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2)
- 2023(9748)
- 2022(8618)
- 2021(8027)
- 2020(6777)
- 2019(15605)
- 2018(15484)
- 2017(30665)
- 2016(16842)
- 2015(18895)
- 2014(18739)
- 2013(18398)
- 2012(17114)
- 2011(15657)
- 2010(15786)
- 2009(14997)
- 2008(14886)
- 2007(13592)
- 2006(11740)
- 2005(10541)
- 学科
- 济(66197)
- 经济(66139)
- 管理(46160)
- 业(44086)
- 企(35077)
- 企业(35077)
- 方法(31240)
- 数学(27937)
- 数学方法(27610)
- 农(20753)
- 财(18397)
- 中国(17149)
- 贸(16363)
- 贸易(16358)
- 易(15953)
- 业经(13793)
- 地方(13142)
- 农业(13138)
- 制(13032)
- 学(12632)
- 银(11292)
- 银行(11271)
- 策(11059)
- 务(11052)
- 财务(11019)
- 财务管理(10992)
- 行(10701)
- 融(10583)
- 金融(10581)
- 企业财务(10301)
- 机构
- 学院(237341)
- 大学(233831)
- 济(99506)
- 经济(97316)
- 管理(89766)
- 研究(78710)
- 理学(76470)
- 理学院(75684)
- 管理学(74321)
- 管理学院(73886)
- 中国(61525)
- 京(48042)
- 财(47571)
- 科学(46917)
- 所(40324)
- 农(39647)
- 中心(37337)
- 财经(37104)
- 江(36709)
- 研究所(36211)
- 业大(33803)
- 经(33470)
- 农业(31395)
- 范(30771)
- 经济学(30651)
- 师范(30502)
- 北京(30188)
- 州(29284)
- 经济学院(27807)
- 院(27804)
- 基金
- 项目(150741)
- 科学(117669)
- 研究(113329)
- 基金(107512)
- 家(92082)
- 国家(91304)
- 科学基金(77783)
- 社会(69980)
- 社会科(66306)
- 社会科学(66288)
- 省(59875)
- 基金项目(55953)
- 教育(52943)
- 划(50194)
- 自然(49277)
- 编号(48785)
- 自然科(48089)
- 自然科学(48072)
- 自然科学基金(47205)
- 资助(45261)
- 成果(40388)
- 重点(34031)
- 部(33708)
- 课题(33400)
- 发(33140)
- 创(31307)
- 性(29442)
- 项目编号(29377)
- 创新(29249)
- 科研(29207)
- 期刊
- 济(110906)
- 经济(110906)
- 研究(70330)
- 中国(43684)
- 财(37092)
- 农(36503)
- 学报(33338)
- 科学(30913)
- 管理(30876)
- 融(27112)
- 金融(27112)
- 教育(25546)
- 大学(24895)
- 农业(24480)
- 学学(23417)
- 技术(20716)
- 业经(19466)
- 经济研究(18738)
- 财经(17879)
- 经(15349)
- 问题(14527)
- 贸(13764)
- 业(12730)
- 理论(11975)
- 国际(11929)
- 商业(11793)
- 技术经济(11791)
- 统计(11477)
- 图书(10993)
- 版(10917)
共检索到354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山 汪前元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开放条件下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通过名义进口价格刚性在模型中引入汇率传递因素。模型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规则下社会福利损失函数进行比较,考察在不同的汇率传递程度下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福利水平随着汇率传递程度下降而提高;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作出反应一定程度上优于对国内制造商品价格上涨作出反应,制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应该以CPI为目标,以使社会福利损失最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郭汝飞
本文拓展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模型,重点分析了不完全汇率传递情况下的最优货币政策问题。研究表明,最优货币政策不仅取决于汇率传递的程度,而且还受到经济开放度、货币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汇率传递程度的增加,最优货币政策对国内生产冲击的反应逐渐增强,汇率的波动幅度也逐渐加大。不完全汇率传递决定了两国相对价格对一价法则的偏离程度,因此福利损失随着汇率传递程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对比分析纳什均衡和合作均衡的情况,我们发现与PCP、LCP的不同之处是,合作均衡能在汇率不完全传递时改善两国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不完全汇率传递 最优货币政策 福利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志蛟 刘力臻
本文以开放经济理论分析框架,采用随机波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SV-TVP-VAR)模型和1994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因存在汇率与国内价格不完全传递效应,诱导日元汇率贬值并通过日元贬值推动国内物价上涨的政策作用有限,日元汇率贬值难以实现国内2%的通胀目标;日元贬值短期内仅对运输通信业的通胀率表现出正常的汇率传递性,即日元汇率贬值导致运输通信价格水平一定程度的上升,但长期内价格上涨的传递效应会逐步弱化和消失,而日元贬值对文化娱乐价格、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的传递不仅没能刺激国内价格上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通货紧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卫国 吴越 赵阳
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传递率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传递率。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不完全传递程度要高于人民汇率变化对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不完全传递程度。本文随后构建包含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价格不完全传递特征的动态随机均衡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汇率传递率下,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程度越高,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利率波动和产出波动的影响越小。鉴于此,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汇率市场改革,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同时,不断提高国内...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不完全传递 脉冲响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峰
笔者在小国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通过引入人民币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和贸易顺差,笔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名义利率平滑特征并不明显,央行的货币政策除了考虑CPI通胀和产出缺口以外,还会针对汇率波动进行调整;第二,国内冲击是引起我国产出和通胀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技术冲击能够解释我国产出波动的67%,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PPI通胀波动的55%,CPI通胀波动的60%,而世界产出冲击能够很好地解释其他经济变量的波动;第三,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虽然降低了我国CPI通胀和贸易顺差的波动,却显著地增加了外生冲击对一价定律缺口和实际汇率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峰
笔者在小国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通过引入人民币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和贸易顺差,笔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名义利率平滑特征并不明显,央行的货币政策除了考虑CPI通胀和产出缺口以外,还会针对汇率波动进行调整;第二,国内冲击是引起我国产出和通胀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技术冲击能够解释我国产出波动的67%,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PPI通胀波动的55%,CPI通胀波动的60%,而世界产出冲击能够很好地解释其他经济变量的波动;第三,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虽然降低了我国CPI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昊 霍强
汇率传递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和宏观经济政策管理的核心命题之一。文章通过理论综述和统计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表现为明显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能够为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收支关系、贸易条件变化和通货膨胀变化提供一定的解释力,而2015年8月人民币进入贬值区间以来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文章提出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应重点关注人民币汇率不完全和非对称传递的可能影响,认为应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决定机制、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提高通胀控制和促进经济增长能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传递效应 供给侧 新常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平 刘英
汇率传递是国际经济学的核心课题之一,把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文章在多恩布什超调理论的框架内,从货币主义的角度分析汇率传递的系数,并具体探讨了汇率变动和货币政策对汇率传递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超调模型 货币主义 传递系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胜 廖曦
本文在人民币国际化视野下,将汇率传递、利率规则和生产冲击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联系起来,拓展了标准的货币政策模型,在开放经济环境中重点分析了由人民币国际化所产生的一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本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将直接影响两国的最优货币政策,并能同时提高本国与外国的福利水平。纳什均衡时,人民币国际化将加剧两国的汇率波动幅度;但是在合作均衡下,汇率波动随着汇率传递程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胜 廖曦
本文在人民币国际化视野下,将汇率传递、利率规则和生产冲击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联系起来,拓展了标准的货币政策模型,在开放经济环境中重点分析了由人民币国际化所产生的一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本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将直接影响两国的最优货币政策,并能同时提高本国与外国的福利水平。纳什均衡时,人民币国际化将加剧两国的汇率波动幅度;但是在合作均衡下,汇率波动随着汇率传递程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慧中 Lin zhong
在传统的汇率与商品价格关系理论中,一国汇率的变动对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是完全的;而在现实中,汇率的变动对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则常常是不完全的。汇率的不完全价格传递的存在减弱了汇率上升对本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增大了对本国外向产出与就业的冲击,暴露了单一汇率政策的局限性和负面性。文章从理论的角度探讨汇率对商品价格不完全让渡的内在机理及其效应机制,探讨汇率与进出口价格的不完全传递关系、汇率的不完全价格传递对出口规模的影响、汇率的不完全价格传递的因素、汇率不完全转移导致的汇率政策的局限性以及在新时期为促进我国外向型实体经济产出与就业稳定与适度增长,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与搭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
本文拓展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模型,在引入国际货币和不完全汇率传递的框架下重点考察了最优货币政策问题。研究表明最优货币政策不仅取决于国际货币的比重,而且还受到汇率传递程度、经济开放度、货币需求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货币份额的下降和汇率传递程度的上升都能提高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从而改善纳什均衡的福利水平;然而国际货币的存在和不完全汇率传递却可以为两国的货币政策合作提供更多的福利改进空间。
关键词:
国际货币 汇率传递 最优货币政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永茂
日本经济长期陷入通货紧缩和日元升值而停滞不前,2001~2006年日本开创性地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复苏。研究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汇率传递效应问题,对于当前实践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如何完善政策协调及提高政策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日本月度数据展开实证,首先运用协整技术和VEC模型分非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两阶段来研究日元汇率传递效应的程度和变化趋势,再运用EG两步法和OLS来估算量化货币政策与国内物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日元汇率传递效应大大降低,这与货币当局致力于稳定通货膨胀水平密切相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
汇率传递同货币政策的关系是宏观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宏观经济政策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使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中国1994:1-2007:4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2)未考虑货币政策的汇率传递弹性估计表明,结果是有偏误的,货币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3)在包含和未包含货币政策的传递弹性差异程度上,中国低于美国,说明中国货币政策还有改进的余地。(4)未考虑货币政策变量时,模型的调整力度较低,短期内货币政策降低了偏离长期均衡时的调整力度。(5)脉冲响应结果表明...
关键词:
汇率 消费者价格 汇率传递 货币政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聂学峰 刘传哲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递到投资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途径传递到投资上,通过利率途径传递到投资的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十分明显,通过股票价格途径传递到投资仍存在严重阻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