268)
数学(35527)
数学方法(35415)
(35067)
企业(35067)
农业(33399)
中国(24703)
业经(24119)
(17838)
(17306)
(17248)
贸易(17234)
地方(17102)
(16820)
(14022)
金融(14022)
(13737)
银行(13727)
(13574)
(13280)
(12678)
农业经济(12557)
产业(12315)
技术(12237)
(12120)
机构
学院(254975)
大学(252573)
(128898)
经济(127148)
管理(102279)
研究(88787)
理学(88654)
理学院(87873)
管理学(87090)
管理学院(86617)
中国(73306)
(54960)
(54914)
(51138)
科学(46395)
财经(44434)
(43135)
经济学(41895)
农业(41660)
中心(40994)
(40832)
研究所(38711)
业大(38064)
经济学院(37996)
(36110)
财经大学(32991)
北京(32237)
经济管理(31153)
(30190)
(29435)
基金
项目(166230)
科学(134594)
基金(126722)
研究(126084)
(108413)
国家(107509)
科学基金(93431)
社会(88087)
社会科(83590)
社会科学(83576)
基金项目(66259)
(61788)
自然(55397)
教育(54765)
自然科(54132)
自然科学(54123)
自然科学基金(53274)
资助(51767)
(50831)
编号(48526)
(40147)
国家社会(38574)
成果(38525)
(38098)
重点(36373)
教育部(35161)
(35073)
人文(34573)
(33722)
中国(33437)
期刊
(144931)
经济(144931)
研究(79307)
(59736)
中国(49403)
农业(40843)
(38839)
科学(35907)
管理(35062)
学报(33769)
(32044)
金融(32044)
业经(28460)
大学(28078)
学学(27011)
财经(23438)
经济研究(22769)
问题(21037)
(20311)
(19432)
技术(19385)
世界(17711)
(16549)
教育(15281)
农业经济(15270)
农村(15166)
(15166)
技术经济(14720)
经济问题(14295)
国际(14038)
共检索到384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阮建青  张晓波  卫龙宝  
在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的环境下,如果一种生产技术存在最低投资进入门槛,则资本拥有量较少的潜在企业家将无法成为现实的企业家。传统理论强调通过发展资本市场直接消除信贷约束。本文认为不完善资本市场可能诱致企业家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通过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企业家将一种进入门槛很高的资本密集型生产技术分解成多种进入门槛很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从而使大量潜在企业家成为现实企业家。此外,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生产技术的进入门槛与资本回报存在正向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为企业家提供了多种可选的生产技术,为其创造了成长的通道。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上述思想,然后利用一个中国农村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勇  林洵子  
市场时机选择是真实公司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我国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但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具有较多的人为控制和行政因素,上市公司在发行市场时机选择上的空间还相对较小。今后,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数量将越来越多,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行为越来越频繁,我国上市公司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也必将更为普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云峰  
目前我国农村大都实行的是一村一户或一家一户单元生产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目标的要求,尽管近几年进行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并在创新上还存在诸多障碍,影响了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进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晓东  
不同经济组织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净现金流量上剩余索取权特征不同,即剩余索取权与决策职能的分离程度及剩余索取权可让渡性的不同。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在做出决策时,由于内部产权安排不同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行为主体的偏好及资本市场效率对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资本市场环境及不同的行为主体偏好情况下,应该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明辉  杨鑫  
高质量审计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对信息不对称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这两类资财提供者对外部审计的依赖程度也不同,因此,审计质量可能会对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及其审计师数据,分别以行业专长和事务所规模作为审计师质量的替代变量,并用控制函数方法解决审计师的自选择问题,考察了审计师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权益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的小规模公司中,审计师质量对权益融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杜兴强  谭雪  
董事会国际化逐渐成为董事会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探讨董事会国际化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了解董事会国际化的监督意愿和治理能力。通过手工收集2004—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国际化数据,实证研究了董事会国际化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国际化与高质量审计师显著正相关;虽然外籍独立董事和外籍非独立董事均与"四大"显著正相关,但外籍独立董事的影响更大;董事会国际化与"四大"的正向关系仅在境内实际控制人组显著。经过一系列敏感性测试与内生性控制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这一结果表明,国际化的董事会具有较强的监督意愿和治理能力。对董事会国际化与审计师选择的研究,可以为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因素提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正位  赵冬青  朱武祥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以及由此所反映的资本市场摩擦程度。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当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时,会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但调整的方向不同时,调整速度也有所不同。资本结构向下调整的速度要小于向上调整的速度。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摩擦程度高于银行贷款市场的摩擦程度。这一结论也可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某些特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振  李陈华  
外资来源的异质性问题在以"量"为主的外资政策语境下,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略。而外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内生性,使得以外资份额为解释变量的相关研究面临严重的估计偏误问题。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外资来源的异质性和组织形式的差异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生产率外溢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份额和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选择具有内生性;西方外资的进入提升了国有企业生产率、抑制了私营企业生产率提高,而港、澳、台资的进入对国有和私营企业生产率均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以合资形式进入的外资对国有企业生产率影响最大,而合作形式的外资对私营企业生产率影响最大,独资形式的外资对两类企业都有显著的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贾巧玉  周嘉南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使用分类转移方式操纵盈余以达到财务目标的行为。文章以2007~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Mc VAy(2006)[1]的核心盈余预测模型鉴别分类转移公司,采用控制年度和行业的OLS方法检验机构投资者和非机构投资者是否能看穿分类转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分类转移会降低公司核心盈余持续性,机构投资者能看穿分类转移行为,对分类转移公司核心盈余合理定价,而非机构投资者不能看穿分类转移,对分类转移公司核心盈余定价过高。该研究对会计准则制定者、审计师及监管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静梅  申宇  
Fama(1991)认为资产的个体风险可以被投资组合分散,与超额收益无关;Merton(1987)认为不完全信息市场中,认知风险是超额收益率的主要来源。本文构造我国股票市场的认知风险指标,采用横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结果都发现认知风险对股票未来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认知风险每增加1%,股票预期收益增加0.04%,证实了Merton的推断。本文还发现,经Carhart四因子模型风险调整后,最高、最低认知风险的股票组合每年超额收益差异超过20%,且这种溢价现象长期存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认知风险定价因子在我国股市中具有定价功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红星  施继坤  张广宝  
本文利用2007~2011年间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数据,分析产权性质和信息质量对公司债券初始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产权能够发挥隐性担保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路径降低投资者面临的违约风险,从而使公司债券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正面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能够向外界释放高信息质量的积极信号,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风险,从而使公司债券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但这种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却不显著,说明政府的隐性担保可能会使投资者忽视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必要关注,存在诱发道德风险的可能。这些发现有利于深入剖析我国公司债定价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而推动公司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作平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审计费用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试图调查管理者持股、第一大股东持股、产权性质、董事会特征、公司治理会议、公司控制权市场、法律环境和债务融资等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审计质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确实对审计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经验证据大多支持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论点。但是,我们没有发现管理者持股、董事会特征和债务融资显著影响审计质量的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雁  黄美玉  
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颁布为事件窗口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审计客户股票的十日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审计单位是否由"四大"进行审计、是否获得"标准"审计意见、所承受的系统风险等因素显著相关,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大致成立,审计已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种保险的功能,有利于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立彬  秦博宇  
现有理论认为,换届选举的政治不确定性能够导致公司投资水平降低,但鉴于我国中央政府换届选举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不同,我国中央领导人换届是否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为天然试验田,采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央政府领导人权力交接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央政府换届的年份,全体样本公司的投资支出相比其他年份显著下降;进一步地,根据所有权性质进行分类检验后发现,在中央领导人换届年份,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支出所受影响显著大于国有企业。这表明,非国有企业对国家层面的政治不确定性更为敏感,中央政府换届对其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的研究不但在国内将领导人换届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树  陈刚  
本文通过一项大规模的微观调查发现,"关系"显著提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而且,"关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而递减。同时,"关系"是扩大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差距的重要因素,在各种居民幸福感的决定因素中,"关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差距的贡献排在第四位,仅次于地区哑变量、健康和家庭收入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