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5)
- 2023(9042)
- 2022(7504)
- 2021(6996)
- 2020(5432)
- 2019(12021)
- 2018(11761)
- 2017(21562)
- 2016(11550)
- 2015(12631)
- 2014(12021)
- 2013(11401)
- 2012(10008)
- 2011(9185)
- 2010(9386)
- 2009(8731)
- 2008(8398)
- 2007(7628)
- 2006(6809)
- 2005(5969)
- 学科
- 济(42103)
- 经济(42075)
- 管理(30584)
- 业(29673)
- 企(26221)
- 企业(26221)
- 贸(20356)
- 贸易(20347)
- 易(19790)
- 方法(15073)
- 农(12642)
- 中国(12166)
- 业经(11978)
- 数学(11369)
- 数学方法(11110)
- 地方(10072)
- 财(9175)
- 学(9081)
- 理论(8972)
- 制(8862)
- 关系(8555)
- 农业(7956)
- 出(7413)
- 策(7375)
- 划(7142)
- 和(7040)
- 银(6578)
- 银行(6563)
- 技术(6389)
- 行(6314)
- 机构
- 学院(157243)
- 大学(151917)
- 济(64184)
- 经济(62864)
- 管理(56207)
- 研究(52259)
- 理学(47982)
- 理学院(47480)
- 管理学(46624)
- 管理学院(46333)
- 中国(38197)
- 科学(31135)
- 京(30989)
- 财(28022)
- 所(25487)
- 江(24005)
- 研究所(23096)
- 农(22915)
- 中心(22638)
- 财经(21920)
- 业大(21682)
- 范(21128)
- 师范(20949)
- 院(20432)
- 经(19794)
- 北京(19326)
- 经济学(19242)
- 州(19227)
- 技术(18398)
- 农业(17444)
- 基金
- 项目(102164)
- 科学(79606)
- 研究(78151)
- 基金(71589)
- 家(62136)
- 国家(61639)
- 科学基金(51971)
- 社会(48241)
- 社会科(45757)
- 社会科学(45746)
- 省(41521)
- 基金项目(36407)
- 教育(36174)
- 划(34248)
- 编号(33514)
- 自然(32068)
- 自然科(31270)
- 自然科学(31267)
- 自然科学基金(30681)
- 资助(28710)
- 成果(26974)
- 课题(23801)
- 发(23566)
- 重点(23428)
- 创(21852)
- 部(21174)
- 年(20679)
- 项目编号(20485)
- 创新(20297)
- 性(20181)
共检索到238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兴年
从理论和经济发展史两方面对后发型国家产业健康发展与对外贸易战略实施之间关系处理的两种主要路径,也就是林毅夫所推崇的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定位及技术选择的模式和郭克莎所主张的——加强政府在产业发展与外贸战略实施中的必要扶持和保护作用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必须要发挥政府在聚合资源、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而不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结构的定位。当然,政府作用的发挥,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吉国 周娟 田野青
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并经完善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证明,中国就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然而,竞争优势更能体现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只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理论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固要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中国对外贸易 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拓晨 王长柱 王晓西
整体而言,不同的消费行为与多元贸易条件,作为支撑市场新进入企业在时代不断变迁中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的全面优化建设与改进过程中有着无法被忽视的现实作用和影响。所以,从如何增强市场新进入企业发展效率的分析视角来看,研究消费行为、贸易条件及市场新进入企业间的相互关联性质具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与保罗·克鲁格曼合著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经济》,由国际贸易发展实际出发,深层次探析了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经济环境等要点,是一本与国际贸易理论紧密相关的经济学著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申
当代国际贸易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实现的,以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面对世界贸易的这种新格局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自圆其说。如果继续采用完全竞争的假定,我们就不能正确理解当代诸多贸易事件及其贸易政策,就会丧失获得贸易利益的一个重要渠道。进入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前驱学者开始反思一个半世纪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贸易理论,并尝试用不完全竞争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的新问题。本文拟追踪这种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重新探讨国际贸易的发生原因和格局形成,并分析有关的贸易政策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捷 周纪冬
本文讨论了不完全竞争和非对称信息情况下 ,如何运用进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增进本国福利的问题。本文发现 ,(1 )在Cournot同质产品竞争的情况下 ,制定可以诱使本国企业显示真实成本的政策规则可以实现与完全信息情况相同的配置结果 ;并且 ,本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越低 ,政策规则规定的最优关税越低 ;在某些成本结构下 ,甚至应该执行零关税政策。 (2 )在圆形城市空间竞争 (SpatialCompetitioninCircularCity)的情况下 ,生产补贴和关税的作用完全等价 ;不存在可以实现事后效率的政策规则 ,并且 ,约束最优结果不是一个PBE均衡结果 ,本国政府的最优政策是制定等于单位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苑涛
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在优势来源、政府作用等方面与比较优势存在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国际贸易中固有的利益冲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要实现经济赶超的目标以及中国作为大国经济情况的多样性 ,这 4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应该将竞争优势作为贸易战略的出发点。为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贸易措施的使用增加我国产品的净出口 ,另一方面要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凌
本文以国际贸易动态利益的一般分析为依据,指出了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选择问题加以探讨。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动态利益 对外贸易战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力超
过去,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一直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对外贸易,既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短期内使我国的外贸盈余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岩
在不完全竞争的贸易研究过多地沉浸在抽象的理论推演中时,对它的实证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这方面的主要进展,是迪克西特、鲍德温、克鲁格曼、维纳布斯、史密斯、哈里斯和考克斯等人的研究。主要内容为: 1、迪克西特的模型 迪克西特(1988年)用推测变量方法研究美国贸易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友仁
大国的国内区际贸易可以为该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区际贸易因贸易壁垒的广泛存在而受阻,难以为我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不完全竞争产业区际贸易壁垒存在的经济驱动力,其基本结论是:区际贸易壁垒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厂商在本地市场中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即地方保护效应),而且还可以增加本地区厂商的利润(即利润转移效应),并增加本地区的福利;但当所有地方政府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时,会导致所有区域福利水平的降低,从而导致一国整体国民福利的损失。这一结论为中央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国内区际贸易政策以消除国内市场分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系
本文根据新贸易理论论述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国际贸易及其政策。阐明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比较可竞争市场、寡占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贸易模式、贸易规模与结构及贸易福利后,指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贸易干预的得益相当有限,干预也应当是温和的,且以国内政策干预为好。即使自由贸易政策并非最优政策,也不能偏重于外向政策干预。
关键词: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国际贸易,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生玲
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据海关统计, 1978-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增长了55.9倍,增长速度不仅高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马林
本文使用集成多向的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视窗分析方法,根据世界16个主要国家或地区2005-2007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开展计量分析,把这些国家的历年数据采用非纵向集成SE-DEA方法计算并求出其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从各个方面定量分析各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状况,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2007年,中国进入后WTO的新时期,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提升,日益扩大的出口和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以及带来的中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开放进入新的的发展阶段,国际上对于中国发展的争论不断,对华贸易摩擦事端频起,对外贸易战略正面临调整的新任务,本文将着眼于中国现阶段贸易战略调整的方向、现实背景、理论发展等,试图探讨中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关键词:
贸易战略 调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李天国
韩国在过去五十多年发展过程中,贸易导向型战略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韩国正在探索旨在破解贸易保护主义与技术壁垒的新时期贸易战略,并希望通过新贸易战略,不仅撤销或大幅降低货物贸易关税,而且还要与贸易伙伴国在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领域形成全方位的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